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主考官之争(1 / 1)四十二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厚熜宣召谭纶进京觐见后,又直接在朝会批复奏折。

虽然有内阁处理帝国的日常事务,但是帝国的大事极其多。

很多事是内阁和司礼监没法处理或者不敢处理的,这些事都要请天子乾纲独断做出最后的裁决。

比如今年是科举年,眼下帝国最重要的事是科举考试,三年一次。

眼下要举行的是乡试,也叫秋闱。

礼部尚书王永呈奏折,朱厚熜看了后震惊不已。

今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人数竟然达到了二百九十一人万三千二百六十二人!

朝廷取士名额只有三千多个。

这其中,最年长的老童生八十五岁,最小者十一岁,平均科举年龄36岁。

原来朱厚熜以为科举最多也就三十万人参加,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参加的人数竟然近三百万之多。

以前那些落第的老生,今年又来京师考试。

有的时候,甚至四世同堂一起参加,一时之间传为美谈。

朱厚熜在想,那个四世同堂最老的那个,还有提笔之力?

想到科举,朱厚熜还是很期待的,现在朝堂太多的保守派。

全国改革的推行可是需要很多很多的改革派官员。

自己是穿越者,但是不是万能,凡事亲力亲为做皇帝也没有乐趣了言。。

帝国有一千多个府县,要全面展开、深化改革必须要有可使用的人才。

可以说,现在的朱厚熜是求贤若渴。

现在没有其他的取仕途径,只有科举考试。

“这一次,给我来几个能臣吧,别再来腐儒保守之类的人……”朱厚熜内心祈祷道。

这时,次辅徐阶走出班列,躬身一拜启禀道:

“陛下,秋闱在既,今年科举的主考官是谁,请陛下尽快裁夺。”

听了徐阶的话后,朱厚熜心里微微一笑,他知道徐阶早就看中了主考官这个位子。

作为主考官,这次科举所有的举人,进士,会元,解元乃至探花榜眼状元都会算是主考官的门生。

主考官这个官职,何等的诱人!

当然,科举不止主考官一人,还有其他三个协助主考官,称之为一正三副。

三个副的主考官以大学士,尚书以下,都御使有资格担任。

但是,正主考官说了算,权力最大,直接向皇帝负责。

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是全帝国瞩目的大事,其中更是涉及到未来的官场生态。

杨一清主持内阁日常事务,王阳明抓各项改革,而他徐阶想要的就是这个,但是要看朝堂其他的派别答不答应。

有明一朝,官员们喜以籍贯结党抱团,朝堂分别有言官组成的清流,还有晋浙楚徽等隐形组织。

他们的身后,是各大财团的力量。

其中晋党财大气粗,清流嗓门最大,背后还有徽商撑腰。

当然,朝堂的这些隐形组织朱厚熜都是心里清清楚楚的。

要干掉这些组织,那就需要引进新的人才,科举取才就是最好的办法。

……

听到徐阶的话后,朱厚熜点点头,开口说道:

“行,今天诸位爱卿就好好讨论一下,给出几个人选来。”

徐阶一马当先,他当然不好意思毛遂自荐,而是走迂回路线:

“陛下,微臣举荐礼部左侍郎徐翊,他是弘治十一年进士出身,历官刑部主事,直隶参议,两广按察使……”

徐翊,浙党骨干,而徐阶是浙党总头目。

随后,其他派别的也纷纷出列,举荐自己派别的人选。

看着朝堂那些锱铢必较的大臣们,朱厚熜脸色平淡,心里却想道:

“这些人,一个个想着结党营私,好以后党同伐异,我岂会让你们舒心?”

能够担任科举主考官的必须是进士出身,并且中榜的排名还不能太靠后,而且还要德高望重有政绩有资历。

就这一条,就已经淘汰了很多官员,所以符合标准的不多。

讨论了半个时辰,各个派别都选定了人选。

但是皇帝看了后,不置可否,不给旨意,不做定夺,而是等明日再议。

朱厚熜的想法是留着这些名单,到明天这些人选肯定互相弹劾。

到时候罢黜一批改革的拦路虎就易如反掌,让出位子来给支持改革的官员位。

只要有利于改革的,朱厚熜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朝堂之有太多尸位素餐行尸走肉的官员,朱厚熜不想帝国的各项改革紧张太慢。

变法的步伐要快一点,再快一点……

退朝后,朱厚熜回到养心殿。

果然,才刚刚泡了一杯茶的工夫,弹劾首辅杨一清的奏折就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