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章 儒家盟约(1 / 1)拾贰春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事滋事体大,朕想知道,儒家欲如何传播?”

沉吟片刻,吕冬冕提出了疑问,而这个疑问,同时也是屏风五大汉的共同疑问。

“儒家将为熵国献上儒家前三品神义,以换取在熵国境内开设儒家神院资格,同时,向前来求学的学子开放儒家第一品的神义,只要能迈入通神之道,便可吸纳为儒家学子。

后继的神义,则需以贡献或是资质换取。”

“而培养出来的学子,仍为大熵子民,儒家平时并不会召唤,只有两种情况例外。

一则为儒家面临灭顶之灾时,以自愿原则前往,熵国不可作任何阻挡。

二则为儒家在大熵周边诸国有军事活动时,以大熵援军身份出征。”

孟祥文所言井井有条,显然这传播儒家文化并非是临时起义,已是作了详细的考量。

这哪里是简单的传播文化,这是订立两国盟约,传播神义,只是个引子而已。

但不得不说,这个引子,却是极具诱惑,只是这诱惑,未必小了点。

若是大熵境内开始流传儒家神义,但却无以修习儒家神义为主的世家,那就相当于将会有大股力量,变成儒家的潜在势力,为求上品神义,将与儒家互通有无。

就算若有以儒家高品神义的世家,也不过是从散众集中到了一点而已,这个世家,依旧要向儒家讨好,才能得到高品神义。

从这点来说,大熵并未能得到多大的利益,就算运气好,只能得到大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强者,相反,儒家却是收获了大批的信徒。

高品神义,必须掌握在皇族手里。

国老摇头,“孟先生打得一手好算盘,儒家可借此策得到大熵的潜在强者,但对大熵来说,却可能只收获到一批心怀诡胎的儒者。”

倚老卖老,吕冬冕作为一国之主不好直接辩驳的言语,国老却是直接说了出来。

“哈哈,吕国老说得极是,这本来就涉及到国政,自然非儒家漫天要价,熵国自也可以就地还钱。”

若是熵国就这样答应了,孟祥文反而要谨慎了,这种条件都能答应,不是里面有着什么阴谋,便是熵国要灭国了。

屏风五大汉继续对视,青衣大汉上官冠先开口,“大熵向来好客,自是欢迎儒家前来传播神义,但因涉国体,所以必须对学子有绝对的掌控力。若是儒家愿意把儒家九品献上,自再无疑问。”

只要把儒家神义拿到手,上官冠有把握,就算其他世家拿不到全品神义,他们三大王族,还是有较大希望的。

哪怕只拿到品,这也是无本买卖,赚大了。

然而,孟祥文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着一个低智儿,如果把九品神义全交出,那儒家还传什么道?

而且还要出钱出力帮你培养强者?

脑子怕不是被驴给踢了?

直接卖给你们大熵不好?

就怕你们买不起。

孟祥文笑容亲切,但却不置与否,尴尬了片刻,黑衣大汉剧震这才开口道:“上官王,这就过分了,九品神义何等珍贵,怎能全献上?

最少也要保留一品神义,以作诚意,这样吧,就要前品?”

你们大熵,怕不全是傻子?会谈生意不?

孟祥文的笑容越加灿烂。

这会没有尴尬多久,白衣大汉邓鸣哲续道:“孟先生,既是就地还钱,你总得给个答复吧?”

“前四品!”孟祥文拱手道。

“前七品!”邓鸣哲回道。

“前五品!”孟祥文犹豫了一下,叹了口气,似无比艰难,才做出的决定。

“前六品!”邓鸣哲眯起了眼睛。

“成交!”

孟祥文笑道,这群老狐狸,果然都不肯吃亏的主,而直接道出‘成交’,他敢肯定,这已是双方的底价。

前六品,便是九品到四品神义,再往上,即为神赋境,三到一品。

这三品神义,儒家是不可能交出来,而只有九品到七品,熵国是不可能答应的,所以这场买卖之初,就是在一品到六品之间,来回拉锯。

熵国想坑一到三品,儒家想尽量不交出四到六品,最终,谁也没占到便宜。

但只是指这场买卖,而这场买卖后,儒家和熵国都会是双赢。

儒家将得到熵国的潜在强者,而熵国,也可能挖掘出不适合兵、名、法,却适合修习儒家神道的强者,当然,这些强者最后会忠心于何方,却要各看手段了。

以儒家镇中原之远,熵国自认,把握会比儒家更大。

“请圣上定夺!”

虽然商议的是邓鸣哲,但他的身份只是三王之一,最后的结果,还须吕冬冕来确认。

“邓王所言极是,便按邓王之言办吧!

而儒家的传授场所,便定在这帝都吧!”

既然最有重要的条件谈成了,接下来肯定就要继续薅羊毛了,能把明面上的范围缩小,就尽量缩小,暗地里还能培养嘛。

“吕皇,一城一院,这也是条件之一。”孟祥文继续道,这是进了土匪窝吗?要脸不?

“哦?这是自然。朕这不是怕先生太累嘛!”吕冬冕笑眯眯道,“实在不行,朕亦可挑选几个资质好的,帮先生传道授业!”

这熵二代也不傻啊!

怎么一路走来,都是对他的负面评价,而且以他这机灵劲,是怎么做到六年连失两州的?

“这就不劳吕皇忧心了,儒家后续自会派人前来,孟某不过是前使而已。”

“哦!好好好!朕这就放心了。”

吕冬冕的眼睛咕噜转动,“那接下来,孟先生不妨在帝都多呆些时日?这前六品神义,还需您多加指导,方能掌握。”

孟祥文内心对吕冬冕的评价又提了个台阶,此举,并不是建议,而是有些半强制的意味了。

这是在质疑他即将交出来的神义,有可能是假的,最好教导出四品君师的强者,这宗交易对熵国来说,才算是成了。

“自是会多呆些时日,但只怕不能长久,毕竟杂事缠知。”

“这……那不免有些可惜了。”

“来日方长,吕皇不必担心,若有变故,盟约自解。”

孟祥文这话,便是给了熵国一颗定心丸,儒家要在熵国培养人才,自不可能是一朝一夕。

而当儒家在熵国培养出足够的人才时,自也能证明前六品神义的真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