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孟氏七七过后,芸姐儿特地来侯府拜别。叶欢态度依旧跟之前一样,不算冷淡但也没有热情。不过,看着芸姐儿瘦的都要脱形,叶欢也很是替她感到可悲。
若非小孟氏一再的作死,也不会连累她这个女儿跟着受罪。
可同情归同情,叶欢却没有想要弥补的意思,留她说了些话,又送了些平日里不怎么戴的首饰,说是给她的添箱礼。毕竟,芸姐儿也不年轻了,回到江州之后,周家怕是就要开始筹备她的婚事。
芸姐儿也没有推辞,将东西收下了。
马车渐渐地驶离京城,芸姐儿再一次落下清泪。她没想到,这一趟京城之行,竟成了她跟小孟氏的死别。早知如此,她就该拦着她一些,不让她到京城来了。可世上哪有后悔药,芸姐儿心里再悔恨也无法挽回小孟氏的命,一切早已成了定局。
周父见芸姐儿不时得抹着泪,忍不住劝道:“你娘的事,我也有所耳闻。她会有今日,那都是她咎由自取,你不必过分的自责。”
芸姐儿没有做声,缓缓地点了点头。
周父见她点头,不由得松了口气。这个女儿虽然知书达理,性子却有些执拗。若是不多开导开导,怕是会钻了死胡同。“为父已经替你相看了一门亲事,是江州本地的一个大户,姓严,与咱们周家也算是门当户对。那严家二郎素有才名,年方十七已经中了举人,日后定是个有出息的。将你许给他,也不算辱没了你。”
芸姐儿轻咬着下唇,许久才抬起头来说道:“婚姻大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爹做主就是了。”
周父见她如此懂事,欣慰的笑了笑。“你能这么想,为父很是高兴。你是爹的嫡长女,将来爹一定给你备下一份丰厚的嫁妆,让你风风光光的出门。”
“女儿谢过爹爹。”芸姐儿平静的道谢。
此次京城之行,也不是全然没有收获的。虽然受了不少气,却让她彻底的认清了现实,也摆正了自己的位子。她就算小有才名又如何?周家经商是事实。商户,在北明的三六九等里头属于最末,真要轮起身份来,她还不如京城普通百姓家的姑娘。
之前,小孟氏一直给她灌输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思想,又有些恃才傲物,觉得自己与江州城那些姑娘们是不同的。可来了京城之后她才发现,她与那些真正的高门千金的差距是如此之大,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她最引以为傲的东西,在她们眼里是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便是那忠义侯府庶出的姑娘,言谈举止都要比她这个娇养着长大的还要端庄得体。
来京城所发生的一切,就像做梦一样。如今,梦已醒,她也该回到属于自己的地方,过属于她的日子了。
*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过了月余。各地的灾情纷纷传入京城,好些地方遭受旱灾颗粒无收,不少百姓活活饿死渴死。建武帝在避暑山庄听闻此事,震怒不已,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并连夜急召文武百官上殿商议对策。
有灾情,自然就要派人去赈灾。这赈灾的人选是一个问题,再有就是赈灾的物资和银子。建武帝登基之后,接手的本就是个烂摊子。国库被文景帝挥霍一空,接连几次叛乱又耗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如今这北明王朝,除了皇帝的私库,基本上就成了个空壳。
说起银子,户部尚书就是一张苦瓜脸。“连年灾害,各地赋税一减再减,国库本就不充裕。加上诸王叛乱,百废待兴,用银子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如今,哪里还拿得出银子来赈灾!”
“你照实说,国库还剩下多少银子。”建武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沉的。
户部尚书报了个数目,在场的人听了之后,皆露出不敢置信的表情。
“这,这怎么可能!”
“只有四万余两,怕是连购买灾民所需的粮食都不够啊!”
“这可如何是好!”
文武百官小声的议论着,大殿之上忽然变得闹哄哄的。
建武帝听了这个数目,眉头亦是高高的皱起。可国库空虚这是不争的事实,他就算再生气,也不可能凭空变出银子来。“众位爱卿都听见了?你们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皇帝一开口,方才还乱哄哄的朝堂瞬间就变得安静下来。
诸位大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做这出头鸟。
建武帝早就料到了他们的反应,眼神越发的冷冽。“方才讨论的不是挺热烈的么,怎么都不吭声?”
既然谁都不愿意冒头,建武帝便开始点名了。“安国公,你来说说看。”
安国公不是别个,正是冯皇后的娘家大伯。冯皇后父亲早逝,这一房只有一个守寡的母亲,她封后之后,建武帝自然要给她娘家体面,便赐了个安国公的爵位,由冯家长房老爷承了爵。建武帝又封了冯皇后的母亲为一品诰命夫人,赐号贞字。如此隆宠,可见帝王对冯皇后的重视。
安国公也知道这个爵位是靠着冯皇后才得来的,故而一改之前的态度,唯冯皇后马首是瞻,连带的对贞夫人也客气了许多。平日里行事低调,对冯家子弟严格约束,倒是比之前的徐家要聪明多了。
帝王唱了他的名字,便站了出来,恭恭敬敬的答道:“微臣不才,想不出任何的对策。”
他这番话一出口,顿时引起了不少人的轻视。
安国公听着周围的窃窃私语,感受着众人的白眼,却仍旧面不改色,接着说道:“不过,微臣愿捐出一万两白银,替皇上分忧。”
安国公这话一开口,周围的声音瞬间就消失了个干净。周围那些轻蔑的眼神,转眼就变成了愤恨的目光。
这个安国公,嫌家里的银子太多没地儿使了是吧!这不是坑他们这些同僚么?!
果不其然,高高在上的建武帝听了他的谏言,顿时露出了激赏的笑容。“安国公不亏是皇后的娘家人,对北明王朝忠心耿耿!”
这么一句赞赏,不可谓不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