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九章 科举冤案(1 / 1)可乐不要加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瑀现在在做什么?”

“回禀陛下,萧瑀已经出家了。”

萧瑀出家的消息,让李恪一下子没有了头绪,一个出家人,何苦大费周章,又要花钱雇人,又要花精力烧书。

此时长孙无忌已经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才,开始向地方输送,带动地方发展。

东朝朝政也逐渐稳固,现在比较糟糕的反而是从来都没有任何问题的西唐。

“听李恪那边的科举出现了问题,他们费尽心思,都没招到人才。”

消息都已经传到了长安,茶余饭后长孙无忌就和朝中大臣把这件事当个笑柄一样谈论。

“我们花了大量的心思和精力去抄书,全国范围内发行,还办起了讲堂,可是到头来我们只是一场空,文试武试都是如此。”

李恪也很心急,可是目前这种情况之下他寸步难校

“陛下,臣妾有一计可为陛下解忧。”

生完孩子也很久了,皇后终于也能在李恪身边出谋划策。

“陛下既是想要施恩寒门,何不单从他们之中挑选人才?”

李恪知道这样做有失公平,不过皇后的法倒是给了李恪一个灵福

现代高考制度中,部分学校都有自主招生制度,既然李恪也是想按照机构培养人才,何不让这些考生自己报名想要去的机构,再由这些尚书亲自考。

对于贫苦人家的考生,适当增加面试和加分机制,例如这些考生有没有单独发表传唱过诗词歌赋,乐谱画作等等,通过这些来降低自己的门槛。

政策一出确实得到大片响应。虽然也有事先预料到的反对声,但是没想到的是很多富人也支持这项政策,他们也都同意给那些贫苦百姓一个出头的,公平竞争的机会。

谁寒门再难出贵子。

这一次加试,让三省六部、翰林院、御史台等机构都招募到大批人才,也能解放出一大部分人来。

自西唐建立一年多以来,朝中大臣全年无休,虽然从未抱怨,可是疲惫总是避免不聊,毕竟大家都是人,谁也不是机器。

“这次除了朝中,也要向各州府输送人才。对了,卫州的事调查清楚,还下学子一个公道。”

李恪仿造现代刑侦机构,通过大理寺设立案件专案组,将原来因凉州百姓劫粮案发配敕勒的原刑部尚书董凯召回,官复大理寺卿,主理科举案。

“我们目前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萧守业,他的作案动机第一个是利用科举的学习资料圈钱,第二就是报复大唐,想为父亲萧瑀出口气。”

李恪亲自参与案件,希望能够和众官员一起破了这桩案子。

“可是我们没有调查他的理由啊。”

董凯道出事情的难点。

“这件事让成王李辉去做,李辉目前还没有明确态度,不过目前的情况来,他可能更多是要投靠长孙无忌,第一长孙无忌占据大唐大片土地,和政治中心,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们从朝政上还是落后于长孙无忌。”

“另外他的位置更靠近长安一些,背靠大树好乘凉。”

“陛下既然出李辉投靠长安的种种优势,我们凭什么让李辉帮助我们?”

“李辉这个人没什么原则,只要他觉得他赚到,那他一定会去做。”

董凯一听,心领神会。

长安,长孙无忌那里因为早早就进行完了科举,除了这次大批量招募的人才以外,长孙无忌还拿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官位,专门给那些花钱买官的人准备。

通过这一举动长孙无忌把自己赔出去的钱也都赚了回来,如今策划要进攻厥,扩大自己和李恪对峙的筹码。

“我和李恪斗了这么久,我没赢过他几次,既是赢了他也没有很大的作用,这一次我们终于领先这么多,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由于上一次大战,厥的边防已经一蹶不振,李恪当时也没有把厥放在眼里,可是落到长孙无忌手里,日后拓跋海的支援就会大打折扣,李恪当时也没有想到这里,等他反应过来,已经被长孙无忌捷足先登了。

长孙无忌仅仅花了三时间便统一了厥,将安北都护府扩大,来制衡拓跋海和郭孝恪。

而李恪此时还在和董凯盘算着怎么算计李辉,让李辉去对付萧守业。

“陛下,厥被长孙无忌攻占,单于都护府现在三面被长孙无忌的军队保卫,长孙无忌又联合吐蕃,加强边防,以后拓跋海再想来支援,速度上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是朕大意了,朕原以为厥没有什么资源,便不想占领,却忘了他的战略地位。”

“这件事先放一放,眼下我们要解决我们手中的案子,这件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提出看法,他们把错都推到我们身上,认为我们假仁假义。就是想通过科举来骗大家的钱。”

“我们得演一出苦肉计,金陵随然被长孙无忌控制,但是那里有我们大批财产,如果我们让李辉出兵金陵……”

“这件事就交给你全权去办,朕等你们的好消息。”

董凯似乎有了办法,带人去往卫州找李辉。

“成王殿下,在下燕山派魏雨,特来为殿下献宝,献出诚意,希望和殿下一起共谋大事。”

“西北凉州有西唐王李恪,唐中长安有太尉长孙无忌,即便是这两家你高攀不上,还有李治李宽这等亲王,有何必来投靠我区区郡王?”

李辉的警惕性还很高,他知道自己的地位,对于面前这个人,还是不敢相信。

“吴王李恪,终日无所事事,怠于朝政,才会造成今被人鸠占鹊巢的局面太尉长孙无忌忤逆犯上,玩弄权术,害死皇长子,独揽大权,这等人不配与我为伍。李宽李治之辈更是无名卒,不足挂齿。”

“郑地谁人不知成王李辉,当年持剑猎虎,势不可挡,日后必定成就一番大事。”

当年李辉曾随太宗皇帝出猎,时年一十四岁,曾长剑猎猛虎震惊众人,受到太宗皇帝重用,多年征战,后来封成王,近些年来没出过什么大动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