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三日,青明在酒老的热心指导和帮助下,终于可以站立住。
那怕是在酒狂徒有意的去推搡之下,青明亦可站立得住。
只是那时间不会太过长久,能在三日内找到那平衡已是难上加难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让青明办到了。
傍晚,俩人继续猜单、双,可每每如此都会被这老人家戏耍无赖的蒙骗过关。
反正那活物必须得酒老出马才能打到好吃的猎物。
今天烤了三只绿头信雁,炙烤之间,青明问起了关于大悲指的事儿。
“老人家,您可是自己个亲口说的,我要是在三日内可以站得住大风桩,你就得教我大悲指的。”
酒狂徒听他说起大悲指,呵呵一笑说道:
你小子,你别贪多嚼不烂。
安心把那大风桩站好喽!
见你如此对我的酒胃,你放心,那大悲指我必定会传授与你的。
青明听罢这才放心的点点头。
那酒狂徒看见聪慧的青明,仿佛又看见自己的徒儿小九子一样,心中再次感慨到若是早点遇上你,只怕没有小九儿的事喽!
管不了那么多,还是先找那肉灵芝得咧!
这爷孙俩走一步看十步的主,不论走到哪里,酒狂徒都会帮他选一块平坦的草甸练习站桩,免得他一不小心给摔个大马趴,那个心痛啊!
七日之约尽过,青明重新观察着自己的体表和毛发。
果不其然,被这酒狂徒言中了。
皮肤亦返至正常,头发间的白发也以变成了黑色,看来这万年石乳酒的功效真是非同一般。
青明与酒狂徒说明了变化,酒狂徒顺势一搭手,与他把了把脉。
嗯!还不错,体表上所有衰弱的症状都已消失,似乎好像有一经脉已初见其形,再坚持几天站桩和饮酒估计便可通达。
老人家,您看是哪几个经脉我已通达?
青明问道,顺便也证实一下自己的感觉。
你的厥阳心经、阳明肺经两经已经通达,现在太阴脾经业已成形,随后估摸着就是少阳肾经、厥阴肝经这两经。
若这五经通达之后,且不说可以延年益寿,最起码强身健体应该是没有问题。
加之你内力和灵气相当的雄厚,像我这样活个几百年一点儿事儿都没有。
青明心想:若只为长寿,我可没有那么多烦恼,只是还有那么多不甘和期望,等待着我去实现、去问逆。
这人啊……!
死亡真的可以即知真相吗?
真的可以突破虚假和繁荣吗?
即便是这样,但是对事功而言,依然是于事无补,只能在灵台之上留下一点点的有所谓——明白的东西,这也许是众生们的一点小小的感触而已,同时也是青明自己的奢望。
想着想着,渐渐的入了神,酒狂徒怕他太过担心自己的身体、太过执着于功法上的印证;于是便拍拍他的肩头,打岔的说道:
好小子,年纪轻轻的,别再胡思乱想,找个地方练完了桩再给我讲讲吃酒的事儿。
话虽这么说着,事必须这么去想。
青明又在酒老的指点之下,站了近一个多时辰的桩。
实在是太过了紧张,两人便坐在草地上一边休息一边呷酒,同时还聊着关于吃酒的话题。
饮者仍需品者高,对于饮料酒的品评鉴定,国人习惯称之为评酒。
评酒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说它是一门技术,是因为各州各国一样,都要采用理化鉴定和感官鉴定两种方法来对各种饮料酒类进行品评;说它是一门艺术,是因为不同酒的色、香、味、体所形成的风格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和享受,使人“知味而饮“。
加上酒是要求生命自由地、狂放地、艺术地表现在具体人身上,则对不同层次的艺术修养所带来的艺术感觉更是千姿百态,奥妙无穷。
当然,只有能够领略这种奥妙的人,才能谈得上评酒。
倘若嗅到酒气就退避三舍,只能说老天没赐予他这份福分。
《食货志》称酒为“天之美禄”,禄者,福也,不能享受这份福的人,自然也就没福了。
但是,纵然是有福之人,不择其香,不辨其昧,不思其品,不探其趣,来者不拒,只顾牛饮,地瓜干子酒也喝,药用酒兑了白水也解馋,喝不出艺术的感觉,喝不出品位,似乎又是一种悲哀了。
《东阜子传后》中自述:“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
这是对自己酒量的一种评估,又说“天下之好饮,亦无在予上者”,是说他对酒的喜欢程序,既没酒量,又如此热衷,当然是对酒趣一一其中包括品评这种体现酒文化的痴情了。
范成大也曾说:“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少者,莫余若。
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口敢下“知、酒”的断言,评酒自在其中了。
评酒的历史在本国已是源远流长,不少古代文人学士写下了许多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作和诗篇。
袁宏道的《筋政》中说:“凡酒以色清味冽为圣。
色如金而醇苦为贤。色黑味酸国离者为愚。以糯酿醉人者为君子。以腊酿醉人者为中人。以巷醒烧酒醉人者为小人。”
梁绍圭《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对酒品的香、昧、色等方面均有精辟的品评论述。
说明评洒在我国古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感官鉴定就是通过人的感观来对酒品进行鉴定。
饮料酒是一种具有色、香、味的味觉品鉴,仅靠法器、灵器的测定数值是不能全面地评价酒的品质优劣的。
比如有的酒品在理化分析的数据方面,组成成份十分接近,而在风味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这是因为一种酒品的独特风格的形成,不仅决定于各种成份数量的多少,还决定于它们之间的协调、平衡、衬托、缓冲、掩盖等关系。
反而感官品评则正是综合型的非常的复杂反映。
正所谓:饮者还需品者高,但凡好酒必定是烈、醇、香、醺等四品皆全,才可堪称美酒。
前两天说过的,双蒸、九酿以及勾兑等那只是复制上的技法而法。
这样出来的好酒,实际上还是需要底子好才行。
青明这一番话,说的那酒老频频点头称赞。
翌日,这爷孙俩一起傍着去深山更深处去找肉灵芝。
青明有些不解的问道:
酒老,你和丐王两人,为何两人要打赌去找肉灵芝呢?
哦!
听说是,他有一个世俗朋友受了重伤,选赏天下能人之士去寻找那肉灵芝。
他平日里和我交往甚好,在一次酒宴当中也有与我诉说了这段故事。
一时间记不起来是哪位朋友,大概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有钱的主儿。酒狂徒边走边说着。
走到那儿山坡之上,大伙儿不自觉的抬头一看,不远处前面有一岭山峰颇为奇特。
这山峰乃饿虎窥食之相,双肩常有云雾盘绕,即便是天晴日,这云雾也不会散去。
可见此山峰定藏有山林水泽之宝物,一看这山势,酒狂徒便兴奋了起来。
面对着青明叫嚷着:臭小子,今天得打足精神,说不定会有异外之得。
青明看着他的热闹劲儿也不好去打破它,值得点点头说,那是一定的。
由于站桩的功夫遂显效果,青明的两只腿显得格外有劲。
不一会儿便走上了这山峰,走到山腰之时,已经是晌午时分。
爷孙俩快速的收拾好午餐,瞪大眼睛在这山林里瞎转悠。
找了将近一个多时辰,依然什么也没看到,于是两人有些气馁。
青明为了不在找东西上面花费这必要的宝贵时光,使在山林边的一个不大不小的草地上练起大风桩法来了。
此方草地的四周开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虽然不太绚丽但是奇香无比。
这种环境,对于修炼静功的人们来讲都是非常理想的宝地。
所以,没用多久的时间,青明便进入了忘我的状态。
酒狂徒一个人坐在青明的旁边,两眼肆无忌惮的在这草地四周上下转悠。
突然,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自己眼尖,发现前面不远处的那堆花草丛中有一簇花束,节节升高。
从远处看犹如芝麻杆一样,当他走近时,闻到的不仅是花香而且还有一丝甜甜的千年灵芝香韵。
等他拔开这种类似芝麻杆一样的花束时,发现这肉灵芝居然就在此摇曳。
只见那肉灵芝似马的部位已经呈现枣红色,那马上的小人儿还是乳白色,随着它不断摇曳之间。
慢慢的纯乳白色由下向上依次渐变成乳黄色、浅红色……。
而下面的芝马也随之色泽沉降,渐渐变成了暗紫色。
看这情景这肉灵芝是要马上成熟,急于挣脱于缚束它的根茎。
酒狂徒拿上自己业已准备好的红丝线,将那白白的蜀锦铺盖在这四周。
蹑手蹑脚的将红丝线套在根茎上的端,正准备使劲一拉取下着肉灵芝时。
只见这灵物,纵马一跃。竟然脱将出来,四脚芝马踏上蜀锦快速狂奔。
眼前就因这突然出现了变化,连酒狂徒都不禁高叫了一声“啊”。
站在草地上的青明听见草丛里的酒老的大声惊叫,一时走神竟然“吧唧”一下又摔个大马哈。
由于没有准备,青明这次可是摔的不轻。
趴在地上,张着大嘴叫也叫不出来。
许是这肉灵芝颇为灵异,在四下乱窜时,只见前面有一黑洞。
“嗖”的一声,纵然一跃跳将而过,咕噜一下就钻进了青明的嘴里。
这下让青明难受的不得了,连忙急急作呕。
酒狂徒赶紧的也随之跳将过来,一手扶起青明,一手拍着他的后背。
试图能帮助他吐出这肉灵芝来,他们哪里晓得这肉灵芝穿入到胃里,自然而然的化作一滩精华之液融入其中,哪里还会有成型的肉灵芝。
随着肉灵芝的消失,草甸上的花丛也渐渐枯萎消失。
那一股奇香的味道也瞬间而逝,酒狂徒拍了拍清明的后背,见实在没法吐出时,于是拉着两人屁股坐在草地之上。
嘴里还喃喃的说道:
缘分呀,机缘啊!真是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