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来自兵哥哥的鼓励(1 / 1)何宁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个人,毕竟还是慢了些,张希又找来了百货卖场几个当值的理货员和卖场经理差不多五六个人。两个人打包黄瓜、白萝卜;两个人打包西红柿、大白菜;另外两个就在那儿打包胡萝卜、茄子;两个负责打包包菜、青椒等等。分工完毕,我们六个都很自觉的搬着货品打包;陈列的人不够,三四个组,加紧时间打包,就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差不多十个人,边包菜边陈列,却总也陈列不完。

“哎呀,今天可真是让我焦头烂额的,本来安排好的收银人员,突然因为两个同事发烧,临时调整了,这两天我们大家都要辛苦一些。”李红边和我一起打包蔬菜,边感慨着。

“哎,这个病,真把我们折磨怕了,现在一听见有人因为发烧请假,二话不说,赶紧同意,还好,我们这儿没那么多人。。”杨勇接着道。

“算了不搞不搞了,我们这边包边卖也坚持了一上午,差不多了。马上白沙洲那边又要来蔬菜,咱们集中把精力放在下午,李红,下午我们提前到3点打烊,所有上班的员工都参与包菜,这次,我们多包一些,实在陈列不完,就存放在冷库里,以防明天再出现这样的事情。”显然目前的情形,张希自己也料想不到。

“哎,不好意思,这打包好的蔬菜不能拆。”一名中年大姐正在拆开打包好的蔬菜,我正准备上货,看到了这副情形,连忙制止。

“这我要不了这么多啊。能少包一些吗?”

——少包一些?那我们打包的工作量有多大啊。这些人都咋想的?

“大姐,这是什么时候?专家都在建议少出门,我们打包这么多,也是方便您能够少出门买菜啊。一次买足一周的量,多好,这外面多危险啊,现在正是病毒高发期,咱们啊,都是小心为好。”正在推车出来的张希,没等我开口,直接抢了过来。

“李萌,来,把这位大姐拆散的西红柿,拿到里面重新打包一下。”边说,张希把大姐放在柜台的西红柿递给我。

“好。”接过西红柿,我走到我们打包的操作间,重新装了个袋儿贴了条码拿了出来。

前脚刚放到陈列架上,后面来了个大姐,想都没想直接拿走了。现在蔬菜都是那么难买吗?需要抢成这样吗?

“哎呀,李萌你总算下来了。来,该换我去吃顿饭了吧?”张晓菲看见我,简直就像看见了救星。

尽管自己也想去吃饭,此刻,看着收银台久久都没有减少的人群,我叹了口气,怀着极不情愿的心,上了收银台,还好,她那个收银台不收现金,至少减少了我和顾客的接触。

“等我一下,我带上手套。”

尽管不收现金,为了减少接触,那种一次性手套还是有必要戴的,现在不是戴手套,就完全不能站收银台。

“我来了,你走吧。”戴好手套,拿上水杯,我赶紧替换下张晓菲。

临上台前,我看了眼排队的人群,真有些灰心了。我对自己什么时候关机吃饭,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这些排队的人群里,有的人我已经一周看到了三四次,每次都恨不得买上八九百的物资;我有些不明白,超市又不关门,为啥抢购成那样?

每天窝在收银的时候,都会找些顾客,询问这个困扰自己很久的问题;可是每次得到的答案都差不多,都是告诉我——出来买这么多东西,就是为了以后少出来,在家里多储备一些物资。

顾客很多,他们眼里的神情也不太一样,有的焦急、有的无奈、有的落寞、有的彷徨;也有的一家三口漫无目的的寻找着什么。

差不多快一点的样子,我终于可以从收银台上下来了,收拾完毕,我赶紧去卖场,当我看着人们除了购买蔬菜肉品外,最多的就是方便食品;我突然觉得这个时候,吃碗方便面都是奢侈的生活。

柜台上除了红烧牛肉味的方便面,就还剩少许几盒方便米饭;看来,以后我们都会和方便食品长期打着交道;方便面还是少吃一些为妙;我选择了方便米饭,又挑选了火腿肠和鸡蛋;我这已经是属于超豪华套餐了。营养价值应该很足了吧。

出了收银台,一辆行驶的军车,正在靠近我们超市,军车来了?是出了什么事情了吗?我有些不解,抱着自己的午餐,在门口呆呆的看着。

“傻站着干嘛?还不赶紧吃,吃完了把邓华换下来,让张晓菲把姚政宏换下来。”杨勇有些无奈的命令道。杨勇太了解我们这段日子的辛苦,所以,即便是作为领导下达命令,他的语气也是带着打趣的。

“哦,对了杨经理,这军车来干嘛的呀?”对于不解,我觉得还是应该把话说明白。

“还能干嘛?送货呗。”简单的七个字说完,杨勇叹了口气,换上了工作服一路快步的走向军车。

军车送货?这可也是前所未有的情形,果然还是人民子弟兵是咱们最坚强的后盾啊。这么满满一军车的货物,绝对比公司自己的小货车拖得要多很多。

——历史时刻啊,得赶紧吃,吃完争取替换门口测量体温的位置。拍点照片下来,留个纪念。

想到此,我赶紧回到办公室,把杨勇在大门口的指示传达给张晓菲后,埋头吃起午餐来;方便饭虽然比方便面复杂,但也胜在方便,而且肉、菜看上去都还比较新鲜,比不上盒饭,但比起方便面也还算营养充足吧。

吃完午餐,我和张晓菲一起出了办公室,我把门口的邓华替换了下来,军车够大,停靠估计也是耗费了时间;所以等我们出来的时候,杨勇、蔡毅他们组织卸货的人,才刚刚开始工作。军车驾驶室里,除了名司机,还有名跟货的兵哥哥;两个人都穿着防护服,可防护服里的军服,我们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杨勇、蔡毅、张希他们爬上了车,由他们把货一点点的往下递,下面接货品的人把货一件件的放在摆好的垫板上。摆好一堆,就由一组人负责拖进大厅。我站在大门口,远远的能够看见驾驶室里下来名兵哥哥,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正拿着签收单正在找郭军核对商品签字。

“感谢感谢,感谢你们为我们送货啊!”郭军边签字边说着感谢的话;其实对于郭军来说这只是嘴边的话,尽管也代表着我们内心真诚。

“你们客气了,在这个特殊时候,你们超市工作人员,一直坚持站在第一线,为所有市民服务,是值得我们敬佩的。”虽然看不到兵哥哥的面庞,但郭军能够感受到兵哥哥的真诚。

“是你们客气了,我们看到你们为我们服务,心里也踏实很多。”

签完字,兵哥哥将签收单放回驾驶室,回过头,看见送货队伍里有一只男将带着女将的队伍,在上坡的时候有些吃力,一路小跑的赶到他们身边,拼力的协助拉车的邓华;加上兵哥哥一共五个人使尽吃奶得劲儿才把一车白萝卜拉上了大厅。

“你们真不容易,每天要拉那么多活;你们加油!”正在大门口替他们把门的我,听到兵哥哥的话,竟然感动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感谢兵哥哥的帮助;你们更不容易,真是国家哪里需要,你们就到哪里。我们更要向你们学习啊。”

“是撒,你们大老远的来我们武汉帮忙,还帮我们送货;难怪大家都说兵哥哥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我们都七嘴八舌的对兵哥哥表示感谢;这也是我们的真心话,尽管兵哥哥对自己包裹的很严,可我们都能感到这层严实的包裹下的真诚。我们自己没想过有一天会得到兵哥哥的感谢,不是为了某件私人的事情感谢,而是因为这次疫情我们的付出,他对我们的感谢。其余的同事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我的心是暖的。我眼眶里的眼泪是真实的。

这么多年来,在很多人的眼里,超市服务这份工作是低下的,很多在生活上,或者工作上受了委屈的居民,会因为在购物中的些许过失而对我们的员工破口大骂,或者找到一点点过失而进行投诉。我们似乎很难得到居民的理解,可此时,兵哥哥的鼓励,让我感到暖和,感到希望;我们不再是孤单服务着居民,我们又兵哥哥作为我们的坚强后盾。

武汉人并不孤单,武汉人也不孤独,全国各地几千名医生护士正在陆续赶往这里,武汉的医生护士不再感到绝望;我们也是,以前,是我们自己去白沙洲大市场拖货,后来,集团公司、总部的男同事积极参与到在大市场卸货的工作中,我们只是负责送货;现在连送货的事情我们也可以避免了,只是需要在门店接待军车卸货就可以了。我们不用再分一部分人力去托运货物,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门店经营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