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早朝(1 / 1)黑石先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华殿外,一口大钟被赶来的小太监敲响。

官员们排列好,分成两大队形,为文武之分;文中又划为以李青泉领头的和叶文和作首的两方。

二十几人也算是浩浩荡荡地有序行进,东华殿门外是剩下的在京官员。

这些人没有品级达到三品的,不过在京的四品官员是有资格上早朝议事的,这算是一种特权。

炎洪殿的鎏金大门被缓缓拉开,叶子华从侧殿走出,头戴朝冠,身着衮服,眉宇里满是英气,衮服上的真龙服饰更是增添威仪。

林林总总四十五位官员一齐跪下,连同带有特权的一相三辅,除了仍然佝偻身子站立的叶文和。

大炎礼法定,皇室宗亲面圣可不跪,长者面圣可不弯腰行礼,仅需躬身即可。

“诸位平身。”

叶子华说完后,百官才直起身体。

“有事起本宣奏,无事卷帘还宫!”一个老太监站在叶子华的龙椅旁,扯着尖锐的嗓子喊道。

叶文和稍微一瞥眼,便有一人走出队列,双手于胸前交合,弯身拜下。

“臣,有本启奏。”

“准。”

“臣听闻,今日行踪不见的宫掌使柳天阴突然出现于封州,且领了圣旨,执掌一方将印,挂帅旗,统领边军。此事圣上可知?”

柳天阴的消失其实叶文和早就察觉到了,毕竟对一个身居高位,整日在宫中的叶子华心腹,叶文和的监管一向严密。在叶子华入宫时,柳天阴未随之跟来叶文和就发觉不对。

没想到,最近竟然从封州收到消息,柳天阴拿下了那支被朝廷几近废弃的炮灰军队。叶文和如何能坐得住,于是就遣人先试探一番叶子华,看他究竟认是不认。

“不错,确有此事。”

叶子华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他不看那人,只是注视着自己的皇叔叶文和。

“为何此事臣等不知?”

叶文和视线突然低下来,叶子华嘴角噙着笑意,随即收敛起来。原是那官员觉得被叶子华漠视,一时间口不择言,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

“怎么,难道朕做事还要向诸位爱卿知会一声吗?”

“臣不敢。”

那人扑通一下就跪在地面上,头紧紧贴在白玉砖上,不断渗透出豆大的汗珠,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

“哼!”叶子华从龙椅上站起来,正要借题发挥,却又有人先一步打断叶子华。

“赵大人只是刹那被迷了心智,圣上仁德英明,还请饶恕赵大人此次罪过吧!”

那人也叩首在地上,却是司礼宗掌宗。

大炎朝分为一相三辅,四宗四部。一相为丞相,掌管朝中行政事务,总是由文人之首担任,否则天下士子难以服从,士子不服,天下难安;

三辅则是文辅,武辅以及御辅,文辅辅佐丞相处理朝廷要务,又帮助圣上监督丞相,以防职权滥用。武辅为三军话事人,代表武将势力,一向是武将势力的集中体现;御辅则完全是圣上的人,有资格统领一切杂务,无有专人管辖,万事皆可用维护都城安危插手;

四宗是司礼宗,司户宗,司吏宗,司兵宗。司礼宗掌管大炎朝的礼法修正,皇室宗亲的祭祖和各种祈福仪式;司户宗便是掌管户籍普查,也拥着财政大权;司吏宗掌管官吏调动,俸银发放也是由司吏宗做;司兵宗就是各路军队在朝堂的代言人,一般与武辅站在同一战线,掌管兵器制造,征兵事宜。

四部为御礼部,御户部,御吏部,御兵部。不同于四宗,四部只有聊聊几人,四宗每一宗不论官职大小都有百来人。不过,但凡四宗发布的大的命令全要经过四部这些人的审核才能施行,否则就是意欲谋反。因为他们,就是皇权的代言人,限制着四宗的权力。

而这司礼宗掌宗是绝对的叶文和的人,如今站出来的原因想来也是保住这位赵大人。

“大人此言差矣啊。”

叶文和冷不防地说道,目不斜视,似乎对赵幼的死活毫不关心。这也是,为了一个二品官员,万一搭上司礼宗掌宗,这绝不值得。叶文和此一招是丢车保帅。

陈煌当即意会,明白叶文和要放弃赵幼,俯首不言。

赵幼虽然面上露出恐惧和不甘,眼底却有一种解脱。叶文和看到了,他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是被反将一军。

“念在赵幼你为初犯,朕便从陈爱卿所言,之后切莫再犯!”

雷声大雨点小,看似叶子华要重罚赵幼,可此刻仅仅是轻轻地一笔带过。

不过,再在此处追究赵幼的过失,死咬不放没有意义,今天最重要的是让柳天阴从边境回来。至少不能让他独自掌握军权。

“臣以为赵大人之前所说虽有言辞不当,却无偏颇之理。封州边陲乃是我大炎重地,这等军事要地,岂容门外汉指点?”武将队列中也有人站出来反对柳天阴出任天阴军的将领。

他不是叶文和的人,却很不服气柳天阴。

李志泽是大炎朝在北疆的青年将领,也立下不少军功,甚至在军中颇有威望,被人称呼为银白小将,只因他最喜欢穿一身银白铠甲。

之前位于王老将军,王宗概等一众大将之下,李志泽完全能能够接受,毕竟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将军,带兵打仗立下的丰功伟绩不胜枚举,他还没有撼动的资格。

可柳天阴的上位,让李志泽十分不忿。明明只是一个宦官,凭什么在他之前就做了一方大将?

叶子华微微皱眉,叶文和则是面无表情地旁观。

叶文和突然开口:“不知李相对此事有何高见啊?不妨说出来,让诸位都听听。”

矛头突然调转,叶文和将它指向李青泉。

这是一场博弈,一局非常大的棋,如果现在已经有这么多人下水,那么叶文和绝不能容忍李青泉置身事外,坐山观虎。

李青泉一言不发,半眯着眼,头沉沉地底下,又忽然惊醒。强力睁开惺忪的眼睛,扫视众人,最后视线定格在叶文和身上:“不知王爷刚才所谓何事?”

叶文和耐心地重复一遍,语气温和:“不知李相对宫掌使柳天阴作封州阴罗军的将军有何高见?”

挣扎着,李青泉的眼皮再次缓缓合拢,又迅速睁开,一副困意连天的模样。

“臣,臣没有什么见解……”

刚说完,李青泉的头再次低下,站立的身子也摇摇晃晃,前后倾倒。

叶子华和叶文和都清楚,这是李青泉在装糊涂。只是,接下去也问不出什么来了,叶子华也不想李青泉被纠缠在这件事上。便递给了李青泉一个台阶下。

“爱卿这是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李青泉做出艰难的样子:“微臣最近染上风寒,加之身体虚弱,故而头昏脑沉,思绪迟钝。”

“既已带病却又上朝,可见爱卿之忠心,此当为尔等之楷模啊!”

叶子华先是褒扬李青泉一番,之后就让人搬来一把椅子道:“既然爱卿身子不适,那就不用议论政事了,只需在旁休息即可。来人,赐座。”

深深一鞠躬,李青泉虚弱地说:“谢圣上隆恩。”

话毕,就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起来。看样子是真的不打算管今天这场激烈的早朝。

同样,站在李青泉这一边的官员立刻不语,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观看两家相争。

叶文和冷不防地突然开口:“臣记得,祖宗法制中有监军之职,是否?”

这一句旁人听不懂,那司礼宗掌宗陈煌岂会不知,他也不是酒囊饭袋,坐到这个位置对大炎朝的礼法制度必须熟悉。

“王爷所言非虚,这礼法中确实有这么一条,不过自昭仁帝以来就不再使用了。”

叶文和刚讲完,就有人站出来反驳:“现在正值我大炎抗敌之期,恢复监军实有不妥。万一军心动荡,何人可承担?”

这是司兵宗掌宗,监军这种法制但凡是将领都不会同意。

当年,监军就是为了用来钳制将领的权力,以防反叛。直到一次北伐,数位将领私下商量,擅自废除了监军制。那时,武将势大,昭仁帝不好反驳,就撤了监军。

之后,监军制就被众多武将联合压下来,无人提及。没想到今天叶文和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旧事重提,身位司兵宗掌宗,他必须站出来制止叶文和的动作,哪怕是得罪一个权倾朝野,如日中天的亲王也在所不惜。

“李大人,此言差矣!”

文官内走出一个獐头鼠目,面容稍显猥琐的中年男子,他头上戴着一品官帽,为司户宗的掌宗。

“正是国家危难之际,才应当厉新图治,恢复祖法,以振奋天下,昭明当今圣上征讨蛮夷之决心。”

“难道设立一个监军便可破败蛮夷吗?我看不尽然。”

“如若无有监军,粮草调度等一系列要务难道都要几位将军管控?将军们指挥战事本就劳累不堪,再将这些事情劳烦,难道就妥当吗?”

朝堂上,文武百官争论不休,由柳天阴的去留转移到监军制的恢复废除问题。

叶文和此番用意是借着东风,烧赤壁。趁叶子华这一招,直接将皇室多年来的心病先除去。在对待监军制的立场上,叶子华和叶文和达成出奇的一致。

风向变了,这是文武之战,是皇权与将权的战争。这场战斗中,柳天阴仅仅是一个附属品,阴罗军也无足轻重。

直至叶子华的一声咳嗽,让炎洪殿安静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