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 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再钻进棺材里(1 / 1)易小易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睡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

当然不是钻棺材啦,要先吃早饭的啦。

不过,吃早饭之前还得先充当一下人肉快递。

一阵飞檐走壁之后,陈启又来到了熟悉的养心殿。

皇帝和陈龙昊为了演戏演全套,一宿都没出去。

他们起的早,已经在此处等候多时了。

“哈罗哈罗。”陈启打着谁也听不懂的招呼。

“这是哪国的习俗?”陈龙昊黑着眼圈好奇地问了一句。

“emmm……夷族的。”

陈启随口胡扯。

“父皇,用膳了吗?”陈启看向高堂之上的皇帝陛下。

皇帝不愧是皇帝,依旧精神铄烁,和一旁黑眼圈的太子殿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没呢。”皇帝陛下温和的笑道:“要远行了,一起吃过饭再走吧。”

陈启心里突然觉得有些怪怪的,他还从来没有和“家人”一起吃过饭。

……

早餐并不丰富,一人一碗面条,还是素面。

李公公好像也已经从小还生死的现实中缓过神,来在一旁笑眯眯的解释道:“二皇子陛下还在丧期。”

“呵呵。”

陈启皮笑肉不笑,咕咚咕咚的就把面汤喝了个干净。

……

吃饱喝足,陈启躬身行礼,向父皇道别。

“儿臣去了。”陈启沉声说道。

皇帝看着眼前相貌堂堂,已经慢慢长大成人的小儿子,点了点头,保持着一个皇帝的高冷。

陈启起身,摸了摸腰间的锦囊。

这是吃饭时李公公交给他的,有一些应急的银票,和证明伪装身份的令牌,以及一些行走江湖常用的小玩意。

他转身,扒着棺材的边要翻过去。

皇帝突然开口道,

“一路平安。”

陈启惊讶的转头看向父皇,这个帝国的皇帝此时已经转过身去,双手后背,只留下一个高傲的后脑勺。

陈启笑了笑:“是,父皇。”

他翻身躺进棺材,闭上了眼睛。

黑衣老人不在,李公公和太子扶持着把棺材板给盖上了。

……

陈启只觉得这棺材怎么睡怎么不舒服,翻来覆去的调整了一下姿势。

可还没调整好,只觉得四周一晃,棺材便开始移动。

陈启也不去研究怎么睡棺材更舒服了,棺材里有人在动,外头是察觉的到的,他便安安静静的躺着,想着一些自己的事。

先是捋了一遍计划,发现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后,陈启开始思考一个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细节。

“我是咋死的呢?”

陈启一脸懵逼。

他脑海里并没有关于自己死法的任何记载。

脑中的记忆在某个时间点仿佛就突然断层了一般,再之后便是死亡前的歇斯底里。

所以昨天太子问他时,他才会突然愣了一下。

因为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好像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伤势!

陈启在吃饭时也旁敲侧击的问过了李公公,发现原主被送回来时,身上是没有伤的。

仵作也没有找到任何中毒之类的证据。

“还魂村……”

陈启喃喃道,这是原主死前去的最后一个地方。

“得找个机会……不对啊!”

陈启突然惊醒,这关我屁事?

解决完江湖的问题,让自己成为一个无忧无虑的富二代,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至于什么还魂村?

什么原主死亡的真相?

惹不起,惹不起。

这么危险的地方,最好是一辈子也不要去了。

陈启暗自点头,为自己的机智竖起了大拇指。

是的,陈启同学从来就没有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豪情壮志。

他所做的一切,换算成通俗易懂的话来讲。

先努力,后享受。

把江湖的问题解决了,然后当一个快乐的狗大户,仅此而已。

换句话说,如果的他穿越的是王朝初期的话,他可能就选择混吃等死了。

……

暗无天日的环境下,仿佛没有时间的概念,不知不觉的,陈启眯了过去。

再醒来时,是一缕阳光照射在他的脸上,把他活活晃醒的。

“……”

陈启眼皮微微张开,就看见一个苍老且巴巴赖赖的老脸映入眼帘。

卧槽!

陈启吓了一跳,但又及时的反应了过来,双眼微闭,一动不动。

索性他一开始睁眼的动作不大,礼部大臣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这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按着礼制走完了流程后就由几名小厮扶着下台了。

接下来就是一大长串的官方讲话。

皇帝陛下,大炎国太子陈龙昊同学,各部尚书,侍郎,甚至连首辅王思皓也走上台来,表达了一下对这次战争的祝愿。

然后,八个力士上前,四平八稳的把棺材封好,扛着上路了。

哀乐,纸花,开路,小随,整个葬礼还是办的颇为风光的。

礼部尚书走到皇帝的帐内,微微躬身。

他年纪很大了,被皇帝特许有不行礼的资格。

“皇上。”尚书说到:“这,不合规矩。”

皇帝点了点头:“事急从权。”

他又微笑着看向老人:“一晚上的时间能弄得这么好,麻烦爱卿了。”

老人摇了摇头,看向渐渐走远的队伍,突然说道:“微臣年纪大了,想告老还乡,希望皇上允许。”

皇上惊讶地看向老人:“何致此乎?”

他小声说道:“爱卿如果觉得朕坏了规矩的话,朕道歉就是了,可是战事紧急,也望爱卿见谅。”

尚书摇了摇头,浑浊的老眼里满是疲惫:“微臣是真的老了,想回老家过一过儿孙绕膝,乐享天伦的生活。”

皇帝皱起眉头。

尚书老家武州,和首辅那个二五仔不一样,是兢兢业业的多朝元老。

多年来,都是作为朝廷善待武州人士的标杆的。

战争伊始,尚书就退位,说出去实在不好听。

毕竟我大炎帝国打击的是武林,又不是武州。

这其中区别是很大的。

老尚书似乎看出了皇帝的为难,轻声道:“微臣有一个侄子,对礼法方面也颇为熟悉,可以一用。”

皇帝点了点头,勉强的同意了老尚书的意见。

他走到尚书跟前,认真的作了一个揖。

“这……”

老尚书有点慌乱:“不合理法,使不得。”

皇帝认认真真的说道:“尚书为我大炎国鞠躬尽瘁多年,值得这一拜。”

他看向老人:“尚书的退位,功德圆满,就按最高的礼制来办,这次时间充足,尚书不要推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