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现在就要招聘一些刻字先生,把铜字模先刻出来,还有就是研究出铅字的配方,唐志知道是铅、锑、锡三种,具体多少不清楚。锑是一种有金属光泽的类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硫化物矿物辉锑矿中。目前已知锑化合物在古代就用作化妆品,金属锑在古代也有记载,但那时却被误认为是铅。大约17世纪时,人们才知道了锑是一种化学元素。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大型辉锑矿床闻名于世,湖南桂阳桐木岭还有锌矿。锌具有适用的机械性能。锌本身的强度和硬度不高,但加入铝、铜等合金元素后,其强度和硬度均大为提高。
锌与铜、锡、铅组成的黄铜,用于机械制造业,主要为压铸件,用于汽车、建筑、部分电气设备、家用电器、玩具等的零部件生产。许多锌合金的加工性能都比较优良,道次加工率可达60%-80%。中压性能优越,可进行深拉延,并具有自润滑性,延长了模具寿命。
炼锌术的产生是大量黄铜用于铸钱的基础,明朝以前因为炼锌技术不过关,大都用青铜铸钱,铜锡合金铸造的铜钱呈青色。明嘉靖通宝是开中国古代铸币用黄铜的先河。从隆庆通宝开始黄铜质的钱逐渐多起来。清代新疆等地用红铜铸钱,颜色紫红。
锑的工业制法是先焙烧,再用碳在高温下还原,或者是直接用金属铁还原辉锑矿。锌的提炼就更简单了,矿料先经焙烧加工后再分送去冶炼。冶炼工具有坩埚、冷凝兜、冷凝收集器、铁盖、托垫、精炼锅等。
唐朝的钱币很少,交易大多用娟计量,机械加工需要大量的锌,唐志30多个八旗子弟兵,家族中在湖南做官的就有2位,想办法买下这些矿山偷偷炼锌不要太容易,金属锑唐志要的不多,主要是用于铅字制造。锌的需要量大,多多益善。
接下来学校要扩大招生,将来印刷排版工人都需要能识字的,如果招生很难,可以考虑把“病坊”里的孤儿招收一些进来,可以考虑半工半读。没有近代工业的环境,什么都是从零开始。
唐志的蜂窝煤开始上市了,现在李贵带着庄园里的汉子帮人打煤炉子,首先是得月楼,烧煤虽然气味呛人,但是方便,常年有热水。还有就是打连锅炕,连锅炕就是把做饭用的灶和睡觉的炕连在一起,最大限度的利用燃料,烧一顿饭,炕热一次,吃饭取暖两不误。
火炕是东北满洲人发明的,那里的冬天贼冷,不烧炕不行。盘火炕很简单,一说原理那些泥水匠马上都能领会,长安这么大,够他们忙了。当然首先是给唐志的老爷子盘一个,老人家年纪大了,冬天太寒冷。还有就是元珍家,先给大家树一个榜样。火炕当然是烧煤的,建在屋子外面,比烧木炭安全多了。现在煤厂的蜂窝煤供不应求,雇佣了几十个工人,煤厂也扩大了几倍还是供应不上来。
现在有些机灵的家伙也想搞蜂窝煤,还有居民想买个制煤的模具自己做,一听这模具30贯钱,比横刀的价格还贵,这也太吓人了。不过想想也是,模具都是精钢打造的,用料比横刀还多,确实值这个价。有些家伙把模具买回去加工,用熟铁包钢可以制成三把横刀,算算还是很划算的。
本来唐志想搞暖气片的,因为工艺稍微复杂了一些,想想还是算了。再说这暖气片、水管和暖气灶都是金属打造的,没有几十贯下不了台。
后来唐志嫌麻烦,干脆把煤厂都送给了恬恬,这是舅舅给外甥女的嫁妆,元珍不好拒绝,只有接受下来。其实元珍也知道,这是弟弟送给自己的,有了这个煤厂,手头宽松了许多。
十一月,从长安城出来一队人马,大约有7人,为首的一位裹幞头、身穿五品绯色圆领大袖袍衫,脸颊有点消瘦,这就是长安风头最键的刘旭刘员外郎,这是他们前往第一个摊丁入亩的试点庄园——50里外的唐家庄。唐家庄是因为唐志姓唐,庄里的百姓可不是以唐姓为主。
自从交上摊丁入亩的策论,这三个月的生活可谓暗流涌动、跌宕起伏,虽然受了不少惊吓,万幸的是自己总算熬过来了。现在他在长安买了一个小院子,已经给家里写信,准备把老婆孩子接到长安来住。
说起试点,刘旭首先想到的就是唐家庄,第一,自己没有经验,需要唐志的指点,第二,这个点子本身就是唐志出的,他不可能不配合。这个地方的保甲制度建设好了,可以作为经验向外推广。
道路沿河修建,来往车马不少,七人都是骑的都是快马,一个多时辰就到了。不过眼前的一幕让他大吃一惊,河岸正在修建一个码头,一条新修的宽敞的马路直通庄园。庄园内的山坡上几千名劳工正在建造一排排房屋,第一层已经修建好了,看样子要修两层。小溪河新建了一个大水碓,一条高架水渠引水冲刷着水车,旁边的屋子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整个庄园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这是怎么回事?我离开不到3个月,这里就换了一副模样?
随行的老吏宋明仁见长官止步不前,一脸惊讶,遂上前解释,“刘员外可能有点意外吧?这也是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这唐九郎可是有点本事,不知怎么地抱上了昭武九姓这根大腿,把糖厂和酒厂都建在这里,还有学堂,都是用青砖青瓦,这得花多少钱!山坡后面还有砖厂、水泥厂,人更多,现在正在招工,我想让我家的大小子报名。周围村庄的人都在这里干活,他们都是大商主,管饭,付的都是现钱,不要钱的可以换粮食,你说现在农闲,哪里去找这样的好事!”
刘旭这才恍然大悟,自己这段时间都在琢磨朝廷的事情,把其他东西忽略了。朝野上下谈论的除了摊丁入亩,还有皇家兴业公司、昭武九姓,大概这里是他们的基地了。难怪唐九郎对于在朝做官不感兴趣,有这么大一块基业,做官有什么意思?自己是五品官员,每天一大早就要赶到朝堂,奔波劳累,还不如作一个富家翁舒服自在。
“刘员外,咱们可得注意一点,这唐九郎也是个手眼通天的主,皇家兴业公司听过吗?皇上宗室,王公大臣都是股东,这里面的水深着呢。这唐九郎有本事占一股,可见他的本事,多少世家豪阀想插一腿,可是不得门而入。所以咱们这次可得悠着点。”
刘旭面带微笑,点点头,这个老吏奸猾如油,肯定事先做足了功课,生怕自己端起架子要做清官得罪九郎,连累他也做了恶人。他不知道自己早已写信给了唐志,说明今天自己要来,让唐志和李贵假装不认识自己,这样才好办事。
李贵和当地的里正在庄外迎接刘旭一行。里正摆着一张苦瓜脸,推起笑容来比哭还难看。自己说是里正,可是一点权力都没有,周围都是王公的庄园,自己只有跑腿的命。现在好了,来一个保甲法,多一个顶都上司保长,咱们根本就没有活路了。
李贵上前见礼,说明庄主唐志因为正在给学生上课,不能亲自迎接,望几位长官赎罪,九郎已经吩咐下来,这里的事本老儿可以做主,一定配合。
刘旭矜持地点点头,带着众人进了村庄。
稍事休息,李贵拿出庄园的田契,说明自己庄园的田地分布,肥瘦情况,旱田、水田和菜地收成不一样,要区别对待。这次唐志修好水渠,准备把一些旱田改造成水田种棉花和水稻,这些都要事先说明。现在这些田里都灌满了水,这是为了冻死土壤中的病虫害,为明年的春耕做准备。
“种白叠子?”刘旭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个说法。
“主要是产棉花,东家说棉花可以织棉布御寒,比麻布舒服。粮食的缺额东家会花钱买粮补上,不耽误朝廷纳粮。”李贵解释道。
这就没有问题了,下一步就是重新丈量土地,李贵当即表态配合工作组的工作。李贵把七人在庄子中安顿好,陪同刘旭来到学堂大厅。
现在唐志正在给学生上几何课,算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和圆形的面积,只要是为了配合下一步丈量土地。现在大家还没有学到几何,唐志只是先拿出公式来,至于后面的推演以后再学,就是这些也让刘旭惊讶了一把。
中午唐志招待了几个官差,县官不如现管,还是不要得罪他们。刘旭希望借几个学生一起测量面积,唐志也同意,宾主之间进行亲切友好的谈话,唐志表示一定支持工作组的工作,酒桌上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吃完其他人都散去,刘旭和唐志一起留下喝茶,谈起分别的这段时间的经历,真有点恍若隔世,像做梦一样。刘旭既然上了这条船,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了,所以这次的丈量土地,建立基层组织一定要做好做漂亮。但是具体该怎么办他不清楚,所以请教唐志。
唐志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只是想到后世的街道办和居委会,乡政府和村委会,唐志也没有在里面混过,只知道一些基本职能。再说后世的经济发展到那个地步,养得起这么多的官僚,全部照搬过来肯定不行,所以他也只能照自己知道的说。
“保甲法除了我们以前提到的那些功能之外,还要把宗族的一些事情接过手来。比如我们把县一级往下分,就是乡村一级。乡一级就是乡长,或者保长,村一级就是里正,或者村长。
乡长要调解地方上的纠纷、灾荒饥年赈灾、文教倡导、兴修水利、道路、桥梁、孔庙、书院学堂、普济堂等、编练民团等等事务,这些以前是宗族带头,现在就要乡长带头主导实施。这些以前有些是族长干的,有些是县令干的,现在都要放在乡长这一级。
所以在摊丁入亩法的实施过程中,要截留一部分钱粮放在乡这个位置。一个县太大,各地的情况不同,县令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些事紧急事务需要快速处理,所以加强乡这一级的组织结构就显得特别重要。兴修水利、办学堂、编练民团,筹集义仓赈灾,这些都要钱粮,这部分你要考虑留下多少,要留足。
民兵要准备一定数量的武器,这个朝廷要给武器装备的指标,民兵分基干民兵和一般的民兵,基干民兵就是退伍军人,凡是上过战场的都算,基干民兵每年要集中训练20天,主要教他们战术指导,把他们当作队正培养,一般的民兵集中培训15天,培训的时候要给口粮补助,所谓皇帝不差饿兵,没饭吃人家就不愿意来了。”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度,府兵隶属于各果毅,折冲府,相当于后世的武装部,那些果毅,折冲都尉就是各地方的武装部部长,府兵就是预备役,加入预备役要到60才能退出服役,不过是轮番服役,服役时要打仗就要开拔去前线,等轮番休息时就回去当地主或种地,一般服役8个月,休息8个月,是半职业的预备役部队。
打仗时,就由朝廷发鱼书,调集一些地方的府兵,当地的武装部部长接到后,就去招集预备役部队,然后武装部部长带着预备役部队的战士,到集合地点,找到朝廷任命的行军道大总管,行军道大总管就是主帅,果毅,折冲都尉就是将校,预备役部队就是士兵,然后就浩浩荡荡的去出征了,打完仗后,行军道大总管就回朝廷了,各县的武装部部长就带本县预备役部队回县城了。
刘旭点点头,都一一记下,这样一说思路就清晰了,把以前族长干的都归集到乡长,这样就能彻底架空族长,族长没有权利,说话等于放屁,再加上摊丁入亩分田,族长的话语权基本丧失,只有在祭祀祖宗的时候发发威风。
一般来说,每一个唐朝的成年男子都要加入本县的预备役部队,因为官府一般已经一次性的预支了报酬,那就是每个成年男子的永业田。可是现在随着人口的繁衍,土地的兼并,朝廷没有土地给那些新生代了,他们也就不能称为府兵,唐志所训练的民兵就是把这部分人召集起来。
“每个乡都要兴办学校,要教孩子读书,学校可以聘请一两个先生,教孩子读书写字,出来不一定要做官,有文化可以干点别的,不一定务农,可以到城镇找活干,比农村有出息。乡里还要培养一两个郎中,要真正懂医术,不要只会抓草药,弄偏方的。”
古代农村都是这样,一般不进城看病,也看不起,很多都是弄几个草药治病。有郎中也是赤脚医生,一根银针治百病,小病没问题,大病就不行了,身体虚弱的小病也拖成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