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章 故事(1 / 1)救火狂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刚常和老崔头看见他们回来,赶忙问他们:“看见周而成和黄船长了吗?”“没有啊!”黎慕军和黎得水等人回答。“哎呀,他们俩见你们好久没有回来,生怕你们有事,他俩带了四、五个人也进城找你们了。”李刚常解释道。“没事,我们没有事。要不要再派人找找他俩?”黎得水问。“再等等。”黎慕军不希望就此乱了套。不一会儿,周而成和黄金忠他们急冲冲赶了回来,满头大汗的。众冉齐,一起回到船上,太阳还没下山。

黎慕军和黎得水向杨老板征求行程安排,杨老板的意思今就不要赶夜路,反正现在这个季节日头长了,不如早点休息,明起个大早,最迟明午夜就能到大庸城。于是,船队休息了。吃饭的时候,黎慕军邀请杨老板船上的伙计一起来,可是,杨老板怎么也不肯。于是,老崔头特地煮了几碗鸡蛋挂面给生病的伙计。饭后,老崔头还给他们把了脉,会诊了一下,就从他们船上装的药材中就地取材熬了些汤药。

郭林告诉杨老板,这老崔头可是个奇人,他除了会烧一手好菜,能精打细算外还会养鸡养鸭,捉鱼摸虾。他还会裁剪缝衣,还会砌锅造屋。他还是一个好医师,一般的病他都能治,比那些江湖郎中更有真本领,经他诊治过的,多数没事。杨老板这才放下心,他就怕外甥万一有个闪失,他拉着这老崔头,好一阵子的谢。再到黎慕军面前感谢。

黎慕军拉着杨老板,要他再谈谈袁东辉。杨老板先问黎慕军:“黎长官,你看看袁先生的堂客怎么样?”“她穿着打扮很普通,可她两眼很有神,给我的印象,这是个能干而且不简单的女子!”“黎长官的眼睛真的很厉害。告诉你们吧,她的爷爷是顶立地的大英雄。是我们两湖老百姓都尊敬的英雄。”杨老板的回答出乎众人意外。

“讲讲。”众人知道杨老板的肚子里都是好故事,于是围拢起来,听他。“太平国知道吗?”杨老板善意地调侃着。“知道,当然知道。”众人七嘴八舌回答。“捻军知道吗?”

“知……道。”回答声了许多。接着,杨老板开始像书人开讲了。在中国,有一样东西,历届朝廷对它严格控制程度,现在的人只能用“无以复加”来形容,那就是盐。家家户户开门必需的柴米油盐中的盐,有着最为严格的生产买卖制度,它完全掌握在官府的手里,几千年来,大言不惭地号称“官”盐。老百姓既不能私自生产盐,也不能私自买卖盐。否则,就“以私盐论处”。仅从清朝的几条刑律中,就可见“以私盐论处”的厉害。

据清盐法志规定:凡盐场灶丁热,私挟、私卖盐的绞死凡偷卖官盐的,一两以上至一斤,买卖人各打六十大棍十斤以上,不计多少,买卖人各打脊背二十大棍,然后处死;凡买卖私盐的,打一百大棍,判徒刑三年有军器的,罪加一等,充军二千里拒捕者斩凡兵民聚众十人以上,带有军器,兴贩私盐的,不问曾否拒捕,伤人,皆斩,立决。好家伙,怪吓饶。严格限制私盐,主要是控制盐的价格和保证国家盐税的收入。在中国,名目繁多的盐税一直是历届朝廷最重要的财政收入之一。所以自明、清起,把这么多盐税统称为“盐课”。有人统计过,“盐课”还分“正盐课”和“杂盐课”,无论“正”还是“杂”都要细列出若干款项,目的无非是要钱要出个名堂罢了。不过,对边远山区盐的严格控制,朝廷还有欲还休的理由。据,缺盐的人,死不了,但也浑身乏力。这样一来,边远蛮夷地区人就少了一些闹事斗殴的气力,朝廷就多了一些安稳。这种视民为盗寇的“盐务”,当然遭到民众的反抗,尤其是受到湘鄂两地山区百姓的激烈的反抗。其中组织最严密的就是“捻子”。“捻子”其实就是一些运送私盐的马队,它的历史更长,分布也更广,在西北有些地方又桨红胡子”。

这么看来,“捻子”和其它往山区贩卖私盐的组织,不单是为了钱,更是为了生存。在山区,总有很多人吃不上盐。所以,尽管有如此严峻的清盐法志,民间中贩卖私盐的情况,一也没有停过。相反的,这些贩卖私盐的组织,生就成为反抗朝廷的政治力量。“盐务”,不啻是一幅闪动刀光剑影的历史画卷,波澜壮阔而又令人深思。这时,从湖北荆州到湘西桑植一带“捻子”的头领就是袁先生堂客的爷爷,一个叫庹向的大英雄。庹向和秦光明、柳朝龙等人原是湘鄂一带贩运私盐的首领,当东南方太平国运动兴起时,他们也在湖北乡村发展会员,建立起了一支声势浩大的捻军。在这个历史时刻,他们从原本就不单纯的经济反抗领域,走上了政治反抗的舞台。两湖的捻军历来和民间活跃多年的白莲教有关,但这时他们作出了很正确的决定:接受太平军的领导,夺取满饶下。不幸的是,此时的太平军经历了极大的内讧,他们的力量大大削弱了。

太平国领袖人物个人人格和品质严重的缺陷,限制了这场农民起义更好地发展。韦、杨自残,已使洪王的威望急剧下降翼王石达开的出走,致命地削弱了国的力量。其后,太平军尚能继续抵抗八年,一则因为洪秀全得了两个后起的良将,忠王李秀成和英王陈玉成,二则因为陈玉成联络了大股捻军作他的声援。但是在满清和湘军的反复打击下,太平国终于失败。两湖的捻军也被击溃。少量的残部也进入湘西,进入这篇强悍又神秘的土地。杨老板:“最初,这儿的人们都不知道袁先生他们是庹向的后人,自从满清被推翻后,袁先生他们终于恢复了元气,不仅从地下走出来,而且还置地购产,成了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可是,他们没有一点财主的恶习,还是和乡里乡亲好好生活。袁先生更是广做善事,救济穷苦人,成了慈利的名人。县长也和他结交,因为地方上的公益事业,都需要袁先生出钱支助。”

听杨老板这么,黎慕军、黎得水等人对袁东辉肃然起敬。富裕了,还不忘乡亲,这样的人,一定是好人。“他要我们去大庸门书院,我们就去吧!”黎慕军想。第二还是个好气。清晨,船队就出发了。航行了不久,又见到一条支流,杨老板告诉大家,这是溇水,一条美丽而神奇的河。经过了一夜的调养,杨老板船上的几个生病的伙好多了,特别是他的外甥已经脱离了危险,杨老板的心情舒畅多了。看到黎慕军他们,杨老板就像看到了自己的亲人。他非常热心地向大家介绍起这儿的情况。“澧水从这儿起就穿越武陵山脉,两岸群山连绵了,特别是河西边一带的石壁,非常险峻,几乎无人进得进去。

“永定城就在河的西北面,傍山依水,面对太阳,河的东南面有好些山,其中最叫人惊绝的是门山,山的中间是镂空的,那山远远看上去,就像神话中的南门,穿过它就能到灵霄宝殿。听门山以前没有垮眼前,这座山看上去像一把铜壶,因此也叫壶头山,在明朝的一次雷电霹雳后,整整齐齐地打开了一扇门,大庸人自此叫它门山了。从此后,湖南的一些才子文人常来此吟诗绘画,成了远今闻名的名胜了。它与大庸西面的武陵山遥相对峙,可称是大庸双绝了。

门山的神奇,不仅仅是因为它雄伟高峻,还因为山上古迹很多,自古以来就是隐逸仙家隐居游玩的处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赤松子,和鬼谷子。赤松子是刘邦手下第一谋师张良的师父。鬼谷子那就更有名气了。”

“对,对,汉书张良传载:张良愿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耳。”郭林插话。见众人几乎听呆了,杨老板笑了,他继续讲下去:“你们大概在想我怎么能讲得这么好,实话告诉你们,我以前是个秀才,自光绪末期废除科举后,我只得干上营运这个行当。我的全名是杨耀宗,我们老杨家以前是非常显赫的,是朱皇帝专门派来讨伐这儿山民暴乱的。当年的征南大元帅杨璟,就是我们老杨家的先人。这儿的人,也叫他杨老令公。”暴乱的头领覃垕,原是慈利的土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