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封神榜,却有一个人物是不得不提得!这人便是吕尚,不过,他另一个名字却是更加耳熟能详:便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姜太公是也。他出身吕氏,姓姜,名尚,字子牙。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习惯将姓氏合为一谈了,只是,在古代,姓、氏却是分开得。
这姜尚自幼不喜那些个功名利禄,诗词文章,却是一心求仙问道,二十余岁便离了家,遍访名山大川。有道是心诚则灵,花了二十年的功夫,至他四十岁上下,机缘巧合之下来到昆仑山,却是被元始天尊收在了门下,倒也算是得偿所愿了。
只是,这元始天尊门下弟子也是有尊卑,如十二金仙这般的,便是嫡传弟子。除此以外,更有亲传弟子,入室弟子,如姜尚这般的,不过是记名弟子罢了!平日里只在玉虚宫中做些洒扫工作,课业也都是由南极仙翁、广成子、玉鼎真人等师兄代授得,也就比道童强点。
不过,姜尚倒也并无怨言。能被元始天尊这圣人收在门下,更能跟着十二金仙这般仙家人物授课,已经是几辈子也修不来的缘法了!
只可惜,年华逝去如朝露,岁月风霜雨雪无情顾,染白了少年头。空留下,苍苍白发,浑浊老眼,泪长流。
姜尚毕竟是肉体凡胎一个,了不得不过百年的寿命。他虽弱冠之年便外出寻仙问道,可前后又花了二十年,至不惑之年,这才拜入元始天尊门下。如今,却是又二十年过去。
二十年,于元始天尊,十二金仙等,不过是区区弹指一瞬。他却已是垂垂老矣,花甲之年了。
他虽然也是个勤奋好学的,只可惜资质鲁钝了些,二十年也未能修出个所以然来。眼看着,就敌不住岁月催人老了,怎得不是夜间无人处默默流泪哪?
这一日,却听元始天尊将他叫了去,道:“子牙啊你来我玉虚宫多久了?”
他战战兢兢,只恐是自己道行不精进,要受老师责备。听元始天尊一问,更是浑身一哆嗦,心中不禁嘀咕道:“莫不是老师要将我撵下山去?”
他打定主意,若是元始天尊真要撵他,他便是哭求着,也要留在昆仑山中修行。
不过,长者问,他不敢不答,便打了个稽首道:
“回禀师尊,子牙拜在师尊门下,已有二十余载了!”
“也二十余载了啊!”元始天尊闻言感慨的叹了口气,“子牙啊瞧瞧你,已然是白发苍苍,行将就木了!罢了,你下山去吧”
姜子牙闻言顿时慌了,连忙跪下来,挪到元始天尊跟前,哭求道:“师尊,徒儿别无所求,只愿日夜听从师尊教诲!求您老人家万勿将徒儿赶下山,便是充作道童伙夫,徒儿也心甘情愿啊!”
“你慌什么,为师几时说要赶你了?只是,这修行之道也是讲究缘法的,为师实在是不忍心看你”
“徒儿资质鲁钝,至今未窥得大道门径,反累得师尊牵肠挂肚,徒儿该死!”他连忙磕头道。
“你且下山去吧!便是不能成仙得道,以你的道行,也可享一番人间富贵了!”元始天尊闭目静坐,挥了挥手道。
“师尊,师尊!徒儿只求侍奉师尊左右,别无所求!”元始:瞧你这副模样,过几年,到时候究竟是谁服侍谁啊?
“师尊,求您不要赶子牙走啊!”
他还待哀求,却见元始天尊一挥手,房中瞬间升起一股清风。他只觉得身体一轻,便被清风裹挟着飞了起来,往东而去。少倾功夫,却是已经回到了他那阔别了几十载的家园。
他正伤心欲绝,却听元始天尊的声音自西方传来:“徒儿,你虽无缘成仙得道,却有缘得享人间富贵荣华,辅佐明君,封侯拜相,个中自有缘法!来日你我,自有重见之日,你且好自为之!”
姜尚原以为元始天尊将自己赶下山来,只等自己自生自灭。可如今听元始天尊说法,似是还有重见之日,便朝着西方连磕了三个头,道:“姜尚谨遵师尊教诲!”
他被一阵清风刮回来的事儿,却可是人人亲眼所见。适逢此地士大夫,竟是与他熟识的发小,也晓得他弱冠之年便外出求仙问道之事,如今见他回来。便当他是学成归来,遂将他这个大贤才报了上去。135135z
姜子牙虽然没有成仙得道的资质本事,但却也是胸中有丘壑,腹内藏甲兵。天文星象,水文地理排兵布阵,推演时局,俱是个中翘楚,更兼懂得岐黄之术,也有些真道行,搁在人世间,可谓是不世出的经天纬地之才。与那太师闻仲想比,也是不逞多让。
以他这般才华,很快便平步青云,只几年间,便已经登堂入室,高居庙堂之上了!
那一日,纣王罢宰相商容,杀皇叔比干之时,他也在场,只是,他人微言轻,除了心中郁郁之外,却是徒叹奈何。他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却也是受了商容和比干,这俩位贤人的提拔照拂。
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勾心斗角。这殷商朝堂之上也是如此,这朝堂之上,最为权势滔天的,便是以太师闻仲为首的截教弟子一派。这截教弟子,自人族现世以来,便常常同人族君王、诸侯打交道,故而在大商朝可谓是根深蒂固。
姜尚虽然是个极有才干的,却毕竟是阐教弟子。截教与阐教虽然份属同门,但有道是:同行是仇人,难免暗有龌龊。因此,他也没少受到截教一派的排挤。
而以商容和比干为首的清流名臣一派,却是在此时接纳了他,将他引为奥援。毕竟,他二人虽然是朝中重臣,德高望重,却毕竟不懂仙家法术,难免在面对截教弟子时落了下风。如今,姜尚的到来,可谓是一场及时雨,双方一拍即合。
只是,如今商容被罢,比干身死,姜子牙于朝堂之上没了靠山,眼看着满朝臣公对纣王的暴行视而不见,反倒为虎作伥,他是痛心疾首。这便生了去意!
不过,如他这般人物,自然是不愿意就此流落江湖,渔歌晚唱度日的,想他如今已年近古稀,若是不能一展胸中丘壑,岂不是虚度了一生?
只是,究竟往何处去,却是有待考量。思来想去,他却是选择了西岐。原因无他,西岐势大,而西伯侯姬昌素有贤明,尝闻其礼贤下士之名。他也曾远远见过其人,以望气之术一看,便知他人中龙凤,非等闲之辈也。
结果没想到,他前脚打定主意,便收到了南极仙翁代传的元始谕旨,正是要他前去西岐辅佐姬昌父子。
于是,姜尚便来到这西岐郊外,寻了一处结庐而居,自称“太公”。虽然整日里垂钓务农,看似与老农无异,实则常常与人为善,施展岐黄之术,悬壶济世,施医救民,使自己贤名在外。
时间久了,不论贫富贵贱,皆来寻医问药。那王孙公子,富商大贾,痊愈后,自然是奉上金银酬谢。他却是分文不取,劝人向善。一时间,名声大噪,人人都说他是个隐居世外的大贤才。是个大咸菜
如此,他还嫌不够,却有每日里在河边,以长针垂钓。自然有好奇之人问他,他便道:“老夫钓鱼,愿者上钩!”
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世人最是八卦,最喜欢在茶余饭后聊些个奇闻趣事。
一时间,这件奇闻却是传遍了大街小巷,本地小儿更是编了童谣传唱。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传闻,便借着他们的嘴,传了开来。
却说姬昌好不容易赚得一条小命回到西岐,刚一回来,就上吐下泻了将近半个月,什么都吃不下,见到肉就干呕。因此仆人只是煮了些米粥,佐上瓜果给他送服。过了一个月,才开始吃一些鱼虾。但仍然见不得红白肉类。
很快,关于姜太公的传言便入了他的耳朵,民间对于姜子牙可谓是颇多溢美之词,将他说说得神乎其神。不过大半都是真的
姬昌立刻来了兴趣,他正下定决心要对商纣用兵,却苦于手下没有一位拿得出手的谋臣。更兼朝廷之中有太师文仲这般手眼通天的半仙人物,西岐便是带甲百万,也未必是这些个修道之人的对手。
如今听得这姜太公乃是神仙中人,他便决定来一探究竟。
姬昌何等聪明人物,如何会不解那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中的真意?钓得哪里是鱼啊,分明是在高调求职嘛
这俩人可谓是一拍即合,姜子牙受师命辅佐姬昌,起兵伐纣。而姬昌正愁起兵没有帮手,生怕斗不过那些个截教弟子。
如今听得姜子牙乃是阐教中人,元始天尊门下弟子,当即是喜不自胜,直呼“如鱼得水,久旱而逢甘霖!”遂将姜子牙拜为相父。
姜子牙也不愧是人中龙凤,一方面调兵遣将,集结粮草。另一方面,四处奔波,拿着元始天尊的谕旨,将自己那十二位师兄访了个遍,找来了不少三代弟子做帮手。其中就有哪吒,雷震子,杨戬,黄天化等人。
约莫一月功夫,万事俱备,姬昌择吉日开坛,祭拜皇天后土,例数纣王罪状,直呼其罪罄竹难书,天理难容,遂起兵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