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00 吃货(1 / 1)葵小七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是宋公子。”听到宋这个姓氏,掌柜的不免会多想。这京城里头姓宋的官员可是不少,可真正算得上名门的,却只有那么几个。掌柜的仔细的打量了眼前的少年一眼,不禁暗自揣摩起来。莫非,是镇北侯府上的?这么一想,掌柜的态度就更恭敬了。

刚才台下还闹哄哄的,在见到辞哥儿的风姿和掌柜的态度之后,渐渐地安静了下来。

这位宋公子一看就并非那掌柜可以驱使得动的,想来这托儿一说是不成立了,于是好些人都开始交头接耳,议论起辞哥儿来。

“这位哥儿一看就非等闲之辈,这么短的时辰内就答完了所有的题目,而且未曾出错,可是难得的人才啊!”

“听掌柜的说是姓宋?莫不是那位府上的?”

“哪位?”

“还能是哪个,镇北侯府!”

提到镇北侯这个名号,好些人的脸色都变了变。

镇北侯,那可是个厉害人物!

从一介布衣,一跃成为了新帝的宠臣,掌管御林军不久,又被派去西北镇守边城,立下赫赫战功。回朝之后,再封鸾仪卫指挥史,百官敬畏,何等的风光!

这位镇北侯府的公子,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丝毫不逊色其父!不同的是,镇北侯走得是武官的路子,这位侯府公子却是走得文官路子。

“这么看,倒是挺像的!”

“都冷着一张脸,活阎王一样!”

薇姐儿听到周围的私语声,很是替父兄鸣不平。他们不偷不抢的,凭着自己的本事坐上的那个位子,而且又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时候,凭什么被他们不待见啊!

“走吧,去别处逛逛。”辞哥儿得了古籍,心情还算不错,说话的语气也软和了不少。

薇姐儿心里堵得慌,也不想在这里多待,便顺从的点了点头。

在众人敬畏的目光中远去,薇姐儿浑身都不自在。“早知如此,就不出门了!”

“愚昧无知之人说的话,又岂可尽信,只要问心无愧,何必庸人自扰!”辞哥儿倒是看的通透,根本没将旁人的话当回事。

镇北侯府如何,还轮不到他们来指手画脚。

被辞哥儿这么一说,薇姐儿心里舒坦了不少。于是打起精神来,牵着澜姐儿几个继续往前走。元宵佳节,街上人山人海,马车几乎是无法通行的。而且,为了避免走散,薇姐儿还不敢往人多的地方凑,便挑了一处卖元宵的摊子坐了下来。

吃过了元宵,胃里暖暖的,薇姐儿顿时又变得生龙活虎起来。

“听说护城河边有放花灯的,咱们也去凑个热闹。”上一回放花灯,还是七八年前,薇姐儿都快要不记得了,陡然就来了兴致。

辞哥儿看了看天色,不是很赞同。“快要变天了,还是早些回府吧。”

“变天?”薇姐儿抬头望了望夜空,果真见星星少了不少,大半被云遮了去。“真是扫兴!”

“喜欢放花灯,一会儿让人去买几盏回府放也是一样的。”辞哥儿是个脑子灵活的,很快就想到了解决的办法。

“那有什么意思......”薇姐儿嘟了嘟嘴,说道。

对于这个挑剔的妹妹,辞哥儿早就领教过了,所以看起来还算镇定。“澜姐儿累不累,可要睡了?”

澜姐儿个头只到辞哥儿的腰,娇娇小小的,走在人群里就会被淹没,别说是看热闹了,就连路都要看不清了。出府的兴奋劲儿过了之后,顿时觉得索然无味,哪里还想继续逛,觉得回府睡觉才是正经。被兄长这么一问,自然是连连点头不已。“困。”

辞哥儿正等着澜姐儿这话呢,于是对薇姐儿说道:“澜姐儿困了,回府吧。”

薇姐儿睁大眼睛,好半天才不情不愿的点了点头。“那就回府。”

泓哥儿倒是还想再玩一会儿,毕竟出门的机会很是难得。可惜兄姐已经做了决定,自然没人肯听他的。“我要一串糖葫芦。”

“多大的人了,还吃这个,不怕牙都掉光了?”薇姐儿取笑道。

“又不是天天吃......”泓哥儿小声的反驳。

薇姐儿不过说笑而已,又岂会拂了他的意思,便让丫鬟去买了几串回来,兄妹几个一人一串。当然,辞哥儿是不屑这种吃食的,便将糖葫芦让给了最小的澜姐儿。

澜姐儿见有零嘴儿吃,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十足的小吃货形象。

平平安安的回了府,叶欢的一颗心总算是可以落地了。对于打擂台的事,几人却是十分有默契的隐瞒了下来。毕竟,那些人说的话可不怎么好听,没什么值得炫耀的。

辞哥儿几人不提,并不代表外头不会传。几天之后,就有碎嘴的官夫人在叶欢面前隐晦的提了提,似有意试探着些什么。

侯府这样的门第,一般人可高攀不起。辞哥儿又是如此的青年才俊,将来定是前途无量,所以许多人家就算厚着脸皮,想要在春闱之前将议亲的事儿定下来。

几次三番下来,叶欢也大约明白了她们的来意。自家儿女受人追捧,这是好事。可叶欢却觉得议亲还为时尚早,便委婉的拒绝了。

“辞哥儿才十四,虚岁也才十六,议亲的事,不急。”

拒绝了几回,那些夫人们便只能偃旗息鼓,没再提这茬儿。当然,她们也不会就此轻易的放弃,时时刻刻都盯着侯府这边儿,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就立马惊醒,都不想失去侯府这门姻亲。

宋霖回朝之后,可是越发得帝王的重用,若能与侯府结亲,就等于找到了一座稳固的靠山,好处自然是不会少的。而且,皇后娘娘有意让三皇子与侯府亲近,请了镇北侯教导三皇子功夫,又点了澜姐儿给七公主做伴读,这份殊荣,可不是谁都能有的。即便是皇后娘娘的母家,也不见得有这份荣宠。

说起安国公府,自打贪腐一案之后,冯家就分了家。犯了事的长房一家子被赶出了国公府,其他两房庶出的也自觉地搬了出去,国公府倒是一下子清静了起来。

冯夫人每日吃斋念佛,不问世事,国公府便由儿媳妇蒋氏当家。蒋氏出身并不高,父亲只是个五品官员。当初能够嫁到安国公府来,也是冯氏相中了她贤惠。而且,皇后娘娘也一再的叮嘱过,有了徐氏一族为前车之鉴,冯家做人做事都十分低调。这儿女的亲事,自然也不能太打眼。人人都羡慕蒋氏的好运气,殊不知这里头有多少的权衡利弊弯弯绕绕不足为外人道。

冯夫人的生辰是在三月,又是整寿,自然是要大办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