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四章 私家侦探卢卡斯(1 / 1)胡悉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的。”1号包间的洋人应了一声,顺从地站了起来,跟着胡树人主仆离开餐车,在一位警察的指引下,来到车站大楼里一间办公室内,这个房间是车站专门腾出来给警方审讯用的。

胡树人吩咐刘牧原搬来两张椅子,与那洋人相对而坐,随后清了清嗓子,温声问道:“先生,请问怎么称呼?”

“卢卡斯。”洋人摘下头顶的巴拿马帽,说着一口略显生硬的英文,“卢卡斯杨森,先生,我来自荷兰。”

“荷兰?”胡树人想了一下,笑着地对卢卡斯道,“我听说荷兰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听到他的话,卢卡斯脸上的紧张神情稍稍放松了几分,他的嘴角上扬,露出一个微笑,点点头道:“你说的很对,先生,荷兰的风景很美丽。而且我必须说,你的英语说得比我好多了!”

“我在美国待过几年。”胡树人解答了卢卡斯的疑惑,旋即收起笑容,正色说道,“杨森先生,我就不绕弯子了,请问你是否认识死者?”

在说话的同时,胡树人一双眸子紧盯着卢卡斯的眼睛,他与罪犯打过多次的交道,假若对方说谎,他有十足的把握将其识破。

听到他的问题,卢卡斯眼中闪过一丝犹豫,转瞬便恢复如常,不过这并没有逃过胡树人的眼睛。

“抱歉,胡先生,我不认识他。”他微笑着摇摇头道。

胡树人再次问道:“杨森先生,你真的不认识死者吗?”

卢卡斯又摇了摇头,这一次他不再迟疑,而是十分笃定地说道:“不认识,我从没见过他。”

“好罢,那么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希望杨森先生能够如实回答。”胡树人话锋一转,“在火车行进期间,你是否离开过1号包间?”

卢卡斯回忆了一会儿,再次摇头答道:“没有,我一直都在包间里,从没有离开过。”

他话音刚落,就见坐在办公桌后的胡树人嘴角忽然噙起一抹熟悉的微笑,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胡树人站起身来,缓缓走到卢卡斯身后,双手扶着他的椅背,微微欠身,低声说道:“杨森先生,撒谎可不是好事。”

听到这话,卢卡斯吓了一跳,他低下头去,不敢看胡树人,干巴巴地问道:“胡先生,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很明白。”胡树人松开手,直起身子,冷冷地说道,“杨森先生,我必须提醒你,我现在正在帮助浙江省会警察厅调查一桩发生在沪杭列车上的杀人案,而你则是嫌疑人之一。如果你在这种时候撒谎的话,必定会增加你的嫌疑,所以你最好想清楚再说话,好么?”

卢卡斯闻言,神情立时僵住了,随即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过了片刻,他忽然长叹一声,从椅子上站起来,伸手入怀,似乎要取什么物件。

刘牧原见状,眼中霎时闪过一道厉芒,右手迅速伸到腰间,无声地打开枪套,握住盒子炮的枪柄。待会卢卡斯一旦拿出任何可疑的物件,他会在第一时间发难,制服对方。

不过,卢卡斯并没有加害胡树人之意。他在西装内兜里摸索了一阵,最后取出一张证件向胡树人递来,嘴上说道:“先生,我是温德侦探社的私家侦探,这次出行实际上是为了跟踪那位死者,艾伦拉姆齐。”

胡树人闻言一怔,接过证件大略扫了一眼,随后一言不发地还给了对方。

要知道,上海大大小小的侦探社多不胜数,胡树人很少与这一行的人打交道,更不可能记下每一家侦探社的名字和证件样式。所以,他对卢卡斯的说辞将信将疑。

卢卡斯收起侦探证,露出一个苦笑,对胡树人说道:“胡先生,同为侦探,我很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出我没说实话的?”

“因为你的话里有矛盾,杨森先生。”胡树人慢条斯理地解释道,“尸体被发现的时候,警察立刻对现场进行了封锁,然后便将一等车厢的乘客全部转移到餐车。在此期间,你是不可能看到尸体的,更不可能知道死者的身份。我刚才问你是否离开过包间,你说没有,这就奇怪了你怎么会知道死者是一位男性呢?”

卢卡斯闻言一愣,旋即反应过来,原来是英语中“他”特有的发音暴露了自己,不由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胡先生,真是没想到,我言语中的一点小疏漏,都会被你察觉,从而作为识破我的谎言的有力佐证。阁下上海神探之名,确实是名副其实哩!”

“那不过是世人谬赞而已。”胡树人摆了摆手,“杨森先生,咱们言归正传罢。你刚才说,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跟踪死者,那就请你解释一下,你跟踪死者有什么目的罢。”

“这……”卢卡斯有些尴尬地看了看胡树人,语带试探地说道,“胡先生,此事涉及敝社客户的隐私,我能否不说?”

“你觉得呢?”胡树人笑得意味深长。

“……好罢。”卢卡斯长出一口气,他沉吟片刻,对胡树人说道,“胡先生,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必须答应我,不要把我告诉你的事情泄露出去,否则可能会对敝社的名声造成负面影响。”

“当然,我答应你。”胡树人点了点头,绕到桌后看着卢卡斯问道,“现在,你可以告诉我实情了吗?”

“好的。”

卢卡斯应了一声,坐了回去,对胡树人说道:“这件事要从一位女性说起了……胡先生,请问拉姆齐先生是否曾拿着一张照片向你打听上面的女性呢?”

“有的。”胡树人点头。

“那么,你知道那位女性的身份吗?”卢卡斯又问。

“不知道。”胡树人摇了摇头,“我又没见过伊,怎么会知道伊的身份?”

卢卡斯道:“伊叫玛丽,曾是拉姆齐先生的恋人,也是我的雇主。我这次乘车跟踪拉姆齐先生,正是应了伊的要求。”

听到这话,胡树人不由皱起了眉头,一边摩挲着下巴的胡茬,一边问道:“这位玛丽女士为什么要雇你跟踪拉姆齐先生?”

“因为玛丽女士怀疑拉姆齐先生要伤害伊。”卢卡斯娓娓道来,“正像我刚才说的,他们曾是恋人。不过好景不长,几年后,拉姆齐先生参军了,玛丽女士则与家人来到上海定居。在那段时间里,伊与拉姆齐先生没有机会见面,只能通过书信交流。后来,玛丽女士遇到一位富商,在对方热烈的攻势下,伊最终背弃了伊和拉姆齐先生昔日的誓言,与富商订了婚,并且写了一封信给拉姆齐先生,表明要与他分手。从此以后,伊经常收到拉姆齐先生寄来的信件,其中充满了威胁的言语他扬言要让玛丽女士付出代价。”

说到这里,卢卡斯清了清嗓子,然后继续说道:“一开始,玛丽女士并没有没太当回事,直到伊的一位朋友发来电报,告诉伊拉姆齐先生提前退伍,还登上了前往上海的邮轮,伊才意识到大事不妙。为了避开拉姆齐先生,玛丽女士与那位富商隐姓埋名,制造了一出人间蒸发的假象。”

“这么说来,拉姆齐先生之所以到处寻找玛丽女士,是为了报复伊当初的背叛?”胡树人问道。

“恐怕正是如此。”卢卡斯颔一颔首,“胡先生,因为这个缘故,再加上拉姆齐先生遇害身亡,我担心会被警方怀疑,所以没敢说实话。想不到,最终还是被您识破了。”

胡树人面无表情地说道:“没关系,杨森先生,这是人之常情。那么,除了刚才告诉我的事情,你还有什么能够帮助我调查的线索吗?”

卢卡斯摇摇头道:“没有了,胡先生。我知道的只有这些,剩下的,就要靠阁下自己了。”

“好罢,谢谢你的配合。”

胡树人吩咐刘牧原将卢卡斯送回餐车,顺便把荀晓燕和柳慕白这一双情侣叫过来。

荀晓燕脸上依旧写满了不悦,但终究不敢隐瞒,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伊并不认得死者,而且也提到死者敲响过他们包间的门,拿着一张女人照片说了些什么,只可惜两人都不太懂洋问,既没听懂也没能说出个囫囵话来。

至于两人在车上的行踪,荀晓燕也是和盘托出,除了与赵晓宇和那两位力工争吵过以外,两人几乎没有离开过包间。

对于伊的话不置可否,胡树人派刘牧原去询问列车员和其他乘客,结果众人都说,的确没见过他们在火车上走动。

他又在自己的记忆中检索了一下,发现着实没有见到他们在走廊上专有的印象,这二人似乎没有说谎。

一无所获,胡树人只好让刘牧原把他们送回去,然后走到车站大楼外,来回扫视整列火车,陷入了沉思。

刘牧原走下车厢,正看到老爷在那里愣神,他没有出言询问,而是默默地走上前去守在一旁。

过了良久,胡树人忽然开口对刘牧原道:“牧原,去找林侦探,让他叫列车长来,我有话要问。”

胡公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