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落子之处(1 / 1)广济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早在在美国酝酿acebook未来走向的时候,李星灿就曾想到一件重要的事情——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提前布局。

在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围绕“智能手机”领域的整体布局。

对于智能手机的发展而言,最核心的内容是——智能手机系统开发;整体生态的构建;手机芯片研发和生产。

一直以来,李星灿都在思索这三个重点内容的整体布局计划:

首先就是智能手机系统的开发。

在pc时代,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在pc领域确实落后了很多。

直到1999年,中国才开始国产本土化pc操作系统的研发,而且基本上都是基于Linux的二次开发。

这样的现实就导致国内几乎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和开发经验,当然也没有人会有这个远见,能想到未来的“智能手机时代”。

这个时候,我们才看到从美国传过来的大量的信息,眼前的这些还没能消化掉,又何谈其他呢?

……

而美国则恰恰相反,从1973年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CP/M开始,各种操作系统层出不穷。

直到195年,微软开发了第一款图形桌面级操作系统,成为了微型计算机的主流操作系统,几乎垄断市场。

当然,也有小众的桌面级操作系统,比如苹果的MAC OS。

而在中高端服务器领域及移动、嵌入式设备领域,则以Unix/Linux为主导。

无论后来是苹果的OS X、iOS,还是谷歌的Android,从本源与设计哲学上来说,都脱胎于Unix。

所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两大重要的操作系统都出自美国,都是有缘由的。

这是几十年持续系统开发积累下的人才,经验,资源的结晶。

而想在此时的中国开发这样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可以说是难如登天,基本没有任何希望。

这个时候,是根本没有砖,根本做不起来房子;

而在2015年前后,砖倒是有了,想做房子的时候,但装修材料都被别人买走了,做出来的房子没人愿意买,就没有足够的经验和资金去继续扩大建筑。

难受……

……

想当初,有第一手机巨头诺基亚支持的塞班操作系统都败在“安卓”和“苹果”手中,更遑论没有任何优势,却想切入“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李星灿了。

当然,塞班的失败,主要还是系统原因和诺基亚的短视。

跟苹果和安卓相比,智能化差的太远了。

与此同时,诺基亚抱着和以前一样的皮实耐用的观点。塞班系统完全切合了这些特点,但也使得开发者和用户受到很多的限制。。

完全不能接受当时智能机的那些缺点——易摔,电量消耗过快,续航时间短,很卡。这些恰恰是诺基亚赖以成名的根本,诺基亚怎么可能放弃。

因此而失去了用户喜爱的诺基亚,自然会被时代所淘汰。

……

因此,在国内根本没有办法实施智能操作系统计划的李星灿只能想办法“截胡”。

理所当然的截胡对象,只有“安卓”这个未来的“众机之母”。

不过未来抢在谷歌之前,收购“安卓”也同样会面临问题,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核是否能够获得通过?

这个事情可是两说呢,对于这些站在前沿的科技公司,大概率是不被通过的。

一旦没有获得通过美国外国委员会的审核通过去收购安卓公司,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这项业务就会像tiktok一样面临追加的审核莫须有的罪名,例如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最好的方法是抢在安卓团队成立之前,就把他们变成一家中国公司的国外研究院,让这个团队的研究成果彻底的成为中资公司的研究成果。

当然这就需要做更详细的计划来实施。

……

其次,就是整体生态的构建:

谷歌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代码开源,成立开放手持设备联盟,把所有的手机厂商力量都汇聚在安卓,加速安卓的发展。

自己就像谷歌那样赚广告费,应用软件费用,服务软件费用就行了。

另外,只要到时候acebook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时候,李星灿觉得自己有把握用利益共存的方式,拉拢一些重要的公司,构建出一个基本的智能手机软件生态圈子。

……

最后就是芯片的研发和生产。

想到芯片的研发和生产,让李星灿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国对于花厂的持续打压,运用长臂管辖政策限制花厂的发展。

而在打压花厂之前,美国已经制裁过中兴,同时不断的对中国开始贸易战。

所有国家的重大外交和国家政策制定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是经过深刻的思考和利益权衡的,肯定是具有连续性的。至少在每一个领导人的任期内是有连续性的。

这种种的细微之处,足以让李星灿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有最坏的打算。,对于中美之间的科技竞争有更恶劣的想法。

而经济制裁和科技封锁是美国无往不利的两大利器,这让李星灿开始对未来极其重要的半导体领域做出深远的谋划。

半导体技术是站在信息技术的最前沿的技术之一,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很多行业的技术升级密切相关。

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说,也就成了影响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行业之一,也是最受瞩目的行业。

2014年,国家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意味着国家开始把半导体行业作为重点扶持行业,持续的投入大量资金,推动半导体行业发展。

而这样的政策也是一个国家想发展半导体行业的前提条件,没有国家优势政策和大资金扶持,在耗资巨大的半导体行业根本砸不出一点水花。

从美国到RB,再到韩国和台湾,它们的半导体发展历程无一不是如此。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的集成电路行业在很多领域取得持续的良好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但是在一些领域并不是投钱就能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的,这些领域需要一个持续的技术,人才,经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而在芯片制造领域这一点,就显得尤为突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