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山坳(1 / 1)我种一棵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咸乐的家位于常乐村的村东头,处于第一层,接近着村子下面的田野地,也接近着他家的一部分田地和一口鱼塘。

在相对开阔的田野地偏中间一点的位置上,有一条小河流,河流缓缓的流淌着,滋养着这一片土地。

沿着小河流往上游行走,走一段较长的路程,就会进入到一个较大的山坳,山坳里面也有一片田野,比村子下面的田野要小一些;接着,穿过山坳田野继续往上游行走,就会进入到一个小山涧,那里便是小河流的源头了。

山涧、山坳,位于常乐村的东面,偏北一点的地方。

中午过后,进入下午。

“娘,出发啦。”

张咸乐对娘亲孟颜喊了一下,便扛着一把小锄头,拿着一把柴刀,迈着小步子,向院子外面走去。

孟颜不急不慢的背上一个空竹篓,把两个水瓶子放进竹篓,扛起一把锄头,笑着回应了一声,便迈步行走,走出了院子。跟上儿子,沿着村道行走,走出了村道,接着沿着一条小路行走,向村子东北面的山坳里走去。

家里的另一部分田地就在山坳里面的田野上。

张咸乐今天下午不用到宁姝婶婶家去学习符文和作画,便帮忙娘亲侍弄田地。

扛着他专用的小锄头,一只手提着一把柴刀,轻悠悠的在前面行走着,心情不错,下地干活对他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不过,在贪玩的时候,也有一点讨厌在田地里干活,不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玩。

看向山脚下面的依附在小河流两边的田地,没有看到村里的大人,知道时间尚早,他们还没有来到田地上。

“自己的家在村子的东头,离这里面的田野最近,因此,每当自己下地干活的时候,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自己都是第一个看到田野、达到田地的人,这曾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不过,现在,自己对天赋空间中的天赋卷轴图画更感兴趣,觉得自己之前的做法有些肤浅了。”

张咸乐收回了目光,觉得自己仿佛进入到了另一层境界了,对了,“境界”这一个说法,是赵师在讲黄飞天的故事的时候提到的,以前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只觉得它里面包含着一种让人产生敬意的东西,自己这个时候的心情,应该就是赵师提到的“突破了境界”的吧。

张咸乐扛了扛肩上的小锄头,淡淡的笑了一下,又体会一下这种奇特的心情,便放下了。

意念集中,部分注意力进入天赋空间,看向天赋卷轴图画上面的“山脚上的一条小路”的图画虚影,感觉到它与脚下的小路隐隐相连,顿时,他进入到了那一种亲切联系的状态,感到一阵快乐。觉得更加有趣。

退出了天赋空间,迈着小步子,轻快的沿着小路向前面走去。

孟颜背着竹篓,扛着锄头,沿着小路不快不慢的行走着,不时地看了看走在前面的三娃,看得出孩子的心情快乐,笑了一下。

过了差不多两刻钟。

两人走进了山坳,走到了自家的田地上。

山坳里面的田野,不是一整块的平地地形,而是一块有着较小坡度的坡地,一块块田地做梯形叠起,组成了缓和的坡地田野。

这个时候,正是下午刚开始的时候,山坳里静幽幽的,还没有人来到这里,显得静悄悄的,但偶尔可以听到几声鸟叫的声音,是一种百姓们熟悉的鸠鸟的叫声;看到几只拍打着翅膀、拖着长长尾羽的颜色鲜艳的鸟儿。更显得静幽幽的。

张咸乐站在自家田地的一条田埂上,往上看看村里其他人家的田地,往下看看村里其他人家的田地,又往左边看看,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的,他又是第一个到达,感到一种特别的心情,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一丝笑容。

不过对于突破了境界脱离了肤浅的他来说,是不会承认他此时也会像往常一样会产生一点点的快乐的心情的。

看了一会,便收回了目光。

知道过不了多久,山坳里面就会有百姓到来,田野上就会变得热闹起来。

“娘亲,我先锄田埂上的草,然后再和你一起锄田地上的草。”

张咸乐看了一下长长的田埂和带状的田地,看看田地上顽强地长着的杂草,放下柴刀、小锄头,拄着小锄头,跃跃欲试的对走进了田地的娘亲孟颜说道。

孟颜看向充满干劲的儿子,看了看田地和田埂上生长着的杂草,心里有数了,便回应了一声:“好呀,三娃,你去锄田埂上的草,注意一下别伤着。”

叮嘱了一下之后。

孟颜放下锄头,解下背着的竹篓,放到长着一丛一丛或茂密、或稀疏,或长高、或低矮的杂草的地面上,整理一下上衣,把之前行路走动时弄乱了一点的衣服扶正,调整了一下呼吸,顺畅多了,便拿起锄头,走到旁边一点的田地上,开始锄草。

在近处的田埂上。

张咸乐挽着袖子,双手一上一下的抓着木柄举着小锄头,锄下,锄在一丛杂草的根上,锄掉了。看向另一丛杂草,双手抓着小锄头举起,锄下,再锄掉了一丛杂草。举起,锄下,一下一下的锄着田埂上的杂草。

不急不躁、不快不慢地锄着杂草,已掌握了干活的节奏,小小的身形上带着几分从容、悠然的意味。

而孟颜在锄草干活的时候,又有一种别的韵味。

过了不一会儿的时间。

村里的百姓们陆续的来到山坳,来到各家的田地上,有的一个人,有的夫妇一起,有的娘亲带着孩子一起,开始干活了。

山坳热闹起来了。

张咸乐又锄掉了一丛杂草,感觉到身体有些发热了,知道适应、热身的部分完成了,便停下来,歇息一会儿,调整一下呼吸、状态。

干活,不是越快越好,不能一开始就蛮干,不然很容易劳累,到了后面就会越来越慢,越来越疲劳,甚至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讨厌下地干活。

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们来说,更是如此。

一是,小孩子们本来就喜欢到处玩耍,要让他待在田地上干活,开始的时候,带着新鲜感,他可以认真干活,但新鲜劲头一过,又看到或想到别的小伙伴们可能在玩耍,便着急了,又不能违背爹娘马上跑去玩耍,就只好开始蛮干了,急急的想把活儿早点干完,然后去玩耍。结果,不用多久就疲累了,不但不能去玩耍,而且连本来可以干完的活儿也完成不了。

二是,小孩子们的体力是有限的,远比不上大人们的体力。不管是想要去玩耍,急于想把活儿干完,还是想要在爹娘或者小伙伴们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展示自己的勤快能干,而一开始就蛮干一通,不注意身体的实际情况,结果,很快就把体力用完了,感到疲累,要么只好认输,要么就磨磨蹭蹭地干完后面的活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