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穷人家要宰肥羊(1 / 1)惊鸿入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多钱!”老头子的眼也闪闪发光,“你刚才说肥羊,你的意思是——”

“嘘——!”老妇人又做个禁声的手势,“三个连白菜和青菜都分不清的愣头青,绝对是富家子弟。不着急,等勇子他们回来了再说。”

地离的近,一小会儿虎子就带着四个男女走进来。

“娘,把我们叫回来有什么事啊?活都不让干,你是不知道,地里的草都长得人高了,再不除草,今年的收成就别指望!”还未进门,一个大汉就嚷嚷着,那是虎子的父亲——王勇。

“嘘——!”老妇人被这大嗓门吓的,劈头盖脸的给儿子一巴掌,“兔崽子,你小声点,瞧你这没出息的样!”

“钱!”这时候,王勇媳妇瞧见老妇人手里的银贝壳,巴巴的凑上去,“银子呀,娘,你哪儿来的?”

老妇人得意洋洋的摊开手掌:“有三个年轻人来我们家歇脚,他们给的。”

“一银贝啊,够我们吃两个月了。”四个人围在银贝壳前,眼里都是闪闪的光,说话的是王老头家的儿子王武。

“一银贝而已,我们还会有更多的。”老妇人笑眯眯道,“过来,我给你们说。”

六个脑袋凑在一起,低声商量事,虎子站在一旁,听大人们说肥羊、晚上、危险、报复什么的,也听不明白,自顾自的跑出去玩了。

话说这头,三个人吃光了木盆里的煮土豆,实在太少,三个人都没吃饱。

“大娘怎么还不回来?不会是她亲戚家更穷,她连土豆都借不到吧。”苏未空靠在破木藤椅上,向门口张望。

“少吃点吧,你吃一顿,人家要吃一天,你把土豆都吃完了,大娘一家吃什么?”苏云空说。

“我哪有这么能吃?”苏未空不满的撇嘴,“吃土豆怎么能吃饱,我想吃肉。”

“苏小姐别着急,等到了镇上,我请你吃肉。”罗天津笑着说,“苏兄你也别怪苏小姐,我等会儿再给大娘一些银两,让她去镇上买粮食,绝对不会让她吃亏的。”

“我回来了,让三位久等。”王老妇人的声音响起,她端着一个大木盆进来,重重的往桌上一放,只见满满一盆土豆,还有一碟子酱菜。

“抱歉啊,我二哥腿脚不好,我帮他做点活,耽误了。”王老妇人笑眯眯的说。

“大娘客气,是我们打扰了。”罗天津道。

“不打扰不打扰,我们这儿偏僻,难得有客人,我也没有好东西招待你们,将就吃,先垫垫肚子,晚上我做几个好菜,你们再好好吃一顿。”王大娘笑眯眯的,很是和蔼。

“这怎么能行,我们已经很唐突了,万万不敢再麻烦大娘。”罗天津抱拳道。

“这有什么麻烦的,你们能来,我老婆子很高兴呢。”王大娘笑道。

“不必了,我们还要赶路呢。”

“这……”王大娘收敛笑意,“你们上了门,连顿正经饭也不肯吃,可是嫌弃我们贫苦人家招待不周?”

“不是的,不是的。”苏未空急忙道,“大娘误会,你愿意让我们歇歇脚,已经很感激了,哪里会嫌弃。”

“既然不嫌弃我们乡下人,那就在这里歇一晚再走吧。”王大娘又笑眯眯的。

“这……”罗天津有些犹豫。

“我们这儿呀,很偏僻的,到下一个村子,要走上大半日呢,你们看,太阳偏西了,你们这个时候走,天黑之前,肯定到不了下一个村子。”王大娘笑眯眯的解释,“夏日天气多变,别看现在天气好,指不定晚上会下雨呢。”

罗天津看看天色,晴空万里,连片云彩都没有,看不出要下雨的样子。来的时候,一路有人追赶,都是挑偏僻小路走,并未注意附近村落,如王大娘所说,今日到不了下一个村子,他也不愿露宿,农家虽破,也有茅草棚子遮风挡雨,如此看来,还是歇一晚比较好。

看看苏家兄妹,都看着他,显然是无牵无挂,怎么样都好,随他做主。

“那就麻烦大娘。”罗天津道。

“不麻烦的。”王大娘笑眯眯的,“你们歇息,我去摘菜,然后把鸡宰了。”

王大娘笑眯眯的出去了。

“宰鸡呢,晚上有鸡肉吃。”苏未空放下土豆,有肉还吃什么土豆?

“恭喜你,心想事成。”苏云空笑道。

“王大娘好热情呀!这就是热情好客的纯朴农家人了吧。”苏未空道。

“长见识了呀?”苏云空调侃。

“对啊。从没到过乡下,新鲜。哥,我们出去走走吧,看看田园风采。”苏未空说。

“苏姑娘兴致真好,不累么?”罗天津说。

“还好的,罗公子一起去么?”

“我就算了吧,你们去,我歇歇。”罗天津说。

兄妹二人走出农家小院,一路向南行,村里人少,静悄悄的,一路行来,连声狗吠也没有,不知是不是这里的人并不养狗,偶遇有人,也只是远远的打量他们,并不上前搭话。

行到村头,有一棵大槐树,此值盛夏,绿叶葱葱,树下有几个小毛孩聚在一起玩耍,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

“虎子,你别吹牛了,你家只有一只老母鸡,连猪都没有,哪里有羊宰?”一个半大小子叉着腰,说起话来气势汹汹的。

“这——,我也不知道,我是听我奶奶讲的。”被叫虎子的小孩说话明显底气不足。

“整个村子都没有一只羊,你们家也不可能有。”另一个小孩说,“你是想吃肉想疯了吧。”

“我没疯,我真的听我奶奶说,今晚要宰肥羊。”虎子有些着急,“你们不相信就算了,我不分给你们吃。”虎子说完,做个鬼脸跑开了。

“啧,这些小孩真可怜。”苏未空感叹。

“这就是封建统治下的底层人民。”苏云空说。

“哥,我国历史上的农民也过的这么穷么?”

“有道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苏云空叹息,“我国历史上,正面侧面描写农民艰苦的作品多不胜数,而记载农民丰衣足食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唉,还是民主社会好啊!”苏未空感叹,“算了,我们回去吧。”

“咋的,悲天悯人,见不了众生疾苦?”苏云空疑惑,他的妹妹是这种人吗?

“哥,我发现一个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