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周瑜破计(1 / 1)南方小野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曹操此封书信心怀祸心,若主公真的将人质送至许昌,那孙家将四面楚歌了!”

周瑜面色凝重地对孙权说道。

孙权被周瑜这话吓了一跳,他眉毛紧皱,显然没想到这封小小的书信,竟如此的危险。

周瑜继续说道:“主公,此封书信看似只是寻常要挟孙家送人质,但其用的不过是春秋笔法,若主公真的按信中所言,将人质送往许昌,那曹操定当借皇帝之名,为主公封赏官职,昭告天下,孙家已经并入他曹阵营之中。”

“主公细想,刘表虽无意北上,但一直有一统南方之志,而士燮虽偏居交州之地,但仍以汉臣侍之,如今曹操暴行,不下于当年的董卓,若主公将人质送入许昌,那无异于将孙家推向曹操阵型之中。”

“一旦如此”,孙权接着周瑜的话说了下去,“那刘表和士燮就有了像我宣战的理由,一旦我与两方交战,曹操必定不会派兵前来支援,要是赢了还好,如果我输给了刘表和士燮,那曹操还可能反过来侵占我,真是好狠的计谋!”

周瑜赞赏地点了点头,孙权能够这么快明白其中意思,确实是个聪慧之人。

“若我不送人质前去许昌,那又如何?”孙权问道。

此时,周瑜面露感叹之色,说道:“这正是此封信的精妙之处,若主公不送人质前往许昌,那曹操亦可以借天子之名,诬陷主公为反贼,如此,刘表与士燮便又有了向主公骑兵的理由,不仅如此,吴郡等地的反叛也会因此死灰复燃,这江东之地,将再无宁日了。

孙权此刻的脸色彻底黑了下来,他怎么也没猜到,一封信的杀机竟如此之重,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无论是他是否将人质送往许昌,江东之地都会面临大敌。

想到这里,孙权只觉得背脊一凉,冷汗顿时从额头冒出,曹军此次的计谋,竟然如此毒辣,从他接到这一封信开始,他便已经毫无退路了。

周瑜此时的脸色也凝重起来,孙策在世之时,虽然他时常有意北上,但始终没有付之于行动,这也导致了周瑜从未真正与曹军有所交锋,如今从这一封信来看,曹军人才济济这话,确实没错。

“那该如何是好呀,如今叛乱刚平定不久,若是再次动乱起来......”孙权面露苦色,孙策死后的这两年,孙家治下的叛乱虽然被平定,但底下的暗流,孙权心里是清楚的,一旦有机会,这些暗流就会汇聚在一起,形成巨浪,将孙家淹没。

周瑜轻轻拍了拍孙权肩膀,虽然现在两人身份不同,但周瑜在心中是实打实地将孙权当作亲生弟弟的,看见孙权如此苦恼,他忍不住用起小时安慰孙权的方法了。

“主公切勿忧虑,周瑜已经有破此毒辣计谋的方法了。”

周瑜的声音落在孙权的耳边,孙权眼中当即泛起亮光,他看向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周瑜,果然,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他这个义兄总有方法。

“天下诸侯中,汉中张鲁与曹操多有接触,有张鲁抵御,蜀中的刘璋难有机会进军中原。而士燮离中原太远,曹操压根不曾提防过他,这南方的势力中,对曹操有威胁的,只有荆州的刘表和主公而已。”

周瑜走到孙权放地图的案桌前,继续说道:“曹操送来的这封信,实际意思有三重,第一重是表面意思,要挟主公将人质送往许昌,第二重意思便是我方才与主公所说的要孙家两难之计,而第三重,也是曹操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借主公之手牵制刘表,使其再无北上之心。”

孙权点了点头,若是他和刘表开战,最大的获益者,就是无暇顾及南方的曹操,而被他牵制住的刘表,也无力危急后方,曹操这一招借刀杀人,无疑是绝顶的高招。

见孙权有所明悟,周瑜继续说道:“既然曹操意图我们已经洞悉,那破此计谋的方法就有了,主公不用将人质送往许昌,只需要休书一封给曹操,上面只需写上,主公日夜无不思虑家仇,将会在不久后攻打江夏黄祖,以报杀父之仇,望曹操念及主公一片孝心,不要轻易怪罪即可。”

“只要主公以报父仇为旗号向刘表宣战,那交趾的士燮将没有任何插手的理由,况且士燮与刘表本就不是很合拍,主公不用担心腹背受敌,况且,那江夏郡本就是我们欲攻下的地方,此次有了出兵的理由,可以破除曹操的计谋,算的上一举两得了。”

听周瑜说完,孙权顿时觉得豁然开朗,江夏黄祖与他有杀父之仇,即便不是因为此事,他也会找机会攻打江夏为父报仇,如今既可以破计,又可以将心中愿望实现,刚才还是必死的局面,又被周瑜三言两语转活了。

“既然如此,那事不宜迟,我立刻回书曹操。”孙权笑着说道。

周瑜点头,只要孙权将书信寄出,他便要统筹兵马,准备前往江夏了。

孙权做事向来快速,他立马回书房将书信写好,交人递呈给曹操,数日后,这封信来到了许昌,但拆开它的人不是曹操,而是留守许昌的荀彧。

荀彧看完孙权寄来的书信后,脸上露出耐人寻味的笑容,他将书信递给在他旁边端坐的男子,说道:“文和贾诩的字,看来你的计谋被人看穿了。”

坐在荀彧旁边的男子,脸色比起常人要苍白一些,胡须也少上不少,虽然是个男人,但长相有些阴柔,看起来像是个弱不禁风的书生,可能是年纪大了的原因,他略显白净的脸上多了不少皱纹。

此人便是贾诩,张绣二度投降曹操后,他便被曹操所征用,如今与荀彧一同留守许昌,孙权收到的那封曹操亲笔信,其实是他的手笔。

贾诩接过荀彧递来的书信,仔细地浏览了一遍,波澜不惊的脸上多了一丝很难察觉的情绪波动,他看完信后说道:“孙家果然名不虚传,倒是贾谋轻敌了。”

“孙权不过才二十出头,即便是天生奇才,也难看穿文和此计,看来这孙权身边,有着不少不错的帮手啊。”荀彧说道。

贾诩轻抚着自己为数不多的胡须说道:“听闻江东孙家,周郎周公瑾最为出名,传言此人天生是将帅之才,孙策死后,他或许是孙家军队新的顶梁柱了。”

对于周瑜的威名,荀彧也略有耳闻,对于孙策和周瑜,荀彧是很佩服的,这两人二十来岁便打下如此大的地盘,孙策虽然早逝,但周瑜今年不过才二十岁,同年龄段时,荀彧可不觉得自己比的上周瑜或是孙策。

“无论怎样”,荀彧笑着说道,“我们稳定后方的目的已经达到,明公那边有奉孝和公达相助,应该没什么大碍,攻下袁家平定河北,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贾诩轻轻点头,现在的他,倒是想看看,孙权与刘表之间的战争,结局会是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