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县令说是出一趟远门,让我不要把这件事说出去。小人……小人亲眼看到庄县令从另一边的城门走了。”
毕精得知此消息后,内心难免有些愤怒,但还是尽力挤出一个和善笑容,接着问道:“那他是几时去的?”
“大约是……午间四时左右。”
毕精抬头看了看天色,心里盘算着,却又是悲哀。此时已过去两刻钟,想来庄文友逃窜必定是驾马车而走,如何能追得上他。
见毕精面露愁色,人群里缓缓走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手里拄着一根木头当做拐杖,颤颤巍巍地移动。
毕精不知老人上前是何用意,但也快步走到老人身边,搀扶住他。
“大人,如果你们……抄近……路,兴许还能……追上他。”老翁气喘吁吁地说。
“老人家,不知这近路在何处?”毕精大喜过望,连忙问道。
老翁艰难地回答:“这路只有住在宁康县的老人才知道,其余人等一概不知,我带你们去。”
“这,”毕精犹豫了,“您的身体却是不太好……”
大家都明白,现在想要追上庄文友是必须得骑马的,可老翁的身体说些话已如此费劲,马上的颠簸怎受得了。
“你们不用理会我的身子,我还硬朗得很……”只是强撑着一口气说完长句的话,老翁便咳嗽不止。
毕精再三拒绝,老翁喘气声愈来愈大。
“小伙子,我不怕告诉你,我已经时日无多了。就让我为宁康县的百姓,为我死去的女儿做些事情吧。算是我求你了!”老翁面色涨红,紧紧拉住毕精的手,眼睛里充斥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毕精不再说话,只是慢慢地扶着老翁上马。
马飞快地向前跑去,杨鏖和另一位鼓起勇气的青年骑着马,跟在毕精身后。
“老人家,您刚才提到您的女儿。”
老翁叹了一口气,说话不再磕磕巴巴,而是很流利地诉说,可毕精却预感不妙。
“我的女儿啊,她是个好姑娘……”老翁的语气缓慢且轻柔,枯槁的身形里洋溢着数不尽的关爱和回忆,其中更是囊括了溢于言表的悲伤。
“她从小就喜欢读书,又孝顺,长大以后愈发窈窕,每日来提亲的人就要把门槛踏破了。”
老翁语气急转直下:“可是,庄文友这个混蛋。他凭借自己念过几年书,考中做了官,就将嫁与他的,我的女儿休了。当初他去赶考的钱还是晴儿砸锅卖铁给他的。”
毕精听到晴儿这个名字,内心不由得一颤,言语突然慢下来:“然后呢?”
“然后庄文友害怕晴儿说出他的事情来,就命人送银票来,说是和晴儿一刀两断。晴儿受不得羞辱,就……”老翁哽咽起来,“就随她娘一起去了。”
毕精紧闭双眼,艰难地把脑海里那个身影挥散去。
缘,不可言。老翁口中的晴儿就是毕精居住于宁康县的原因。当年,他途径此处,还是壮志满怀,却被人洗劫赴考盘缠,只能沦落乞丐。
是晴儿给予他一餐饭和三两银子才使他活下来,之后,毕精也曾考中,只是心里忘不了牵绊和感激,少了那几分感情。但是他还是前来找寻恩人,三年时间渺无音讯。
前些日子才知晓她成为县令夫人,还想着送了钱财,还了恩情便回乡养老。可,怎知有此种噩耗。
也罢,了一段缘。
毕精终归是看得开,他与那姑娘交集不甚紧密,虽有些感情,但毕竟逝者已逝,且那位叫晴儿的姑娘是否还记得这个受她恩惠的乞丐都尚未可知。
毕精能做的只有替她报仇。一路上,老翁不停地催促快一些,说话十分流畅,不像生过病的样子,倒像个强壮的中年人。
赶到一处密林,老翁指了指前面一处石碑:“顺着这儿走,你们就能赶上他了。”
毕精赶快下马,走到那块石碑前,上书“逸路”二字。
突然,毕精惊觉不好。非是中了埋伏,而是老人的说话声就此终止。转回头,老翁已轻伏在马背上,两手自然垂落,睡着了。只是这一觉,他再也醒不过来。
老翁嘴角挂着笑意,仿佛是在进入一个甜蜜的梦乡,一个有他的晴儿的梦。
“此等贪官污吏不除,我岂能苟活于世!”
眼看着老人的生命在自己眼前流逝,明明前几秒他还在悲痛,还在为自己指路。可现在,他却……
毕精的心里不知为何多了几分胆怯和恐惧,死亡的降临终会到来,但是否太悄无声息,叫人无法准备,又怎么可能坦然面对?能做到的,只有把所有都看开的人吧。可惜,毕精现在还看不开。
踩着马镫上了马,毕精轻轻将老人抱下来,就让他靠着石碑,等待庄文友的项上人头。
快马加鞭,毕精不敢有分毫怠慢,一行三人身后扬起满天黄沙。
大道上,庄文友坐在简陋些的马车里,眼睛死死盯着后方,查看是否有人追赶。
“该死,我的心怎么这么慌?快赶!”庄文友勒令前面的马夫加快赶马的速度,自己的眼睛则没有丝毫转动,仍旧紧盯身后。
突然,后面出现两个黑点。庄文友大惊失色,再仔细一看,原是毕精领着一个年轻人正在追赶过来。
“不好,一定是姜家的那帮人没有成功,把我给供出来了。”
庄文友心里思索着如何解决眼前的危难,手伸向放在一旁的宝剑。
“快赶,否则我杀了你!”
利刃出鞘,庄文友持剑,剑尖顶在前面马车夫的背上,剑锋已经破开衣服,车夫的后背渗出丝丝鲜血。
“是……是,县令大人。”马车夫的汗水直接从额头飞泻,整个人僵硬地绷直腰板,以免被庄文友刺伤,手里疯狂都抽打马匹,力求它们能跑得快一些。
庄文友内心十分紧张,紧紧握住手里的剑,这是他保护自己的最后屏障。
马车突然停下来,马匹的嘶鸣声嘹亮高亢,应是马车夫及时勒马。
庄文友想也不想,借着惯性一剑将此人捅了个对穿,前倾的身子用手掌把住马车车厢内,突出的柱子边缘。
迅速把剑拔出,庄文友一脚踢开马车夫的尸体,没有丝毫的怜悯与犹豫,在他眼里死的不过是个穷人,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人,杀他如同放火烧毁草芥,不足挂齿。
“是哪一个敢拦截朝廷官员的座驾?还使一位无辜百姓惨死,你这是要和朝廷为敌,和我大炎朝为敌,和全天下人为敌吗?”
一顶顶高帽子扣下来,庄文友妄想借此吓退来人。
“庄文友,你可好大的官威啊!”
随后敢来的毕精驾马来到马车前,看着倒在地上的马车夫的尸体,心里顿觉万分悲凉。
听到熟悉的声音,庄文友用左手拿剑鞘,右手仍旧握着剑,轻挑开门帘,便望到毕精的脸。而后,还有他身边的杨鏖。
苦涩布满他的脸,庄文友明白自己已经输了,他绝无可能打过杨鏖。
踏着车夫的尸体,庄文友一步步缓缓地走下来,防身的剑被他丢弃在原地。
庄文友放弃无谓的挣扎,他清楚得很,无论做什么,他都不能扭转局势。只要柳天阴不死,被捉住,他也必须要死。
“真没想到,我千算万算,没算到最后是你前来缉拿我。”庄文友自嘲一笑,洒脱之中却又带着几分不屑,“看来,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
毕精也不恼,也不怒,静静地看庄文友演他的最后一出独角戏。这场戏往后,他庄文友这精于算计,步步往上的大好人生算是断绝了。
“接下来,你们要怎样杀我呢?千刀万剐?五马分尸?”庄文友边说边露出一副遐想的模样,性情陡然大变似的:“我可以告诉你,我这一生,该享受的福也享受了,当受的苦全受了,该作的,不该作的恶与善也都占满。能有什么遗憾呢?”
杨鏖在他说话的时候,极力克制自己的愤怒。但双拳仍旧被指节压得青紫,一对虎目怒视庄文友,眼神之中的暴怒与怨愤累积在一起,身子稍微向前倒,似乎随时有可能冲过去结果了庄文友。
明知自己必死无疑的庄文友怎么会害怕杨鏖,反而多了对生死的释然,接着说下去:“我为官到如今,也有十几年了。自洪仁一年开始,我便做官。这些年来,或是我所杀,或是因我为官所死的人前前后后,林林总总加起来不过九人。包括这个车夫正好十人。”
庄文友脸上浮现出感慨与某一种悲怆,似乎是因尘世间岁月如流,苦难多磨。不过,万般思绪交集,却唯独没有恐惧和后悔,连自责都看不到一星半点。
这让杨鏖更是气恼,已想冲上前去杀了庄文友,为死去的人们报仇,只是终究被毕精按下来。
“毕精,我想你终究会明白我的,因为我们都一样。文人要的无非是功名,而这个囚笼把所有人都禁锢了,身陷泥潭,为时已晚。当我觉悟的时候,名利的枷锁早就将我铐牢,推向深渊……”
毕精凝视眼前的庄文友,脸上出现同样的,与庄文友表露出来的莫名感伤。
继续说下去,庄文友神情变得无比痛快:“你无法想象我都经历了些什么,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官场上的厮杀丝毫不逊色于两军对阵。无尽的诱惑盘桓眼前,只需要杀掉几个人,或者牺牲一些你觉得无关紧要的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人的选择其实很少,做与不做,要与不要。
声色犬马之间是看不到的暗流,稍有不慎便会死无葬身之地。上面的那些人,没有一个是蠢蛋。”
庄文友走到那把被他丢掉的剑旁边,拾起来它,仔仔细细地端详。
“还有,你最好一直窝在像这样的偏远的地方,往上爬要付出极为沉重的代价。”庄文友的语气突然哽咽下来,寒芒上反射出的身影让他感觉那么熟悉,那么陌生。
“晴儿,就是……就是被我亲手断送的。”
眼泪竟真的滴落下来,泪水竟然真的从庄文友这样虚伪阴险的人眼眶中落下。杨鏖突然不敢相信他的眼睛。
庄文友本来毫不在意的伪装瞬间被撕破,他其实很后悔,后悔自己所做的一切。他一直在努力克制,但是到了将死的时候,眼前全是自己犯下的过错与罪恶,他怎能视之不见。悔之晚矣,悔之晚矣!
“大好河山一片,过眼烟云半点,风月江流多善变。何时容我污浊者,再访人间?”
庄文友毫不犹豫地将剑一挥,鲜血飞溅,几点血溅到毕精的长袍上,点染出几朵花。
毕精把眼睛闭上,不是害怕,只是觉得心里莫名地难受,颇有兔死狐悲的意味。也许是庄文友的叙述戳到毕精的痛处了罢。
“望他年,污浊者不存人间!”
就这样,宁康县的县令,算计他人算计自己半生的庄文友,拒捕而挥剑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