晟阴县业已入秋,清风半夜鸣蝉的喧闹早已消逝,有的只是一声梧叶一点芭蕉的寂寥。
正所谓秋风易摧,肖子难归。
穆良认准路途,在傍晚时分终于赶到了落霞镇。
小镇下辖几个村落,镇中人口不多但也繁忙,管理小镇的是晟阴县衙分衙,有一名文书和几个小吏当值。
小镇中无人认识穆良,于是他在僻静的地方脱下隐阳衣,现在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听郑严的下落,然后就是找一间旅店住下。
走过一条街,穆良看见一家叫做“荣升客栈”的旅店,于是直接走了进去。
一名店小二眼尖,匆忙迎了上来,点头笑道:“客官来了,打尖还是住店?”
“住店!”
穆良道,从怀中拿出一锭银子放到了桌上。
自从他成为引渡者,穆良就从朱九黑手中得到了不少的银两,他们身处阳间,引渡亡魂多有耽搁数天的,这些银两都是必要的花销。
得了一锭银子,那店小二顿时眉开眼笑,忙领着穆良上了二楼到了一间不错的厢房。
“客官是远道而来吧?要吃些什么?”店小二把一尘不染的桌子再次擦了一遍,问道。
“先不忙,我想打听一个人!”
“嘿嘿,客官请问,这落霞镇还没有我王宝不知道的人!”店小二王宝为穆良倒了一杯茶水。
“你可知一个叫郑严的书生?”穆良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问道。
“郑严?”王宝一愣,轻声道:“客官说的是那个郑秀才吧?”
穆良点点头,既然是书生,寒窗苦读十年,博得个秀才应该也不是很难。
“客官有所不知,这个郑秀才,再过两日就要开刀问斩了,现在就关在分衙的一间地牢中。”
开刀问斩?
果然是这个郑严!
“他所犯何事?怎么会面临杀头之刑?”穆良继续追问。
“呵呵,小人身份卑微,只能把话说到这里了,其他的事情不便多说,你如果想知道,还是去问别人吧。客官要吃点什么?”
见穆良不像是寻常旅客,店小二于是把话题一转,也不敢多说。
“上两盘可口的小菜,切半斤牛肉,再来一壶清酒就行!”穆良吩咐道,也没有再问。
“得嘞!”
店小二笑道,退出了厢房。
并没有动饭菜,只是喝了一点酒,夜过子时,穆良就穿上了隐阳衣,推开了房门。
“还是直接到地牢中看看!”
穆良心道,站在客栈的房顶之上,微微运转冥力,当看到一幢写着“晟阴县分衙”的瓦舍,于是跳下房顶,向着那里走去。
分衙大门已关,穆良直接翻过院墙,寻到地牢。
地牢中还有两个狱吏当值,不过他们看不到穆良,只是坐在一张桌子上饮酒,桌子上点着一个油灯,在漆黑阴冷的地牢中,倒显得一些温暖。
两个狱吏喝得东倒西歪,监狱里酒气熏天。
此时就听一个狱吏摇头晃脑道:“那郑秀才真是可惜,竟然真敢杀了吴老大,殊不知吴老大就是县尉爷的堂弟,这下倒好,自己也赔了性命!”
“谁说不是呢?亏得老母亲把他抚养成人,得了秀才身份,还期盼着他能够中个举人,好光耀门楣,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另外一名狱吏将一碗酒灌肚,早已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了。
“嘿嘿,也不怪我多嘴,这个吴老大口味也忒独特了点,家有娇妻不说,还要去祸害别人家的有夫之妇,这下倒好,赔了性命了!”
“啧啧啧,虽然那吴老大已死,但我还是有点羡慕,你没瞧得见郑严的那个小娘子,那长的真个如花似玉,俗话说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吴老大能够快活那一夜,也是无憾了!”
二人醉醺醺的,灯油将要燃尽,灯心焰火渐渐变小了起来。
忽然一阵冷风吹过,灯焰霎时间熄灭,二人被风浇得一愣,瞬间清醒了过来。
“呸呸,张瞎子,你一只眼瞎了不说,又在胡说八道!不要命了!”李虎连忙站了起来,想去拿桌角的火石,不想黑暗中头昏眼花,一下子把桌子撞到了。
“呵呵呵,李愣虎,你也喝晕了……县尉大人严令我倒是忘记了,该死!”
说着,张瞎子用手在地上摸了摸,终于摸到了火石,然后又找出了灯油添在灯中,这才又点着了油灯。
穆良早已进到地牢,他四处打量着,除了几个莽实的大汉,还有一个身体消瘦的青年书生躺在了最里面的一个地牢中。
这书生看样子就是郑严郑秀才了。
听到了两个狱吏的对话,穆良倒是对他比较钦佩,那吴大欺辱他的妻子,他一个柔弱的书生竟然能够为妻杀人,可见是一个至情之人。
但杀人偿命,郑严也免不了一死。
只是……
穆良心中有些感叹,又看了郑严一眼,然后就离开了地牢。
走出地牢,穆良径直向着分衙的大堂中走去,不过这时他忽然感觉到身后某处有个身影,他再回头时却也什么也没发现!
穆良闭上眼睛,神识快速扫去,忽然迎面在几丈远的地方撞上另外一道神识!
另外一道神识竟然比他的还强,穆良只感觉眉心一阵剧痛,将铁锁横在身前,向前再去查看时那人已经消失不见。
“到底是谁?”
穆良捂着眉心自语道。
那人难倒是附近的炼气士?
不过那人的实力比自己的强大,既然退走了,应该只是试探,没有要为难自己的意思,于是打起精神额外提防,这才来到了大堂。
在大堂的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不少的卷宗,不过柜子已经上锁,穆良走到柜子前,用手摸了一下铁锁,啪嗒一声,铁锁打开。
他找出郑严的卷宗看了起来,不过是极其的简略。
卷宗上这样写道:
七月二十三日,郑严蓄意劫财杀人。
七月二十三日,郑严将吴大灌醉。
七月二十三日晚,吴大前往藏山郡收取货银,郑严尾随吴大,在半路将其杀害。
七月二十七日,郑严被缉拿归案,俯首认罪,签供画押。
八月十六日,郑严问斩。
在卷宗旁边还有一些物证,和一些人证的签字画押。
“这卷宗和那两个狱吏所说的有些出入!”穆良轻声道,把卷宗放回原处,这只是副本,正本应该被送往严华国的刑部了。
用铁锁将柜子锁好,穆良离开分衙回到了客栈。
一夜无事。
第二天清晨,穆良早早起身。
他知道再过一天,就是郑严开刀问斩的日子了,而郑严杀吴大的动机倒成了一个谜团。
是谋财害命,还是护妻怒而杀人?
这需要他调查清楚的,因为写清楚亡魂的死因也是引渡者的职责之一,等到送他入阴司,审判时候也有据可考。
此时的落霞镇街道上,鞭炮轰鸣,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喜庆的笑意,小镇上人口忽然多了起来。
看到眼前景象,穆良才想起今天乃是八月十五。
亲人团圆的日子。
六年前的今天,他被抛弃了。
摇了摇头,穆良继续走着,他已经确认那个吴大却是郑严所杀,如果要查处郑严杀害吴大的动机,须得到其家中看看。
于是穆良向着路人问到郑严家宅所在,不消一会就来到了一处不算是很大的宅院前。
院门没锁,而且是向里开着的,穆良身穿隐阳衣走了进去。
今天是中秋节,外面热闹喧天,可郑严家中却是异常的冷清,两边木屋房门大开,只有正中央的堂屋房门是紧锁的。
于此同时,一个老妇人坐在院中,正在缝制一件白色灵衣,她一声不出,眼神很是落寞。
穆良没有打扰她,看向一个窗户,那里吊着一个风铃,风铃清脆,在风中叮叮作响,窗户里面,一排诗句提在了白墙之上:
落霞与孤鹜齐飞,××共长天一色。
这一行诗句乃是用正楷字体写出,端的是清秀俊美,不过其中被涂抹去的两个字道显得有些美中不足。
郑严的卧房书房内,除了一张床,剩下的就是笔墨纸砚文房四宝,还有十几箩筐的书籍典册。
这样的书生,竟然会去杀一个壮汉!
穆良心中觉得不可思议。
另一个房间应该是老妇人的,里面还供有一个灵位,上面写着的是一个叫“郑孝炎”的人,看来应该是郑严的父亲了。
离开郑家宅院时,穆良忽然想到一个他差点忽视的线索,郑家家宅中竟然无一件郑妻的物件,而且郑妻本人也不在家!
压下心头疑问,穆良回头再次看了一眼老妇人,老妇人抬起头想着门外看去,正好对上穆良的眼神。
穆良看到的是一双淡然的灰色眼眸。
接下来,穆良来到了吴大的家中。
吴大是本镇一个有名的屠夫,力大无穷,专事屠猪卖狗,家中颇有资财,平日里在镇上横行无忌,加上县中的尉官乃是其堂兄,于是更加肆无忌惮。
但就在二十多天前,镇里百姓竟然听到这魁梧的吴大遭人害死,而且害死他的竟然会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书生!
这也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于是郑严被官兵带走,经过刑审,郑严认罪,定于八月十六斩首于菜市!
穆良走到吴大家中,吴大虽然有些资财,但宅院倒不算很大,他看到一个身着华服的妇人正跪在一个牌位前掩泪而泣,牌位上写着“夫君吴大之灵位”几个黑字。
看样子这位妇人就是吴大的妻子了。
穆良在吴大的家中查探了几圈,最后还是一无所获,于是不再逗留,出了吴家宅院。
“咦?那是……”
转过一个墙角,穆良见吴大后院竟然紧挨着一块偌大的墓地!
墓地四周虽然杂草丛生,但在穆良看来算是一块上佳的风水宝地,将坟墓建在这里,定然能够使家族兴旺发达!
心中好奇,于是穆良走到一座坟墓前,只见一块碎了半块的青石墓碑竖立,其上写着“郑氏孝炎公之墓”!
郑孝炎?!
穆良一惊,因为这个名字,他在郑严家中也看到过,郑孝炎正是郑严的父亲!
穆良走上去摸了摸墓碑的破碎处,那里的截面还很新,看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看来郑严还真的另有杀人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