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觐见母后(1 / 1)风起松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炮的威力,大臣们还是比较清楚的。

范复粹顿时兴奋起来:“这不就是移动的大炮么?如此说来,以后靠水师就足以对付清军了。”

周延儒冷笑道:“范大人,您是不是没听清楚啊?刚才杨指挥都说了,射程只有数里,清军只要离海边远一点就没事了。”

范复粹有点尴尬:刚才光顾着高兴了,没注意到射程的问题。想想也是,自万历朝以来,后金就开始闹腾,朝廷多年为之忧惧,苦无良策,又岂是脑筋一转,就能想出一个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

朱慈烺侃侃而谈:“各位大人,正因为火炮只能覆盖海岸边的一小片地域,所以我才说,大军前往锦州时,切不可顺着大路而行,而应该沿着海边行进,这样方可确保安全。”

原来如此!大臣们纷纷点头。此时,他们才充分理解了太子的方案。

如果只是想从水师那里获得粮食补给,那么离海边不太远就行。但如果想兼顾作战的需要,大军确实应该背靠大海,以便充分发挥水师的优势。

应该说,明朝水师具有辉煌的历史。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堪称世界上最早建立的一支大规模远航舰队,远超数十年之后,地理大发现时期著名的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人的船队。

然而,明朝后期对水师越来越不重视,水师的作用仅限于沿海防御(如对付倭寇、海盗等),像这种主动进攻敌人的情况比较少见,尤其是跟陆地上的人马联合作战,更是闻所未闻。

但是细细思量,又觉得太子的这个提议不仅是个大胆的创新,而且切实可行,并非空中楼阁。

范复粹不禁感叹:“太子殿下如此聪慧,实乃大明之福。洪承畴按照这个办法,到达锦州、解祖大寿之围应该毫无问题。”

崇祯点头称许:“范爱卿此言,甚合朕意。”

朱慈烺急了,连忙跪下:“父皇,儿臣请求亲自领兵,前去救援锦州。”

这下不光是崇祯,连大臣们也都愣住了:太子这是唱的哪出啊?

范复粹感到不解:“解锦州之围乃是蓟辽总督分内之事,殿下能急国家之所急,提出如此精妙的方略,已是有功于朝廷,又何必亲冒矢石呢?”

“正因为方略是本宫提出的,因此理应由本宫来实施,如此才不会走样。”朱慈烺态度异常坚定:“洪督师并不了解海战,未必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此方略的威力。各位大人想必都知道,清军战斗力极强,此方略若在实施过程中打了折扣,结果仍将难以预料。”

范复粹摇摇头:“殿下还太年轻,又从没有打过仗,再怎么说,洪督师作战经验丰富,肯定比殿下更有把握一些。再者说,殿下若亲自前往辽东,万一有难,那可是会动摇国本的。”

崇祯帝听了这话也担心起来:“皇儿莫要再坚持了,此事你不宜插手。”

朱慈烺有些无奈。其实他也承认,在正常情况下,范复粹说的有道理,战事的确应该由蓟辽总督来负责比较合适。但是这满朝文武,有谁会知道由洪承畴领兵,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局呢?

无论如何,朱慈烺必须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过朝堂之上不便多说,只能等退朝之后,再找机会说服父皇了。

出了大殿,朱慈烺在紫禁城里漫无目的地漫步。

前世里,张栩曾经来过故宫,不过那时是十一黄金周,人潮如织,熙熙攘攘,哪像今天这样,偌大的地方却根本看不到几个人,显得十分冷清。

这时,一直跟随着朱慈烺的贴身小太监阮禄悄声提醒道:“殿下已经有两日没去给皇后娘娘请安了。”

朱慈烺猛醒:这两天为了准备朝堂论辩,把觐见母后的事情都耽搁了,今天是得去一趟。

坤宁宫内,周皇后正跟皇嫂张嫣闲聊,宫女来报:太子求见。

周皇后叹道:“这孩子,这几天也不知道在忙啥,连个人影都没见到,快让他进来吧。”

宫女答应一声,将朱慈烺领了进来。

朱慈烺走进殿内,只见母亲周皇后身旁端坐着一位珠围翠绕的美貌妇人,他知道,这就是天启帝的遗孀、自己的伯母张嫣了。

给母后、伯母施礼毕,周皇后问道:“听奴婢们说,皇儿今天上殿了?”

“回母后,今天确实有件大事,要跟父皇及众位大臣们商议。”朱慈烺将今天朝堂上讨论的事情讲了一遍。

周皇后听罢皱起了眉头:“你作为太子,还是不要去掺和这些国家大事为好。”

朱慈烺明白母后的意思:太子应该安分守己,好好读书就够了。如果过早干预国事,容易引起当今皇上的猜疑。要知道,跟皇位相比,亲情算不了什么。历史上,为了皇位而父子兄弟相残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

这个道理他当然懂,但他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此时如果他不设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过不了几年,大明就会玩完。到那时,他这个太子当不当已经无所谓了。

但是这话他可不敢对母后说:哪有咒自家江山完蛋的?

正当朱慈烺踌躇之时,张嫣解了围:“哀家听说,如今内忧外患,国事艰难。昨日见到皇上,愈发清瘦了。值此危难之时,谁如果有利国利民的良策,都可以向皇上进言。只要真的能帮皇上分忧,又何必顾虑那么多呢?”

朱慈烺感激地看了这位伯母一言。在他的印象中,张嫣是个深明大义的女人,关键时刻为国做出过极大贡献。

据说天启帝病危后,魏忠贤想让自己侄子的孩子继承皇位,便逼迫张嫣承认那孩子是皇子,如果不答应就得去死。然而张嫣全无惧色,回答道:反正答不答应都得死,不答应至少还有脸去见祖宗。魏忠贤听了也是无可奈何。

后来天启帝决定传位给信王,也就是后来的崇祯帝朱由检。但信王怕招来杀身之祸,不敢入宫,这时张嫣站了出来,对信王讲了很多道理,终于说服了信王。

张嫣长居深宫,自然很清楚宫中的险恶,她特地告诫信王:入宫后连一口水都不要喝。正因为张嫣的谨慎,信王才得以顺利即位。

后来张嫣还帮崇祯选定了皇后,即周后。因此,崇祯帝和周皇后都很感激这位皇嫂,一直礼遇有加,十分敬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