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走后,赵正月站在赵府门口,心情久久不能平复,虽然在龙虎山过得很舒坦,可这毕竟是自己的家,想到江氏那焦急的面孔和含满泪水的眼睛,心里一阵泛酸,不知道娘现在怎么样了。
还好,她回来了。
她提着裙摆飞快地跑上台阶,门口的小厮看见她表情很惊讶,门房立马跑着去里面通报。
“二小姐回来了!二小姐回来了!”
院儿里正在打扫的丫鬟婆子看见她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纷纷站在那里向她行着注目礼。
赵正月直奔向母亲的住处,可到了屋里发现母亲并不在。
“佛堂。”她低声呢喃着,娘肯定在佛堂为她祈福。
出门正好碰上为母亲取佛经的徐妈妈,徐妈妈看见她就愣住了,随后显得很激动,布满皱纹的脸上满是喜悦,“小、小姐。”
赵正月心里也是一暖,徐妈妈是母亲的陪嫁侍女,她从小也是徐妈妈看大的,徐妈妈就像她的母亲一样,慈爱祥和。
“姥姥,我娘呢?”赵正月问道。
徐妈妈微笑着说道:“夫人在福堂为你祈福,我回来取佛经。”
“那你进去拿吧,我就先去看我娘了。”赵正月笑着说道。
“好。”徐妈妈依旧很开心,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赵正月来到佛堂,一股清香飘了出来,母亲不喜奢华艳俗,连上的香用的都是清淡的水果花瓣香,这种味道让她很安心。
进入内室,一尊金色的佛像前跪着一位妇人,那妇人穿着一身极其朴素的灰色衣裙,头上没有半点金银首饰,她虔诚地跪在那里,不断转着佛珠祈祷。
那个背影,赵正月再熟悉不过了,她的母亲,最爱她的母亲。
母亲有些瘦了,从背影看过去,是那样的憔悴,这才短短几日,母亲竟消瘦成这个样子。
“娘。”赵正月轻轻唤道。
江氏闻言转身,似是有些不敢相信,呆呆地站在那里,眼里满是忧伤。
赵正月看着江氏,再也忍不住了,扑到江氏怀里哭起来,豆大的泪珠倾泻而下,对这几日的遭遇表示不满。
江氏颤抖着双手,把赵正月揽进怀中,也哭起来。
“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赵正月觉得母亲的怀抱是温暖的,她看到母亲的眼角多了几道皱纹,鬓角添了一些灰白,心里很不是滋味,是她让母亲担心了。
“娘,你就别再哭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赵正月卷起衣袖为江氏擦泪。
“他们没把你怎么样吧?”江氏担心的问道。
赵正月思考了一下,决定还是不把她和白米拜把子的事告诉她,于是认真地说道:“没有,他们也很讲道义,开始只是关着我,供以吃喝,后来府中送了信,他们就把我送回来了。”
“只要你能活着回来,我就很满足了。”江氏说着又要哭起来。
赵正月忙说道:“娘,我饿了。”
“好好,这就吃饭,我都高兴坏了,忘了你还没吃饭。”
江氏说着拉着她的手走出佛堂。
“哇。”赵正月咬着筷子看着桌子上的一道道菜,全都是她最爱吃的。
赵正月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甜甜的酱汁充盈整个口腔。
“好吃。”赵正月满足的说道。
江氏宠溺地看着她,“好吃就多吃点。”
“来。”又为赵正月夹了满满一碗的菜。
“谢谢娘。”赵正月抱着碗开心的说道。
出了这档子事儿,江氏不放心她一个人住,尽管赵正月再三坚持她没事,江氏还是让莺莺把她的生活用品带到了弄佛堂,与江氏一同居住。
赵正月眼睁睁地看着莺莺把自己的东西搬进了西边的厢房,无能为力。
听闻赵正月回来了,张姨娘下午就带着礼物过来看她了,寒暄两句,无非就是二小姐是她看着长大的,出了这事儿她也很担心,回来了赶紧过来看看。不过张姨娘并不坏,可能这些也是真心话吧。
晚饭的时候,父亲过来了,什么都没说,只是让她安心在家,别到处乱跑,最近少出门。只有赵芸从头到尾都没有来过,也没差人来回过话,不过她不来倒好,省得破坏她的好心情。
吃过晚饭在院里乘凉,天气渐渐转凉,温度刚刚好,这几日的劳累在这一刻才算真正消解。
“砰”的一声,一块小石子砸在了赵正月面前的石桌上,上面绑着一张小纸条,拆开来看,上面写着:“近日留意,后院失火。”
后院失火?没有失火啊,还是有人在提醒着她什么,那个人又会是谁?
赵正月正疑惑着,觉得这字迹有点熟悉,江氏出来叫她早点睡觉,她把纸条揣进袖子里回了房。
夜里她做了个长长的梦,梦到幽深竹林,流水潺潺,雅致小屋。
她坐在竹屋内,两盏清茶,三两书籍,拖着脸颊看着外面一个清瘦挺拔的白衣男子舞着剑,但是看不清那男子的样貌,只有随风飘起的衣袂和漫天散落的竹叶。
她张了张口,却不知道该叫什么,只见那男子的剑上写着一个字“月”。
大概是与月有关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