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如歌的爷爷是他们那个小镇上最会种花的老人。从小,潜移默化也成为了爱花如痴的少年。
爷爷已经是年过八旬,不愿意用现代的电子科技。总是推脱说自己太笨,学不会。可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那些难以存活的花种却在他的手中活色生香。
纪如歌总是笑他:“老顽固。”
爷爷则会俏皮的回上一句:“小顽童。”
当纪如歌大学毕业之际,爷爷不远千里捎来书信,工整立体的字迹清晰在他的眼前,同时清晰还有老人那份晚年独自守家的凄凉:“如歌,大学毕业了,该回来了吧?”
朴实的言语,道出的却是最真挚的情感动容。
可年轻气盛的纪如歌终归是让爷爷失望了。他与其他青年一样,有着游走四海的愿望,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在繁花都市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太过年少,终会乱花渐入迷人眼。一颗年轻的心,过早的被生活沉淀,总会给晚年的忆起带来或多或少的遗憾。
纪如歌从小与爷爷相依为命。爷孙靠着小小的花店过活。而纪如歌远赴千里,来到这座经济繁荣的城市,除了日常的学业,大部分时间都在兼职中消磨时间。
他没有良好的家世,父母早亡,是爷爷的陪伴给予了他一份家的温馨。自然,不愿爷爷太过操劳。
这样一来,他自然没有恋爱的心思。尽管他容貌出众,频繁被女生爱慕,可却未曾动心。室友总是笑他:“眼光太高。”
他不解释,也不反驳。背起书包,出门,或上课,或花店。
因为爱花,四年大学的兼职生活都是繁花似锦。
花店的老板是一名年过四十的女子,脸上总是挂着一抹恬淡而温软的笑容。
这抹笑,常常会让纪如歌陷入对母亲的悼念之中。
女子有个温暖的家庭,她八岁的女儿常常跑到花店来。若是遇到纪如歌在店中,定是会好生磨缠他一番,带着这个年纪尚有的童真:“哥哥,你一定要等我长大哦。”
这时,纪如歌与女子都会不禁笑出声。若是遇见纪如歌不在,孩子总会流露出或多或少的失望。可转眼间,其他稀奇古怪的玩意,又会将她的注意力吸引。可见,童言是真的无忌。
自纪如歌在花店兼职以来,老板明显感觉顾客较之之前有所增加。而大多数都是为了来一睹自己店中这位如花美眷的少年。
一开始,纪如歌还总是会红脸,时间长了也变习以为常了。可与老板之间的熟络,也让她开始打趣他:“如歌,来了这么多女孩子,你就没有一个喜欢的?”
纪如歌笑着摇头:“秦姐,我目前还不想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秦姐笑他年少老成。
纪如歌对此并不反对。他三岁没有了母亲,十岁没有了父亲,年迈的爷爷独自将他拉扯长大。生活,没有给予他叛逆与恣意的权利。
秦姐也会偶尔问问他关于自己未来生活的规划,他总是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开一家花店。”
“很少有男生像你这样爱花?”
纪如歌想起自己的爷爷,慈善的面容带着历经生活的从容:“或许是因为我爷爷吧。”
……
时光荏苒,它是尘世间最经不起推敲的东西。
纪如歌坐在店中,手里捧着一本书,花的芳香浸染文字,就连跌落在他心底的样子都是花开的模样。
这是一间只有八十平米的花店,它装修别致,而屋内的各种花卉错落有序的摆放在它们相应的位置,没有了其他花店看似的繁杂。
门口的一排雏菊,徐徐拉开了花店内布置的清雅。它的每寸没有惊心动魄的魅力,却能在寸寸之间,带动着你的步伐,撩动着你的情绪沉沦在这间小小的店中。
当花店角落的唱片播放器缓缓启动,那些音符在花瓣上跳跃,舞动着城市少有的沉醉。倘若你此时走进这里,耳朵随着轻柔的音乐,你的脚步在花香绕鼻之间步步深入,你或许会想要体验一次花间一壶酒的美妙。
而墙上那些古典的书画,与那些穿插在屋内的高矮不同的架子上的书,又与店内的花朵相得益彰,弥漫出了一股书香气。
当你取下一本书,坐在角落的藤椅上,你的情绪随着书中的故事而跌岩起伏。此时此刻,你是否会想要问上一句,千年前的那些文人墨客,是否也曾坐在这样花团锦簇之地,一气呵成那些流传千古的绝美词句?
这家店是纪如歌两年前开的,这年距离他大学毕业已经过去五年。他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到这间花店,细心呵护着它的成长。这让他时而有种父亲带孩子的感觉,每每想到此,总会想到在小镇上的爷爷。
他总是想:“爷爷要是看见了自己的花店,会说什么?”
在好友看来,纪如歌的花店生意不算差。每月扣除房租,水电等杂七杂八的费用,还有不少的结余。这结余相当于他们辛辛苦苦加班加点一月有余的收入。所以,在相等阶层的同学眼中,纪如歌算是提前奔入了小康生活。
故而,他总是被询问:“打算什么时候成家立业?”
对此,他喝着酒,笑着道:“再等等。”
“再等房价都要上天了。”
他笑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