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从河东郡来时,他还带来了数千骑兵,今去洛阳领罪,这支部队他却是带不走了,只能留下来交给刘应。
趁此别人还有机会建功立业。
他这支骑兵的将领多是他凉州的老乡,有一些老兵是在他从张奂征讨并州时就追随他的,还有一些是他在任西域戊己校尉时跟随他的,可谓铁杆亲信。
也可能正是因此,他很大方的就把部队交给了刘应。
自己现在待罪之身,阶下囚啊。
“常言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君虽失利于广宗,小挫而已,皆是宦贼谗言,蛊惑陛下。此去京师,纵抵罪去官,以君之武功,想来很快就能复起,如同卢公一般。”
刘应认真的安稳他一句。
在凉州军众人眼里,这位汉威侯还重情重义,对他们老大那么好。
着实令人感动。
“唉,我不担忧获罪,汉威侯,我只担忧这广宗城内的贼兵啊!汉威侯威震天下,自出并州以来,入扬州,破南阳,并州军于冀州大捷,连平数郡,凯歌频传,此固是因汉威侯神武,我所不及,汉威侯在此黄巾覆灭只是迟早之事。可是朝堂有变,就怕阉贼为非作歹……”
董卓对他提醒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董君良言,应谨记在心。”
刘应说道。
“郡太守贾诩,战功赫赫,听闻乃我凉州人,一直无缘得见,他是汉威侯麾下?”董卓好奇问道。
刘应点点头。
贾诩早躲起来了,他不想见凉州人,尤其这帮凉州集团。
自己回不去了,还需要避嫌。
心里很清楚有朝一日也有可能要对凉州老乡下手了,所以更不想见他们了。
对家乡人只表示抱歉。
“我边陲之人,一直受到朝中欺凌,竟不知凉州还有如此高才,当为国梁。”董卓一时感慨。“他能够建功立业,恐怕也是倚仗汉威侯相助吧。”
董卓年少行侠仗义,在地方小有名气。
延熹九年正式入军,出任张奂的军司马,就好比如今的朱隽提拔孙坚一般。
张奂可是凉州三明之一,和段熲和皇甫规齐名。
自己打拼多年才混一个河东太守,却比不了贾诩,他跟对了人,只是短短几年,曾兵击弹汗山斩杀单于,曾收复失地治理并州,现今又镇压黄巾立功。
封侯有望!
而董卓军龄快二十年了,还指望能够斩杀张角立功封侯的,今日竟然成了带罪之身。
不是自己太菜了。
汉威侯,真厉害啊。
和他生在同一个时代,真是令人绝望啊。
“时辰不早,我也该走了,现在就趁着清晨凉爽好多赶些路吧。”
董卓麾下的诸将此时都跟在他的身后,他把董旻、牛辅、胡轸几人召来。
认真托付给刘应。
“我走之后,尔等需谨守军令,听从汉威侯调遣。”董旻等人连忙点头应诺。
这几人是董卓亲信里的亲信,心腹中的心腹,向来是最得董卓信用的。
刘应撬不走,也看不。
这次真要走了,他待遇比卢植好一点,不用装囚车,带了几个亲卫和自己义子骑马回去。
来时千乘万骑,去时从骑寥寥。
刘应立在后面,慷慨而歌:
“旧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凉州军暗自抹泪。
董卓也顿觉凄凉,老泪纵横,冀州成了自己永远难以忘怀的伤痛。
贾诩曾在这片大地冉冉升起,汉威侯恐怕要终结乱象了吧,成就了冀州战事最后的辉煌。
这一切都和自己无关了。
送别之人,他们驻目了许久。
刘应是若有所思。
一道圣旨下来,董卓即老老实实地入京领罪,令人唏嘘。可是谁又能想到若干年后当他再次去洛阳城时,洛阳将因他而成废墟?
告别之后,刘应和凉州军几个商量了一下,该怎么样就还怎么样,一切照旧吧。
走了一个董卓,打仗还是要继续的,广宗能打就打,不能打也要围。
自己要回去打钜鹿了,我再不拿出点战绩恐怕皇帝还想把我撸掉。
隆冬已过,耳听的风声也悠扬,鸟鸣也动人,沿途风景秀丽。
四周的道路被收拾的干干净净,此地却是即将迎来战火。
钜鹿、常山、赵国一带临山多水,林木茂盛,钜鹿郡之得名便是由此而来。
鹿,林之大者也。
向西边远眺,隐可见苍山横亘。
这山便是八百里太行。
当初并州军便是绕太行山而来。
刘应已经集合了众多将领了,虽然没说什么,可是从卢植囚车入京、董卓领罪入京的事情,众人都隐隐嗅到了什么危机。
朝廷果然信不过,还有一群阉贼从中作梗。
同为从军之人,一时未免同仇敌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