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多难,眼下便是一难。”
杨景鱼听见觉云大师如是说道。
随后只见他拿起一根香烛,方才点燃烟火,便有一阵怪风吹过。
觉云大师道:“人生世界,一切皆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此为八苦。
“两位施主欲下山追凶,却难离寸步,此为求不得。”
其中一名官差道:“还请觉云大师释苦解难,让我等从容下山去。”
觉云大师放下香烛,摇头道:“此时,当作放下。”
另一名官差急道:“我俩辛苦月余,好不容易有了线索,如何放下?”
觉云大师道:“见心明性,不作无明蠢动,不造善恶诸业,自当放下。”
此人苦道:“我等不过俗世凡人,如何能有这等本事。”
另一人犹豫半响,问道:“还请大师见谅,可是妖猴势盛,难有匹敌?”
觉云大师道:“诸缘皆是修行,此时,是修行,此地,亦是修行。”
妙能忽道:“弟子受教。”
众人闻言,皆是云里雾里,俱不知解。
觉云大师又道:“善恶有分,因果自定。纵有一时逍遥,难逃来生恶果。”
其中一名官差颇有悟性,此刻听了,言道:“大师是说,善恶终有定,此时我等虽有难难行,可归根结底,那贼人还得撞在咱俩手上!”
另一名官差见觉云大师不作反驳,顿时大喜,与兄弟一块谢了大师,往功德箱里慷慨解了钱囊。
此番事了,阮欣正欲上前,觉云大师却来到刘项身前,温言道:“明日寅时,当有雏凰降世,刘施主,莫要惊惶忧扰,一切,自平安。”
刘项感恩拜谢不尽,杨景鱼却道:“儿女降世,为父者不在身旁,小子我实难通解。”
觉云大师笑而不语,妙能道:“虽有坎坷,却是福缘。”
刘项瞪大眼,不知这福缘是应在自己身上还是他那未出世的孩儿身上。
觉云大师指了指杨景鱼,在场众人皆看向他。
刘项傻笑,自家这杨兄弟看来真是文曲星下凡,连觉云大师都高看一眼,想来等杨兄弟高中状元,自家定也能扶摇直上,福被几世!
杨景鱼惊疑不定,默而不语。
阮欣想与觉云大师说话,但觉云大师并不愿多语,坐于佛前,清净自修。
众人三两退去,杨景鱼忽问道:“敢问觉云大师,修的佛法可是四谛十二因缘?”
觉云大师回转过身,不以为恼,点头称是。
杨景鱼道:“那觉云大师可曾听说过一个佛陀化城的故事。”
觉云大师摇头不知。
杨景鱼娓娓道来:有一个长达五百由旬的艰难险道,旷野茫茫,绝无人迹,惊骇恐怖,但唯有这条路才能到达藏宝地。那里的宝藏多到讲述不尽。有位聪慧超群、明达干练的导师,很清楚一路的险道关卡,正在引导众人踏上前路。
可是这群人走到中途,因疲惫、看不到前路,渐渐产生了懈怠、疑惑之心,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前路太长太难,我们退回吧。此时导师随机应变,在险道中段的三百由旬处,用神力化出一座城池,指着前方对众人说:‘你们不必害怕担忧,也绝不能放弃那宝藏,前方就有一座城池,只要入城即可’。
身疲力倦的众人立即充满欢喜,自身的斗志被激发起来,终于到达了这座化城。在这里歇息时,众人觉得这座城就已经很好了,既然已经脱离那条险路,不如安心留在这里。导师当然发现了他们的想法,在众人体力恢复之后,这座化城消失而去:‘这城是幻化出来给你们休息的,宝藏就在前方不远处了,现在可以继续前进了’。
这个故事,出自《法华七喻·化城喻》。
杨景鱼将此城,称作小乘解脱之城,将四谛十二因缘之佛法,称作小乘佛法!
觉云大师闻言色变,目光灼灼,看向于他。
杨景鱼道:“我听闻,世上还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能解百结之冤,消无妄之灾。”
觉云大师问道:“你这大乘佛法,在于何处?”
杨景鱼道:“中土大唐世界。”
觉云大师喃喃道:“我确曾听闻遥远西方之外有一中土世界,不想,竟还有大乘宝藏在此。”
杨景鱼一怔,没料到这世上还真有所谓的中土世界。不过听觉云大师的意思,应是极远难寻的地方。
如此便不打紧。
他知道小乘佛法侧重自我解脱,生起出离心的同时并无菩提心。因此,才会出现妖猴围寺,而觉云大师清静无为的情况。
他认定觉云大师修为高深,能定妖猴风波,也不愿刘项困在山中,难伴妻儿老小,所以打算借大乘佛法之口,劝觉云大师救众生苦难,解眼下燃眉。
杨景鱼道:“这大乘佛法,原也不是中土世界的,乃是金蝉子转世下凡,观音菩萨现身传道,由玄奘法师不远万里,西行取经方才得来的!”
觉云大师闻之心往,妙能师父问道:“杨施主,这番事,你是从哪里知晓的。”
杨景鱼道:“却曾遇过一名老僧,传我大乘佛法一二。听他说的。”
风顿起于空冥,浪瞬成于九幽。
觉云大师使出缩地成寸的神通,眨眼间来到杨景鱼身前三尺处,执礼问道。
杨景鱼也不藏掖,朗声道:“所云大乘,不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中观,单破不立,清净自显,缘起自性本空。
唯识,外无内有,事皆唯识,故而要咸尊圣教并契佛心。”
觉云大师问道:“何为圣教,何为佛心?”
杨景鱼答道:“菩萨道即为圣教,菩提心即为佛心!”
觉云大师顿首片刻,问道:“何为菩萨道?”
杨景鱼道:“以四弘誓愿为源,以六度万行为法,此为菩萨道。”
觉云大师再问:“何为四弘誓愿?”
杨景鱼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弘誓愿方落,大殿金身忽震!
有梵音唱起,有佛光现世!
众皆大骇不敢动。
觉云大师如若未觉,再问:“何为菩提心?”
杨景鱼道:“菩萨初发心、缘无上道,我当作佛,是名菩提心!”
言毕,梵音大唱,佛光普照!
觉云大师立身不动,气若蒸泽,隐有日月叠壁,以垂丽天之象!
再问:“缘何发菩提心?”
杨景鱼道:“乐佛之大智而发心。未见闻神通,但闻说菩提及菩萨藏,以之为增上缘而发心。未闻法而自见法灭相,为护持正法而发心。未见法灭,但见浊世众生为烦恼所恼乱,即发菩提心!”
字字含佛法,句句有神通,但得朝闻道,夕死竟可期!
小柏峰上,金光与大日争辉,钟声似雷霆滚世,群山大川间,百兽皆伏,漫山遍野上,草木欣荣,山河清明,天高地阔,好一番盛景难言!
杨景鱼负手而立,有佛光轰鸣洗礼,有金像争相入体。
他长立于殿中,呢喃自语:
“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
闻我法者得大智能,知我心者即身成佛。”
恍惚间,佛影重叠,慈悲大德。
似真佛转世宣弘法,若人间菩萨苦度生!
杨景鱼闭目长考,三千里路尘土转瞬逝,八万里游云月顷刻达!
一篇大日如来经煌煌而立!
杨景鱼拈花一笑,
长生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