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泰慷慨激昂,李荣和一帮道士束手无措,脸涨得通红,“秖可诳于闾阎,难可信于达士。”这句话是狠狠地抽脸啊!信奉天师道的都是里巷的平头百姓,难可信于达士,明白人谁信?神泰接着驳斥化胡经:“化胡经记载:胡王见太上徒众甚多。疑见鬼魅。遂积薪焚之。火起冲天。老君放身光明。火中为王说金光明经。胡王益怒。纳之大镬煮之三日。老君镬汤之中莲花涌出。坐莲华上说涅盘经。又云:老君使尹喜为佛。与胡王为师忏悔三业六根五逆十恶。乃说五戒十善并四十二章经。
既坐火焰上说金光明经。坐莲华上说莲华经。则道德二篇坐于道路而说。洞玄三部元在水洞而谈……”
化胡经认为金光明经是老子在火上说的,法华经在莲花上说的,又说涅盘经和四十二章经,这都是瞎扯。特别是四十二章经,这是传到东土的第一部佛经,名气很大。其实这部经不是一个时间说的,是把几部佛经中的语录整理而成,有点像名人名言,非常简短精辟,对佛法不了解的读者看了也为佛的弘大智慧深深折服。
道士当初编化胡经的时候没有用心,抄书都抄错了,而且既然你们说这些经典都是老子说的,为什么你们不学呢?
神泰逼问:“李荣道长,请问忏悔是何语言?今此忏悔为事忏耶为理忏耶?约功德门而灭罪耶?约逆生死心而灭罪耶?能忏之心宜有几种?所忏之罪何处安排?三业六根、五逆十恶、戒善之轨、年月斋名又是什么意思?”
忏悔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李荣被逼,气急败坏道:“忏悔是你们佛家经教,为何问我?”
神泰讽曰:“若是老子所说。道士应合备知。既然一字不通。显知偷佛妄谈。此同窃贼人物被主认着犹不招承,更生拒辩。焚经火板方乃惭惶。君子悔前不至如此!”
……
神泰对于天师道杜撰的道经逐条逐条地驳斥,李荣等人理屈词穷,狼狈不堪。不用说,今天道士又大败而回,没办法,这些经都是胡编乱造的,经不起推敲。
第三天,灵辩法师与道士李荣论难,灵辩法师是襄阳人。因为道士败了数次,皇帝同情弱者,对李荣道士警告说:“你今天要慎重,襄阳灵辩能说会道,不要掉进他的坑里。”
李荣道士以老卖老:“孔子尚畏后生,况荣不如前哲。”
灵辩师对曰:“灵辩诚后生,李荣故当是老。”
因为李荣是四川人,四川人喜欢说“格老子”、“老几”,故有此讥语,皇上大笑道“李荣巳被逼了。”正题尚未开始,李荣先输了一着。
他们论战到后来,道士李荣无理可说时,就大声说:“明王有道,致使番僧入贡。”讥笑佛门弟子为番僧,外来者。
辩师应道:“日碑生于塞外为忠臣于汉朝,道陵长蜀中,作米贼于魏。”
曹魏时张道陵的孙子张鲁创五斗米教,凡入他教者,要五斗米,世人称为米贼。后来氐族人李特就是在天师道人的帮助下成立汉国,定都成都,史称“成汉”,这是五胡乱华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道教在历史上造反多次,被世人诟病。
灵辩说生于番地的忠于汉室,张道陵的孙子张鲁生在四川却想割据称王,这是大逆不道。
李荣默然不能答,辨师又追道:“遇到嘲讽,应该赶紧辩解,你磨磨蹭蹭干什么?”
李荣道:“玄奥至理不可言说。”
辩师道:“鱼目和明珠不是一类,玄奥至理不可言说,又不碍言说,你不能说,说明你未得至理。”
李治大笑,命令辩师再难下去,辩师难道:“玄理幽深,至人可渊,道士庸昧,如何能知。”
道士答道:“玄虽幽奥,至人深知,凡则浅知。”
辩师难道:“道士学玄理,至人能深知,道士得浅知道士学仙法,仙人能高飞,道士应下飞。仙飞有高飞,道士高下俱不飞玄理有浅深,道士浅深俱不测。”
李荣一时不能答。
辩师嘲讽道:“老子两卷,本未研寻,庄子七篇,何曾披读。头戴死谷皮,欲似钝啄木。”
没有等李荣回答,继着又嘲之道:“闻君来蜀道,蜀道信为难,何不乘凫游帝里,翻被枷项入长安。”
这次李治敕令李荣进京时戴着枷锁而来的,不知他在本地犯了什么罪,带罪进京。
李荣见灵辩说他戴枷锁,答道:“死压其虑,槁木其形,行忘坐忘着枷何妨。”我思虑不起,形同枯木,戴不戴枷锁有什么关系?李荣这是吹牛了。
辩师道:“行忘坐忘,终身是忘,亦可以行枷坐枷,终身着枷。”
李荣怒道:“天子知道有李荣,乃与李荣着枷,如何僧人之流,皇上对你们何曾记录呢?”
辩师道:“天子今年知有李荣,来年也知有李荣,今年既然与荣枷着,来年也与荣的枷着,圣恩未巳,着枷更无了时,不过详刑抵罪,天子未必都知道,道士着枷,圣人何曾记识,倘若因枷被识,也是以丑见知。”
李荣恼差成怒,大声骂道:“我是道门英秀,蜀郡李荣,何物小僧,敢欲相轻!”
辩师道:“李荣,李荣,先乏雄情爽气,何劳嗔目厉声,区区蜀地老,窃号道门荣,巳摧头上角,何用口中鸣。”
荣曰:“蠢尔荆蛮讵堪为敌。”灵辩是襄阳人,襄阳春秋时属于楚国,不为中原承认,称为荆蛮。
辩曰:“周德未被,往日暂有荆蛮皇泽远覃,今时犹见蜀獠。”这是把李荣说成四川的蛮人。
荣曰:“心里若无乌泥,袈裟何为得黑?”
辩曰:“心中既有柴棘。头上遂里木皮。”
随后,又嘲讽嘲李荣曰:“道士当谛听,沙门赠子言:鸿鹤已高逝,燕雀徒自喧。”
道士李荣给辩法师喜笑怒骂,连嘲带讽的弄得答不上话来,如此讥讽嘲笑的次数很多,每嘲一次,李治皆随之大笑。
唐志坐在一旁也是叹为观止,这灵辩太厉害了,才思敏捷,辩才无碍,而且出口成章,打油诗信手拈来。这有点像后世的刘三姐,你说什么她都能用山歌来对。唐志本来以为自己不错,到这里一看才知道人家大唐土着有多厉害,如果跟灵辩辩论,估计自己的下场比李荣还惨。
接下来佛教派出会隐法师以五蕴为题,神泰法师立九断知义,道教方面有黄赜、李荣和黄寿等,次第出来应战,因为道士不知佛教的名体,茫如梦海,虽然也往返的论了数次,因为不懂佛理,无从论难。
李治又命道士立论,李荣立:“道生万物义。”由大慈恩寺慧立诘难。
慧立问曰:“先生云道生万物,这个道是有知还是无知?”
李荣答曰:“道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既为天地之法,岂曰无知?”
难曰:“既然道是有知的,那他就应该只生善人,为什么还要生出恶人呢?既然道不辨善恶,应该是无知的既然无知,它又怎么能生出万物,怎能成为天地万物效法的榜样呢?天地万物本是众生业力所感,善业多者,则琉璃为地,黄金界道,恶业多者,则沙壤为土,瓦砾为衢……这都是自业自作,无人使之,吾子心愚不识妄言道生,道实不生,一何可愍呵!”
李荣回击道:“你们也说自性能生万法,为什么也生善生恶?”
慧立对曰:“自性本自光明,本无善恶,由无明覆盖真如,造诸善恶。自性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故有善人恶人、天堂地狱之别,比如刀剑,能杀人能救人。”
容曰:“佛性不是不垢不净的吗?为什么会被无明覆盖?”
立曰:“无明覆盖是方便说,比如人做梦,在梦中杀人放火,但是这个人本身不动不摇,梦都是虚妄的,无明也是虚妄的。”
李荣道:“佛教说般若波罗蜜,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但般若非彼非此,为什么说到彼岸?”
慧立道:“般若非彼非此,到彼岸不过是赞美。”佛教常说非一非异,非彼非此。都是在说第一义谛佛法。
李荣说:“那为什么不赞美到此岸?”
慧立无对,众僧也面面相觑,无人应答。此时李荣步步紧逼,“佛经说我们这个小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在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在碱海四方有四大洲,我们所在的地方叫做南瞻部洲。请问是这样吗?”
“是。”
李荣:“兴业学校出了一本地理书,书上记载我们所处的世界叫做太阳系,十大行星包括我们地球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月亮是围绕着地球旋转,但是这些和佛教的说法不同,请问是佛经错了呢?还是地理书错了?”
慧立懵圈了,没想到李荣来这一手。唐志的兴业学校他知道,新出的那些教科书都没有看,地理书也是刚印出来给初中学生学习的,没想到李荣竟然拿出来用。
唐志没想到绕到自己身上,叹了一口气,起身走上前来,对李荣合什道:“居士唐志见过道长。”
李荣目光炯炯,作揖回礼,唐志的名气太大,他当然认识。
唐志道:“你刚才问般若非彼非此,为什么说到彼岸?因为常人愚顽,处在迷途,故说此岸,一旦觉醒,除妄证真,故说彼岸。本来非此非彼,因迷而有此有彼。就像一个人在睡觉,梦中有生死,但是醒来之后,觅生死了不可得,这时就没有彼此了。
至于说我们用肉眼看到的世界和佛的开示不一样,很简单,因为我们看到的都是假象。这个世界本来只有一个,但是因为众生的业力和心识不同,看到的世界都不一样。比如同一条河,天人看到的是甘露,我们看到的是河水,恶鬼看到的却是大火或者脓血。须弥世界是天竺修行人在定中看到的,我们不是修行人,当然看到的世界不一样。
维摩诘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娑婆世界的本来面目,就像西方极乐世界等诸佛刹土一样,十分清净庄严,只是我们心不清净,看不到而已。”
维摩诘经里有这样一个典故:
释迦佛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这时舍利弗心想:娑婆世界这么不清净,难道释迦牟尼佛的心仍然没有清净吗?
佛得知他的想法,便反问舍利子:“天生的盲人看不到日月,这是日月的过失,还是盲人的过失呢?”舍利子回答说:“是盲人之过。”佛又说道:“娑婆世界的本体永远是清净的,但凡夫就像盲人一样,始终无法看见。”
这时螺髻梵王对舍利弗说:“别说这里不净。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舍利弗言:“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蕀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螺髻梵王言“你的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见此土为不净耳。舍利弗。菩萨于一切众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净。依佛智慧则能见此佛土清净。”
于是释迦佛以足指按地。实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功德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佛告舍利弗:“汝且观是佛土严净?”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见。本所不闻。今佛国土严净悉现。”佛语舍利弗:“我佛国土常净若此。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众恶不净土耳。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净便见此土功德庄严。”
在佛法中,平等是一个很重要的法理,具有很深的内涵,佛家常说众生平等,万法平等,这不是理念,而是修炼的结果。佛家有三身四智,这平等性智就是其中之一,是由第七识转化而来的。
初唐闲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