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
太监李宪扯起尖细的嗓门高声道: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户部尚书张居正走出班列,持笏躬身道:
“微臣有事启奏。”
“准奏。”
“谢陛下!启奏陛下,工部的开支实在是太大了,国库中的存粮本为对辽作战而存。”
“昨天工部一次性奏请拿去三千万贯,微臣奏请陛下裁夺,如此花销,是否太过了。”
赵煦扫视工部尚书沈括,沈括立马走出班列,躬身道:
“陛下,工部开销全部用到实处。”
“如果不加大开销,恐无法实现陛下的旨意,精铁的锻造、煤炭的运输、工匠的大规模增加都需要钱”
“还有火器营的进一步扩建,和水师舰船的打造。”
张居正和沈括各自说的都是实情,要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是很费钱的。
工部扩大火器营,建造舰船,招募工匠,运输煤炭铁矿石都是需要很多的钱。
三千万贯,也只是初步的支出。
如果要打造一支大宋炮兵军队和大宋水师,估计一年一亿贯也未必够花。
但是赵煦觉得这样非常值得,胜利的收获将会远远超过投入。
赵煦缓缓道:
“三千万贯,能够换来兵强马壮,非常值得。”
“张居正,你不要把国库那些钱看的太重。”
“钱只有花了才是钱,不然就是一堆废物。”
“陛下,五百万贯只是初步投入,如果一百门巨炮制造完成。”
“下一步将遵照陛下的旨意打造一支强大的水师,微臣估计需要三千万贯。”沈括道。
张居正瞬间脸都白了,三千万贯,那么加起来就是三千五百千万贯!
难道下半年的官员俸禄都不发了吗?
这个沈括也实在太离谱了。
张居正声音颤抖道:
“启奏陛下,沈括所奏,微臣万万办不到”
“我大宋户部一年的总收入去年才一亿贯多一点,工部开销一个部达到八九千万贯。
“如果如此,到时皇宫的用度,军队的开支,官员的俸禄都会发不出来。”
这样庞大的开支,内阁都难以接受,王安石走出班列,道:
“启奏陛下,张居正言之有理,工部的方案实在太不切实际,流于空想尔。”
赵煦微笑道:
“宰相和户部所奏均为事实,但是朕会为国库开源,市舶获利已非往年,农税之收也非往年。
“工部之事,乃千秋万代之事,绝不可荒废,江南,岭南丈量土地一事必须加快”
“市舶海航之利不许耽搁,尽快交易,民间商贾之税可加一成,朕估计如此,能获钱几千万贯。”
张居正启奏:
“陛下所言极是,微臣斗胆奏,不过微臣请陛下暂缓大型铁甲舰队建造,等来年再做,如今海并无强敌。”
沈括走出班列,义正辞严道:
“启奏陛下,三千五百万贯只是总额预算,并非一下子就要拿出来。”
“铁矿的冶炼技术已经非常娴熟,铁甲船的研造将会让我大宋在海横行。”
“海之获将会更丰,微臣力主尽快制造。”
闻言,赵煦赞许道:“准奏,此事今日就定下来。”
“先把朕的一百门大炮弄出来,再制造铁甲船。”
众臣见陛下态度坚决,不容商榷,纷纷赞同。
——
退朝后,内阁留下赵煦继续听国之大事。
王安石启奏道:“陛下,海有东瀛国遣使而来,已到京城,陛下可见否?”
东瀛国自唐朝时派了遣唐使,至五代十国时就已经和中原王朝断了联系。
此时的东瀛国已经摆脱了战国时代,进入了相对平缓的田中天皇。
朝廷之间虽然没有交流,民间却藕断丝连,东瀛人还有被铧夏男人岁过引以为荣的习俗。
据《清波杂志》记载:
“倭国一舟飘泊在宋境,一行凡二、三十人。倭国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曰‘度种’”。
度种,就是倭国人以和华夏人胶合而改善人种的考虑。
归根结底,东瀛人对华夏是膜拜的心态,但是东瀛人从来都是极端的,献媚不成,就会试图用武力来强制邀宠。
王安石启奏东瀛的田中天皇遣使来宋,其中必有缘由。
赵煦略一沉吟,道:“明天早朝,让东瀛使者觐见。”
“谨遵旨意……”王安石躬身一拜道。
——
次日朝堂。
“东瀛天煌使者大纯一郎参见大宋天子,万岁万岁万万岁!”
东瀛使者大纯一郎按照礼部规定的觐见天子礼仪,跪在集英殿之下。
身材瘦小的大纯一郎一头卷发,中分,头发已经花白相间。
他会汉语,还说的不差。
作为商人之家出身的大纯一郎,曾经随他父亲小泉大郎来过华夏多次。
并且家里面就有华夏的教师教他们学习汉字和汉话。
“平身吧。”
赵煦挥挥手。
“谢陛下!”
大纯一郎对整套礼仪非常熟悉,他是一个喜欢钻研的人。
“你们东瀛现在谁当天煌了?”赵煦问道。
“回禀陛下,是田中天煌陛下。”
大纯一郎恭敬道。
“现如今你们有多少人?”
“回禀陛下,有一百万户,约四百万人,九州岛,北海道不太清楚,那里也不是天煌陛下能够统领的。”
四百多万人,东瀛人数还是不少的嘛。
赵煦细细琢磨着,刚刚从战乱中合二为一的东瀛,恐怕又想来求封赏了。
“此次你们前来,你们的那个田中天煌想做什么?”赵煦问道。
“回禀陛下,天皇陛下遣在下来一是为了通商,二是为了求大宋天子册封天皇陛下为倭王,仿汉唐制。”
“此事你和礼部去说,内阁会给你答复的,下去吧。”
赵煦挥挥手,大纯一郎黯然退出,他觉得大宋天子的天威实在太强,问的话都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并且略带冰冷。
大纯一郎退出之后,王安石走出班列,启奏道:
“启奏陛下,倭人贪得无厌,市舶司的人和这些倭人打过很多年的交道,以臣之见,对倭人以及东瀛需淡漠处之,以防其悖逆。”
“启奏陛下,微臣和宰相大人的意见有所不同,微臣以为倭人虽然贪得无厌,但是我大宋和倭人的海贸易都是我大宋得利颇多。”
“微臣以为,无需淡漠,反而要热络商贸,以防止商机被见过抢夺。”
张居正走出班列,躬身道。
两个变法大将对倭人的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赵煦乐见如此的政辩。
和倭国同时来京城的还有吐蕃使者和回鹘使者。
吐蕃现在已经分裂为十二个所谓国家,其实就是一个个小部落。
其中势力最大的部落是逻些(拉萨)的朵扇部落,部落首领那噶自称承袭了松赞干布的血脉,布达宫有文成公主的塑像。
双十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11月11日到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