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殿内,尧周皇室、各国使臣和官员大礼朝贺情形她们是不能见的,窦孺人将众淑女请入了阳仪宫北侧和阴仪宫相交的流香湖,大礼朝贺结束后,姬云会来到湖心金乌岛,宴请皇室成员、属国使者、尧周三品以官员、后宫四品以嫔妃、属国女眷及官员淑女。
金乌岛因曾得见神兽九翅金乌闻名,岛无处不见九翅金乌图腾。宴会场地选在一片被十二座九翅金乌图腾立柱包围的高地,龙位坐北朝南,其右下三横排为后宫嫔妃席,席前被一口透纱屏风遮挡。左下三横排分别为为皇室成员、各国使臣、尧周官员席。龙位正下方右侧竖排是官员淑女席,左侧竖排为属国女眷席,这里竟然也有屏风遮挡。这个设计想必是姬云的无奈之举,他想的是隔成这样,皇室宗亲不一定选的中,这样他就有理由回绝立储之事。
姜瑶看了看自己的座位,右侧竖排头一位。这个位置乍一看挺养眼,但若是嫔妃皆数落座,再加身前的屏风,竟也能遮住她的身影。
朝阳殿朝贺还在进行,姜瑶无聊地打量四周。这处高地能将流香湖尽收眼底,北岸高大的宫墙想必就是后宫所在地。正所谓“一入宫门深似海”,高墙冷院,禁锢多少幽怨灵魂。就算当今帝君雨露均沾,总会有哀怨之声存在。贵为帝妃又如何,不也得清殿冷炕,多少日夜独自承受吗?
“这位妹妹可是一品世家贵女?”
不知何时,一位清丽佳人站在她身后,温和问道。
转身望去,那佳人一席青绿云锦茉莉图纹罗裙,头戴琉璃蝴蝶金钗,这个品级应该是二品尚书家的千金。
“姐姐有礼。”姜瑶屈膝缚肘行相见礼,“姐姐有何指教?”
“妹妹客气!”佳人见她戴着面纱,微微一怔,随即同礼回敬,说道:“我只是好奇妹妹一个人在这里欣赏风景,不似其他姐妹簇堆闲聊。”
“我只是不喜热闹,一个人清净。”姜瑶静静说道。
“妹妹戴着面纱,可是……”佳人欲言又止。
“母亲娘家风俗,姐姐不必在意。”姜瑶笑了笑,见佳人并未追问,立刻转移话题,“看姐姐装扮,可是哪位尚书府千金?敢问如何称呼?”
“我单字名‘岚’,小字‘萱嬅’,家父是尚礼司尚书裴锦晔。”裴小姐说道。
“原来是裴尚书千金,怪不得如此端庄。”姜瑶就觉得此女温柔、端庄,原来出自尚礼司,随即说道,“妹妹名‘瑶’,小字‘念卿’,官姓‘姜’。”
“如此说来,妹妹是姜丞相贵女,失敬失敬!”裴岚又行了相见礼,姜瑶连忙扶住,可不能再没完没了的行礼了。
于是乎,两位姑娘闲话家常起来。裴岚出生于康德元年腊月十七,比姜瑶年长一月,这声“姐姐”还真叫对了。
“妹妹可看见那处欢声笑语的姑娘?”裴岚指了指不远处人堆里笑的最开心的女子。
她身着枚红色锦缎腊梅初雪图纹礼服,头戴翡翠堂燕展翅金流苏,姜瑶琢磨这身装扮应该来自从一品大司马或大司命府。未曾听闻司神宫普增府有适龄女眷,那这位应该是大司马将军尉迟俊的亲眷。
“想必是尉迟小姐吧。”姜瑶猜测。
“恩,她是尉迟俊的妹妹尉迟墨兰。”裴岚微微说道。“素问尉迟将军豪爽非凡,他的妹妹竟也这般呢。”
“女子不一定非要温文尔雅,帝君的昭和帝姬不就是一位女将军吗?听闻先帝在时,她便以女子之身镇守南境,后来下嫁南越王勾宸,也是一般佳话呢!”
昭和帝姬是帝君长公主,名唤姬雪,字琉璎,姜瑶从小就听这位传奇帝姬的戏文,被她的巾帼之美深深吸引,听闻她十五岁便能马驰骋,如今已经三十六岁了。
见她说的眼神直放光,裴岚不禁觉得好笑。二人又闲话一番,直到听闻杨玉正言“帝君驾到!”
众女眷立刻回到各自坐席旁,俯身行跪拜大礼,姬源身着赤黑色飞龙在天图纹朝服,头戴同色流苏朝冠,其他众人跟在姬源身后,各自入席,跪拜行礼。
稳坐在龙椅,姬源示意起身,落座。
“礼乐起!”杨玉挥动拂尘,宫廷歌舞随即开始。
尚宫司司乐馆的舞姬们一舞惊为天人,廊钟敲击,丝竹吹奏,尽显神圣、典雅。
舞曲行至中段,一阵悠扬琴声突然响起,正是出自七弦古琴——铜雀。
怀音哥哥!
姜瑶听出这是慕容狄的琴音,不禁扭头张望,透过屏风缝,果然得见慕容狄一席白衣,曲座在高地入口,埋头抚琴。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①
慕容狄一曲《凤求凰》,曲声悠扬,词间凄凉,众舞姬闻声变换舞姿,露显悲伤之态。众人皆被他超凡琴艺吸引,姜瑶却听出淡淡忧伤。
“此曲只应天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神乐公子果然名不虚传!”曲闭,姬源拍手叫绝,转念又皱起眉头,说道:“只是……朕请公子来是助兴的,这一曲竟弹奏的悲伤,非朕之意啊!如此良辰美景,可否烦请公子另奏助兴?”
慕容狄获意,拨动琴弦,一曲《高山流水》缓缓而出,尽显“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意境。
“神乐公子好技艺,本宫母家境内狐岐山皆是顽石,听公子一曲,心中竟能生出青山碧水,百紫千红景致,妙哉!”
说话的是来自青丘的端慧夫人,隔着屏风,众人未见夫人真容。传闻青丘女子性格活泼张扬,端慧夫人声音轻快,言语讨喜,看来是应了坊间传言。
①引用自司马相如《凤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