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轩一回茶馆,便埋头设计图纸,天色暗下来,让张骞点灯,这样忙到天快亮,才将宅院的布局规划好。
吃完饭,李轩回房睡觉,醒来后继续设计。
就这样忙了四天,总算把图纸设计好了。
新宅子一共有四种风格,分为四个区域,原有的江南园林设计保留,另外增加的三种风格分别是,以北方四合院风格为主的建筑群,以欧式风格为主的建筑群,以及延伸到昆明湖中,便于赏景,仿现代别墅的建筑群。
各建筑群自成一体,亭台楼阁数不胜数。
至于仆人们居住的院落,则不在这四大建筑群之中。
总算设计完了,李轩伸了个懒腰,把图纸交给张骞,让他召集匠人们施工,自己则打算好好歇会儿。
…………
自从得知皇帝对李轩言听计从之后,匠人们对能在这块皇帝赏赐的土地,建造宅院充满自豪感,干起活来倍加有劲。
张骞则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
天还没亮,工地便热火朝天,夜幕降临,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匠人们才散去。
一座座宅院,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耸立起来。
…………
长安城中,一个消息慢慢传开,渐渐传进许昌耳里。
原来,皇帝会将荒地租给穷人,是有人在背后给他出主意,皇帝还因此把昆明湖赏给了他。
这个人是谁?
许昌派奴仆打听,奴仆悄悄问了很多给这位神秘人建造房屋的匠人,匠人们无一例外都说是一个少年大官。
可许昌想了再想,朝中哪有什么少年大官?
能做到大官的,都是老头子。
匠人们口中的大官,会是谁呢?
许昌百思不得其解,几次想套刘彻的话,都被刘彻机智地避开了。
许昌郁闷极了。
…………
李轩睡了一天,起床便将赵二叫来。
赵二已经清楚李轩只要没有瑕疵的产品,因而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可这样,每天还是有大把的时间。
他很不习惯,想多做一些,报答李轩待他的恩情,却一直没有机会。
见李轩叫他,他赶紧过来,拘谨地站在李轩面前,等待李轩吩咐。
李轩边喝着茶,边开口。
“多开发一些产品,比如玻璃碗,各种尺寸,各种造型的玻璃碗,都可以。”
“玻璃盘也可以做一些,同样要不同造型,不同尺寸。”
“尽量发挥你的想像力,产品只要晶莹剔透就行。”
赵二高兴呀,总算有事情做了,要不然一天就做一两个玻璃瓶,他闲得发慌好吗?
“多谢东家,我这就去做。”
“能做多少算多少吗?”
“我一天可以做几十个的,都是晶莹剔透,没有瑕疵。”
你要一天做几十个出来,绝世珍宝就成大白菜了,李轩腹诽,摇了摇头。
“太多了。”
“同一种造型的产品,不同尺寸,可以做十个,成一套,但只能做一套。”
“世也仅有这一套。”
“当然,如果你实在做不出十个,做五个也可以,十个只是泛指,明白吗?”
东家话说得这么清楚,我还不明白,那不是傻子吗,赵二连连点头。
“我明白。”
“东家,你就看着好了。”
“我这就做一套你看看。”
赵二说完行礼走了,两个时辰后,带两个打杂的仆役抬一个筐过来,筐里放着层层叠叠,从小到大叠在一起的十个玻璃碗,每一个都晶莹剔透。
李轩一个个看了,很满意。
“不错,就是这样。”
“花纹造型可以参照以前做过的瓶子,这样,买我们瓶子的人会想买这些碗啊盘的,凑成一套。”
得到承认,赵二高兴得直搓手。
“东家,我明白。”
“我这就去做。”
“你不是说过嘛,每个瓶子的造型都要留一张底稿,我都留着呢。”
李轩让赵二留底稿便是为了今天,虽说现在没有纸,底稿只能画在白绸,有点贵,不过一个玻璃瓶二百金,这点绸的钱他完全花得起。
这不,作用显现出来了。
李轩挥挥手。
“去吧。”
赵二高高兴兴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