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下旨办的案子,各部门当然要认真面对的。陆炳与三司达成一致,等开封的人马回到北京后就在刑部大堂审理案件。
期间,刑部尚书林俊要求陆炳把犯人移交刑部大牢,被陆炳拒绝。两人相持不下,又在御书房面圣,嘉靖就一句话:“就在诏狱吧,来来往往搞动作的人少。”林俊无话可说。
过了十来天,四五十个穿着飞鱼服的锦衣卫,压着五辆马车来到了北京城门,一路无阻地直接去了镇抚司的所在。陆炳带着人就钻进了密室,翻查证据。
第二日,在刑部大堂会审。犯人由锦衣卫从诏狱带出,压往刑部。
刑部大堂中,刑部尚书林俊当中一坐。左手边是大理寺卿王放,右手是都察院左都御史金献民,陆炳则坐在最边上。
带犯人前,陆炳将厚厚的卷宗分发给三位大人。三人仔细地看着卷宗,这一看就是一个时辰。看完后三人互相对视,好像在说:“这还审个鸟啊!”
过程还是要走的,先审的是开封地方的大小官员。开封知府万川倒是满硬气的,什么都不肯说。只好再审通判,经历,谁知这两个把事情全招了,像是通过气一样全往知府那里推。同知也如实交代了经过。
再次带上万川,陆炳笑嘻嘻的对他说:“万大人,过年时你在老家买的那一百亩地,上面房子盖好了没?”万川一身冷汗,自觉得这事做的很隐蔽,锦衣卫还是查出来了。
林俊厉声道:“这事开封府除了你都交代了,你是想负隅顽抗吗?”
陆炳又笑嘻嘻的说:“你是想陶大人救你?所以不开口吧,来人啊,把陶琰带上来!”
这下万川的心理防线彻底被击毁,看到了陶琰他也知道自己没希望了。
随后的审理就非常简单了,你不说可以,陆炳一一拿出证据来。你否认,行,证人一个个带上来指认。最后连陶琰一心想保的儿子陶林都没逃掉,谁让工程项目由他找人接的呢。
所谓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又道是天道好轮回,岂肯放过谁!
没几天,案子就审理完毕了。还是刑部大堂,四位大人争得面红耳赤,寸步不让。
刑部,都察院觉得这些个犯人,除了主犯之外都从轻发落,而大理寺和锦衣卫主张从上到下都不能放过。
说到底,这已经不是包庇不包庇的问题了,而是如今持续了两年多的朝堂上新旧势力夺权的斗争。也就是嘉靖与杨廷和集团之争,这桩案子也是斗争的一部分。
林俊说:“我们争执不下,那就把卷宗给首辅大人,让他定夺吧。”
陆炳不置可否,随便你。
案子到了杨廷和这边,当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就开封知府通判二人得了个斩秋决,其余不过是罢官免职之类的。
这些判决当然要提交给嘉靖看,嘉靖看了一眼就把判决扔回给了杨廷和。怒发冲冠地说:“这案子这么清楚,罪大恶极,你们就给朕这样一个判决?”
杨廷和无非就是某某年谁谁因什么事被判了怎样,所以这个判罚是有依据的。谁谁谁对朝廷有功,还望陛下开恩等等。
嘉靖不吃这套,坚决地说:“别说他们罪不能容忍,就连你也别想逃过去。这事你自己看着办,重新定好给朕。人犯给朕压回诏狱去!”
杨廷和最近越来越觉得自己老了,累了,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掌控朝政了。这么多年下来,他早已知道自己与嘉靖斗最终是会失败的,但是他不能退。
因为他下面还有那一帮子人在,他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是他们的旗帜。自己倒了,那些人也就散了,这样就给浙江帮,山西帮那些人机会了。
真的那样,自己下面的人会被吃得干干净净,渣都不剩。所以现在他还要再挺一段时间,等待新的主心骨站起来。
所以这次他只能对嘉靖妥协。新的判决:工部尚书陶琰绞刑立决,家产全部罚没,家中男子流陕西,女子进教坊司。开封知府万川,开封府通判斩立决,家产罚没,家中男子流陕西,女子进教坊司。户部侍郎王琪,陶琰儿子陶林,开封同知,开封经历流陕西。其余徒刑五人,杖刑二十三人。罢官免职永不叙用着三十五。另工科给事中罚俸六个月,左右都御史罚俸六个月,首辅杨廷和罚俸一年。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被斩立决的开封府通判是我们的熟人。此人正是当年安陆知州郭庄,因儿子调戏人家女孩得罪了尚未承袭爵位朱厚璁,经活动关系后调到开封府做了个通判。
就这样一场官场贪污大案在短短八个月内就结案了。追回了近六十万两银两,进了国库。这一消息传到民间,人人拍手称赞。嘉靖在百姓中的声望直线上升。就连半个月后收到锦衣卫传去完整消息的朱恒也连连叫好。朱恒赞叹陆炳成熟了,这案子办得真漂亮。
而知情人都有更深的体会,这次的斗争以嘉靖的完胜而收场。这使得朝野中,许多人的心思有了变化。许多人准备重新找靠山,也有人决定以后就为嘉靖摇旗呐喊,更有人趁机扩大自己的实力。
不用多久,这些涉案的人都会被忘记。他们只是斗争中的牺牲品,而更多的人是想方设法使自己强大。
朱恒在上海倒是没有这么多烦恼和想法,最近他心情不错,因为码头工程快到收尾阶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