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17 淑妃(1 / 1)葵小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愿意捐钱给朝廷的安国公是朝廷的忠臣,那么不捐的人呢,自然就会变成不忠的人。这些当官儿的,谁不在乎自己的官声,谁想做那不忠不义之人?可这好的名声,却要用真金白银来换去,换做是谁都舍不得!更何况,安国公一开就是一万两,那些低品级的官员还好说,俸禄就那么多,拿不出来也是情有可原。可就苦了那些勋贵和世家了。若他们捐的少了,皇帝肯定不同意。可一下子要捐出那么一大笔,可是生生的割他们的肉啊!

“安国公,你这个老匹夫,可是把我们害惨了!”

“你能耐,一开口就是一万两,也不想想后果!”

安国公笑眯眯的退回队伍当中,对周围的谩骂声全都充耳不闻。

有了安国公开这个头,其他人自然不能落后,争先恐后的站了出来,纷纷效仿,生怕迟了就会惹得建武帝不快。

于是,这个一万两,那个五千两,朝堂上大大小小的官员数百人,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有十余万两之多。建武帝也装模作样的动用私库,捐了两万两。后宫的嫔妃见皇帝都捐了,纵然不甘心,也都纷纷慷慨解囊。如此下来,很快就凑够了买粮食的钱。

户部的官员,一边飞快的记录着各位大人捐赠的数目,一边安排人手去各位大人的府上收银子。有了银子,自然就好办事了。不到三天,户部就将赈灾的粮食给筹齐了。

商家手里囤积了不少的粮食,原本打算趁着天灾狠狠地大赚一笔的。奈何朝廷有令,不许他们随意涨价,囤积的粮食高价卖不出去,只得便宜的卖给了朝廷。当然,朝廷也是敲一棍子给颗红枣,并没有刻意的压价,甚至多给了一成的银子,还封了几个大商户为皇商。如此一来,那些心存怨怼的商户也不好闹得太过,雷声大雨点小的就收了场,并未引起任何的**。

粮食有了,剩下的便是挑选合适的人选去往灾区赈灾了。不少的大臣都毛遂自荐,但建武帝却一直留中不发。直到有人提起,该让大皇子和二皇子出去历练一番,建武帝才有所松动。不过,究竟是让大皇子去还是二皇子去,朝堂上又是一阵唇枪舌战。

“微臣觉得,还是大皇子更合适。大皇子做事沉稳,素有贤名,又十分体恤百姓疾苦,必定能够代替皇上安抚灾民,安定人心。至于二皇子,素来身子羸弱,怕是受不了颠簸劳累之苦。”

“臣附议。”

“臣也附议。”

支持二皇子的则不满的跳出来,极力的拥护二皇子。

“二皇子殿下亦是皇上的龙子,这两年身子已经大好,怎么就不能替皇上分忧了?”

一时之间,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建武帝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呵斥了几句,才让他们安静下来。“行了,都别争了。此次赈灾非同小可,听说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暴民。二皇子身子羸弱,的确不适合长途奔波,便由大皇子前往。另外,宣武将军一道同去,保护大皇子的安危。”

建武帝在朝堂上向来说一不二,金口玉言,不容许任何人反驳。事情既已定,臣子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只得乖乖的退下。

勤政殿

“还是你想的法子有用!”解决了赈灾物资之后,建武帝开怀不已,特地将宋霖宣进宫来说话。

宋霖面色如旧,绷着一张脸如实的答道:“这法子也不是微臣想的。”

“哦?”建武帝对此感到很是诧异。

宋霖也没有瞒着,便将叶欢说的那番话重复了一遍。“是臣的内子无意中说了一句,微臣才想到让文武百官捐银子的主意。可这银子却又不能强制征收,得自个儿拿出来才行。于是内子便让微臣起个头,咱侯府带个头。微臣自知没那个分量,却没想到安国公竟愿做那出头鸟,倒是省了微臣不少的事。”

建武帝听完,不由得爽朗大笑。“不愧是侯夫人,这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管用。”

“皇上过誉了,她不过是有着一颗善心,想替灾区的百姓做点儿事罢了。”宋霖谦虚的说道。

“她有这份心,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建武帝显然心情不错,话也渐渐地多了起来。“对了,你又是怎么想到让大皇子去赈灾的呢?”

“微臣早年也在乡下过过苦日子,每每遇到灾年,都只能靠吃野物为生。朝廷每年拨下来的银子和米粮,微臣却是半点儿都没见过,所以......”宋霖回忆起往事,忍不住唏嘘。

建武帝没料到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敢横征暴敛,不把朝廷的法纪放在眼里,脸色不由得一沉。“下边儿的官员竟是如此行事的?”

“水至清则无鱼,端看贪污多少。”宋霖说道。“这些粮食经过一级一级的发放下去,到百姓手里,都所剩无几。除非,让钦差亲自押送粮食到各州府和乡县,将粮食送到百姓的手中,方能让百姓真正的感受到朝廷的恩惠,对皇上感激涕零。所以,臣才会说让大皇子前往灾区再合适不过。朝中各大势力盘根错节,官员们大多沾亲带故,自然知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若是随便派个官员下去,怕是很难放得开手脚。”

朝中几次变故,损兵折将的,根本就没多少人可以用。除了大皇子,朝中实在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故而宋霖才给建武帝出了主意,让人将大皇子拱了出来。

建武帝沉默了许久,才叹着气说道:“大皇子已经十五了,的确是该学着经历一些事了。”

建武帝虽然宠爱三皇子,可三皇子毕竟年幼,如今能够帮他分忧也就只有大皇子了。至于二皇子,根本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不提也罢。

“皇上英明。”宋霖抱拳道。

建武帝摆了摆手,没再提起这个话题。

*

大皇子得了差事,让不少人都开始猜测起皇帝的心思来。莫非,这是皇上释放出来的信号?是想培养大皇子做接班人?有这种猜测的,不在少数。毕竟,大皇子占了个长字,被立为太子也不是不可能的!不仅朝堂上的文武百官这样猜想,就连宫里的嫔妃们也有意无意的向淑妃娘娘示好。

淑妃乍然听到这个消息,可是被吓了一跳。她知道建武帝并不看重大皇子,生怕日后的皇帝会亏待了她们母子,故而她私下与齐王结盟,答应做她的内应,等将来齐王登基,她儿子至少还能封个亲王,而她也可以随儿子去往封地。那个时候,王府里只有她最大,再无人压在她头上,想想就美滋滋的。可如今,皇帝突然重视起大皇子来,甚至有可能立大皇子为太子,这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也让她心乱如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