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节 八(1 / 1)崔丙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楚国,皇宫,养和殿。

今日本是楚正休沐的日子,但听进宫回来的文末说今日陛下心情不错,便料到一定会被叫进宫去。果不其然,午膳后没多久旨意就来了。只是没想到,会在皇宫门口碰到文白。

“楚卿,你可知罪?”

轻描淡写的,楚王把楚正给问懵了。

“臣愚钝。”

楚王转向文白,“既然早认识文白何不告诉朕呢?”

“陛下明鉴。”文白也没想到楚王看出,“陛下是怎么知道?”

“朕猜的。”

“陛下是觉得末儿和文白有几分相似?”

“眼角、眉梢有些相似,就诈了一诈。”

“陛下真是慧眼如炬。”文白站在一旁捧道。

楚王倒是不吃他那一套,“说正事。明直,你那里如何?”

“回禀陛下,当前之势,朝廷上几个有势力家族确实是很大的问题。”

“此话怎讲?”

“朝廷招贤之令虽是年年重申,但朝廷之上却是有多有屏障。贤才可以入仕,却只能滞于地方,难以重用。”

“意思是说,朝廷上的世家大族有垄断官职之嫌?”

“多有以权谋私者。”

“那明直有什么法子吗?”

“陛下可以提拔实干的臣子,以做表率,也表明陛下求贤之心。”

楚王笑道,“朕求得明直,还不足以显示朕的求贤之心吗?”

“臣虽身居山野,但也脱不得世家之名。”楚正解释道。

沉吟片刻,楚王又问文白,“子素呢?”

“陛下也可彻查一两个世家大族的底细,凡世家大族总会有些把柄的。”

坐回榻上,楚王问楚正,“明直,心中可有人选吗?”

楚正静想了一下,“回陛下,臣觉得世家虽然腐旧,但也不乏青年才俊,就臣所知吴氏的吴清扬虽然年级尚小但品格不俗。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才,还有就是礼部的苏荣,也是踏实肯干,心有抱负。”

“楚大人,真是内举不避亲啊。”文白调侃道。

“子素,可有人选?”楚王问道。

“回陛下,臣觉得兵部有一陈环,身份低微但见识颇深,是可用的人才,还有便是城防营。城防营中有几位武功尚佳,胆略过人的校尉对于军队之事见解不凡,陛下可以考虑。”

“文大人也是外举不避仇啊。”楚正回敬道。

文白身为起居之职归属中书,城防营所属兵部,中书省阁老林大人与兵部尚书的一向是上朝斗嘴下朝怄气。

楚王被逗笑了,“子素觉得几个世家大族里,谁的猫腻最多?”

“当属钱、吴两家。”

“可朕还是想重用吴清扬的。”

“杀鸡儆猴,有一个就足以了。”文白低眉浅笑。

“陛下,臣觉得如此大动干戈,不是办法?”楚正实在不忍心让无辜之人死于这样的政治谋策之中。

“楚大人放心,既然是这样的计谋,自然是要避免滥杀无辜的。”文白倒也是坦诚。

“这件事就先这样。提议的几个人朕会注意的,天色也不早了,朕可不想留你俩用晚膳。”

楚王下了逐客令,二人行礼出门。

宫门分别时,楚正向文白点了点头。

楚国,皇宫,养和殿。

傍晚时分,烛火通明的偏殿,却有两个本应散了的两人。

“熊江那里处理的怎么样了?”楚王懒洋洋的坐在榻上。

“请您放心,苦肉计还是有用的。”文白在右侧,正襟危坐,“熊江今日应该是从常州找来了帮手。常州那边,只留了一位谋士和两名悍将守城,我已经安排人手逐渐潜入城中。熊江齐国和晋国的联系已经查清,多是与军事相关的紧俏商品的往来。”

“有点儿好消息吗?”

“好消息就是,熊江谨慎依旧但常州已有松懈。”

“那皇兄呢?”楚王拄着下巴,想着些什么。

“其王爷府上人手不甚严密但进出还算谨慎,确实不足为虑。不过,最近其王爷最近也正在与晋国联系。”

“好事。”楚王倚在榻上,“既已知晓,有所安排吗?”

“已有布置,陛下可愿听详情?”

“由你去弄,朕只要结果。但是你也不要放肆了。”

“臣明白。”

“还有吗?”

“其王妃这几日还算开心。”

“听闻她已有身孕?”

“并没有,只不过是时节转换食欲不振而已。”

“这你都知道?”

“是陛下想知道。”

“你妹妹为什会在楚正那学习?”

文白笑了,“楚正,不好吗?”

“楚正怎会不好?朕是想问你的妹妹为何会受教于他。”

“陛下是想问的是末儿,还是我?”

楚王瞟了他一眼,“都问。”

收敛起笑意,文白回道,“末儿与我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我二人因出身不祥遭家中遗弃,被师父救起寄养在文家。如今我在了事馆做事,能为末儿找到一位好先生教授她诗书,何乐而不为呢?”

凝视着别处,不知楚王是在琢磨着文白话里的漏洞还是根本没听进去,许久没有回应。

楚王挪挪位置倚靠着扶手,顺便换了个话题,“熊江私通齐晋,是要反吗?”

“应该是的,不然他不会仅为了保住自己的那些权势,而如此大费周章。”

“如此,你怎么想?”

文白看向楚王,“看来陛下已有了打算。”

“朕,”楚王一字一句的说道,“想让他当摄政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