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4章 新政顺利实施(1 / 1)陪太子读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前三天发行新货币的圆满结束,建业城的百姓们又恢复了往日平静的生活,只是如果注意观察的话,街道,商铺内,酒楼里,丹药店购物的人们使用的货币大多都从银子,换成了朝廷新发行的银票。

而且从建业城各个老板掌柜收朝廷银票时那种笑容满面的态度,就知道朝廷的这种可以存在银行有利息的货币是多么的受欢迎。

随着九折认购朝廷新放行货币的结束,银行进入常态化的全额认购银票的阶段,开始两天因为前三天兑换银票的人都差不多都换了,而且觉得没有九折认购有些失落。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市面朝廷发行的银票受欢迎程度不降反升。

而一些觉得银票非常方便的商人,也将朝廷的银票带着向玄武国其他地方流通开来。

而随着新货币向全国扩散,建业城日常交易的银票就少了许多,于是新一轮兑换朝廷银票的热潮又在建业了城中刮起。

而随着中央银行在玄武国各个郡县的分行陆续开业,各地也开始出现认购朝廷银票的火爆场面。

同建业城不同的是,其他地方开展的九折认购银票的活动只有一天,而各地开始认购银票的时间又不同。

于是就出现了拉着银子到处跑,争相到处九折认购银票的流窜商人。

当然有这种实力到处拉着大量银子跑的,都是实力比较强的富商。

在九折认购银票的活动中尝到甜头后,这些商人像闻到腥味的猫,在玄武国各地都活跃着兑换银票的富商人影。

皇帝沈灵汐才不管这些,对于九折认购银票这种好事,沈灵汐觉得这个应该算是这个特定的货币改革,为这个国家提供的一次发财机遇吧!

最后在得到的消息中,沈灵汐甚至查出一些头脑特别敏感的人,又胆子非常大的人,一些投机倒把的事情出现。

他们多数采用的套利办法就是借银子,然后在九折认购银票的当天,尽可能多的将借来的银子换成朝廷的银票。

然后再去商店买丝绸,买粮食,总之一些容易脱手的物品,然后再卖成银子,再次去银行九折认购银票。

这样的一个轮回就变成了空手套白狼的把戏,哪怕借银子的利息比较高,几个回合下来这些投机倒把的人还是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从建业城前三天那种汹涌的购买力来讲,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方式是完全可行的。

沈灵汐就查出一个本来就开绸缎铺的小商人,他知道朝廷会前三天九折认购朝廷发行的银票以后,就连夜向几个处于观望状态的富商借银子。

用自己家绸缎铺做抵押,然后借来一万两的银子,然后又去自己家绸缎批发的商人那里,预先订购了两万多两银子的绸缎,当然只先交了一千两的定金。

然后这家伙就连夜拿着自己手里全部的银子,还有借来的一万两银子,差不多两万两银子的样子,跑去银行连夜排队。

等到建业城分行第一天开业,这个绸缎商就立刻九折认购了两万两千多两的银票出来。

接着拿着这笔钱这个家伙,就马不停蹄的跑去批发绸缎的商人那里,付款提货,然后拉着两万两千多两的绸缎跑回自己铺子里贩卖。

为了尽快将手里的绸缎脱手,本来就有大量顾客拿着银票来买绸缎,这个商人不但不涨价,还以比平时略低一点的价格往外狂卖绸缎。

接着手里的两万两千多两绸缎又变成了朝廷银票,然后又拿着朝廷银票去抵押给富商,换来银子继续以的步骤。

当然富商不会同意他在前三天的时候用九折的价格给他兑换成银子,只会同意用八折的价格抵押这些银票,然后换成银子给他。

尽管如此,这个绸缎商人就用这一招借鸡生蛋的方法,还是在前三天将借来的那一万两银子,硬是翻成了两万多两。

不过这个绸缎小商人这三天也累成了狗,银行,绸缎批发商,高利贷富商,三个地方来回跑。

不过三天以后这个绸缎商人还了富商的银子,还为自己挣了一万多两回来。

看了下面监督发行货币人员报告来的这个消息,沈灵汐只是觉得有些搞笑,看来每个地方都不缺对经济特别敏锐的人。

一般人或许只看到九折认购银票的那一层利润,而且这个绸缎商人却看到了家产直接翻倍的机遇,这个不得不让沈灵汐都有些佩服。

而对下面调查这次货币发行的官员,建议对这个绸缎商人罚款,甚至将这个绸缎商抓起来关进监狱的建议。

作为皇帝的沈灵汐只是一笑而过,人家一没偷,二没抢,靠着自己的眼光和超强的行动力,好不容易赚来的一万多两银子,这个沈灵汐觉得应该算是合法收入吧!

至于好像这一万多两确实是赚的朝廷的钱,这个沈灵汐觉得人家有本事撸朝廷羊毛,这个也是人家的本事。

所以沈灵汐看到这个消息没有愤怒,甚至还有些欣喜,甚至对这个敏感的绸缎商人多了几分兴趣。

不过这种投机倒把的事情,沈灵汐还是不打算鼓励的,所以就将这份报告丢到了一边,就当没有这回事一般。

接下来的日子玄武国全国各地的银票发行都非常顺利的完成了,随着全国九折认购银票的好事结束,整个国家因为这场认购朝廷银票的热潮才渐渐退去。

现在沈灵汐国库里有大量的银子,初步估计至少在八千万两银子下,管理国库的陈总管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看着堆成好几座小山一样高的银山,虽然内心激动,但是已经没有那种怦然心动过速的感觉了。

而现在沈灵汐哪怕国库银子多得堆不下,但是沈灵汐却不打算用哪怕一两银子,在沈灵汐看来这些银子就是发行出去的银票的储备金。

也是支撑这些流通银票价值的基石,所以既然可以用印制的银票来购买朝廷需要的一切,那根本就没有必要用国库的银子来使用。

于是沈灵汐下了国库银子只准进,不准出的奇怪旨意。

让管理国库的陈总管又是一愣,还以为沈灵汐就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守财奴皇帝。

不过储备金这种概念沈灵汐是没有耐心给那个陈总管解释的,所以也不管陈总管怎么看,反正朝廷从现在开始,每一项支出收入都必须是朝廷发行的银票。

除了银行可以兑换银子存入国库,沈灵汐这个皇帝居然不允许朝廷收税用银子结算,必须用朝廷发行的银票结算,这一点让以为皇帝是想捞够天下银子的官员看不透。

其实沈灵汐这招也很有必要,总不能皇帝让老百姓把朝廷发行的银票当成钱,而你朝廷却不把银票当成钱。

那过不了多久后知后觉的百姓就不会信任朝廷发行的银票了,哪怕银票有利息收入。

所以朝廷不管从支出还是收入,以后都必须是银票,这一点几乎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于是在皇帝沈灵汐公布这个决定以后,第二个月开始朝廷的官员,还有军队的士兵,他们拿到的俸禄,军饷就都成了朝廷发行的银票。

这个让所有人一阵发呆的同时,当然他们拿着银票顺利的买到平时的生活物品以后,也就接受了这种发放俸禄军饷的事情。

现在新货币彻底走了正轨,沈灵汐就要开始大展拳脚了,首先建业城商业街的拆迁活动因为银票到位,所以整个工程进展神速。

一个月拆迁搬离,然后接着将百姓迁往官驿居住,接着安置拆迁百姓的新房就开始破土动工。

而移除了商业街土块的旧房子后,商业街的打造工程也热火朝天的开始进行起来。

兵部开出来前所未有的军饷,向全国征召士兵,当然军饷都是银票,不过已经认同银票的百姓,看到当兵的待遇有所提高,于是报名的积极性也异常旺盛。

而沈灵汐规划出来,在建业城以东的地方,靠近港口码头的地方,建一座新经济商业特区的规划,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随着朝廷货币的解决,可以说沈灵汐这个新皇帝登基以后,每一个新政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整个玄武国也在这种下一心热火朝天的气氛中,渐渐恢复往日的繁荣。

玄武国这里全国下热闹非凡,经商的商人是感觉最明显的一群人,他们从凤国,虎国贩运来的货物,原本打算运到玄武国都城建业城销售的,走到半路就销售一空。

然后看到玄武国商业气氛似乎更一层楼后,原来保守的商人也变得积极起来。

于是多于往常数倍的货物资源,就这么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玄武国各个郡县。

而沈灵汐要求尽快举行的第一届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考试,也在资金到位以后,快速向全国铺开。

凤国暗卫,主要针对玄武国的张天德长老,早就找可靠的手下盯着这场科举考试了。

于是玄武国各地的科举考试初选报名刚开始,就有大量潜伏在玄武国的凤国暗卫踊跃报名。

他们多数都是潜伏在玄武国多年的,从身份早就融入了玄武国的各个行业阶级。

于是什么贩夫走卒,商人地主各色人等纷纷登场,把科举考试的报名处挤得水泄不通。

当然除了凤国暗卫潜伏人员,其实玄武国的普通百姓才是这场科举考试报名的主要力量。

因为皇帝沈灵汐要求科举考试公平公正公开,所以只要是玄武国的百姓就可以报名参加。

而对于以往那种做官需要看出身,看血统,看背景,甚至找靠山的情况,这一次新开的科举都是明令禁止的。

于是玄武国底层的百姓也为这条能够直通层社会的阶梯反应热烈,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标语很快在街头巷尾传播开来。

被贵族以及官员压迫太久的普通百姓们,为皇帝这场公平公正的科举考试而沸腾。

一些觉得有一些才华,或者有些潜力的,都去科举初选踊跃报名了。

沈灵汐这场科举考试比较奇特,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沈灵汐也不打算考什么道德文章来评判成绩。

沈灵汐觉得术业有专攻,武将的官职当然就得修为武功兵法厉害一点才行,而治理国家的文官,则需要考察管理能力,还有对时政的见解改革适应办法等,而工部官员好像必须要专业对口,建房子的管建房子,炼丹的管理炼丹的,总之需要专业对口。

于是这场科举就变得有些复杂,不过总有一款是适合你的。

通过把能够通过科举考取的官职类型区分了一下,沈灵汐觉得自己能够得到的人才肯定就是这些行业里最好的一群人才,毕竟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沈灵汐觉得考得细点就细点,能够选出对应的人才就行。

加沈灵汐知道凤国暗卫其实能够派来潜伏在玄武国各个行业的,肯定都是这个行业杰出的人,至少也是有能力不会被看出什么破绽的。

所以这些凤国暗卫的潜伏人员实际的能力都是很强的,而科举考试分得越细,实际对凤国暗卫的人员就越是有利。

这个就无形之中让沈灵汐给了凤国暗卫人员一个做官的方便之门,而且其他的参加科举考试的百姓还不会有什么怨言,谁叫你技不如人呢!

随着玄武国全国各地初选报名的结束,一个粗步的数据就出现在皇帝沈灵汐的案头。

沈灵汐拿起来一看,也吓了一跳,初步统计,玄武国初选报名的人员尽然高得五十多万人,真是好像是全民参与的节奏啊!

试想一下这五十多万报名的人,基本都是每家每户未的主要劳动力,也是这些家庭未来的希望所在,所以说是全民参与这个一点都不为过。

不过看到这个数据,沈灵汐觉得吏部官员的压力很大啊,这次全国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最终被授予官职的,沈灵汐打算是一千人。

看看这个比例,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