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颓废的皇帝陛下,江湖里的往事。(1 / 1)易小易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养心殿内,皇帝看着李公公手指的方向,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好像一下子就被抽去了浑身的精气神似的,皇帝慢慢的走到往日批奏公文的地方,无力的瘫坐下来。

他抚摸着座下的檀木椅,这是先代皇帝传下来的古物。

许多年以前,现代皇帝也在这个位置上批改公文。

那时候,这个位置代表的是全国上下至高无上的权利。

可如今……

皇帝垂着头,思索良久,最终还是无奈的摆了摆手。

“随他去吧。”

“再没……理由了。”

皇帝面无表情的看向李公公:“出去吧,告诉他们…这次…朕,服了。”

李公公直愣愣的看着皇帝,他是宫里的老人,一步步见证了这个男人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儿童成长成成为生杀夺予的帝皇。

几十年来,他从未见过这个男人如此颓废的样子。

他可是皇帝!至高无上的皇帝!

李公公显得有些激动:“陛下!万万不可啊!”

他迎着皇帝跪下:“现在放弃……之前的努力不是都白费了吗?”

皇帝苦笑道:“朕也不想放弃……”

“那就不放弃!”

一个年轻的声音突兀的响起。

殿内众人惊讶的看向那粉雕玉琢的少年。

陈启同学迎着众人的目光,巍然不动,作为一个21世纪的有志青年,他早已做好了随时穿越,为祖国小说事业添砖加瓦的准备。

在短暂的疼痛,一小会儿的懵逼,以及因为原主这花里胡哨的字而导致的三两秒的尴尬后。

我陈富贵,又行了!

都闪开,我要开始装逼了!

陈启表情严肃,拱手道:“父王可要看孩儿再死一回?”

这边,皇帝陛下还没有什么反应,太子第一个不高兴了。

陈龙昊皱起了眉头:“什么死不死的?二弟不要说这种晦气的话。”

陈启歉意的朝老哥笑了笑,正色道:“父皇怕不是忘了‘明珠案’的前车之鉴了。”

皇帝陷入了沉思。

陈启思索了一下,继续说道:“这案子是儿臣负责查的,儿臣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认识到江湖的强大,武州的狼子野心。”

皇帝瞳孔紧缩。

武州,这是多代皇帝心里抹不掉的痛。

故事要从四代皇帝陈乐善说起。

在经历了前期的原始扩张后,当四代皇帝接手这个帝国时,大炎帝国已经是整个板块上最强大,最不可战胜的帝国了。

在这个有真气,能修炼,甚至传闻有仙的世界,拥有20万武者大军的大炎帝国便是大陆上当之无愧的主宰。

但随着陈乐善统治的继续,问题,出现了。

帝国太过强大,而对手又太过弱小,20万武者军队的军费支出让朝廷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陈乐善当机立断,裁军18万,只留两万拱卫王庭。

在个人武力悬殊的当时,留下两万最强的已经绰绰有余,军费危机也随之而解。

但,陈乐善还是小瞧了命运的无常。

一开始还没出什么大乱子,但渐渐的,随着军中高端武力的不断老去,帝国的武者军队开始出现断层的状况。

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断层了再培养新一代不就行了吗?

可屋漏偏逢连夜雨,卡着这最尴尬的时期,突如其来的,一场边境战争,打响了。

起因是,西部的蛮族部落不满大炎帝国对他们的压迫,跳反了。

他们也不愧于蛮族的称号,一言不合就压了全族的战力莽了上来。

还拉上了北边也被欺负的很惨的夷族兄弟。

最后的结局是,大炎帝国剩下的武者军队,虚了。

直到现在都没缓过神来。

与此同时的,那18万的低级武者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拥有不俗武力的他们,很轻易地便在社会上立了足,经过一代代的发展,推陈出新,他们的武力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大炎国,广义的江湖是人情世故。而狭义的江湖,大概便是这18万武者们衍生出来的恩怨情仇了吧。

……

军人刻在血液里的特征就是抱团,之后的故事里,在一名旧日军官后代的领导下,武者们占据了“吴州”为根据地,谋求自治。

扛住了初期的压力,几代后,世人便渐渐只知有“武州”而不知有“吴州”了。

再之后,“武州”一年出了好几个频有魄力,有才干的领导者,多年的发展下来,居然反而开始插手朝廷势力。

尤其是近年来,武州对朝廷的渗透越来越深。

最离谱的,这届内阁首辅,就是武州明目张胆推出来的代言人。

而且,在一番纠结后,皇帝陛下,灰溜溜的认了下来。

用以换取他们在另外一些方面的妥协。

所以说武夫动起脑子来也是很可怕的。

看起来浓眉大眼的,一个比一个坏!

当然了,皇帝陛下也并不是坐以待毙的性子,明里暗里也派了很多人去武州搞事情。

最近的一次,地方上贡的夜明珠被盗,皇帝陛下大发雷霆,下令彻查天下。

“武州”,既未谋反,当然也就算天下的一部分。

原主,便是被皇帝派去借以“明珠案”为由头探察武州势力。

这本来是大家互相试探,互相恶心过程中的一件小事,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

皇帝陛下也打心眼里就没有想过有出世的可能。

毕竟他这些年励精图治,大家也都是看在眼里的的,要不是江湖势力插手朝廷实在太深,早就找个机会干他娘的了。

堂堂皇子,如果真的在对面的地盘上出了事,不就是送上门的借口吗?

所以皇帝陛下定下这个计划的时候还是特别狂妄的。

大概心理如下:

“哈哈哈,你打我呀,不敢了吧?来咬我呀,来咬我呀,快来咬我呀,我把我儿子送到你地盘上,你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得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可以说是很得瑟了。

当然,这也没啥好奇怪的,皇帝的反应和计划确实都不错。

就连江湖那边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发出话来“扫榻以待”,准备捏着鼻子认下这件事的。

……

不过,

还是那句话,

所有人都小瞧了命运的无常。

大炎国合法继承人之一,二皇子殿下陈启。

死在了江湖中一个平平无奇的雨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