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大人们来了。”姚全的话,打断了正陷入深度回忆中的朱文奎。
放眼望去,廊桥上,胳膊上打着绷带的铁铉,正缓步走来。后面依次跟着廖平、王良、梁中节、王成四人。
众人也围着石桌坐定,于山殷勤地端上早已备好的茶水。
朱文奎看着脸色依然有点病态的铁铉,询问了伤情情况,得知无碍后,他长舒了一口气。
也不废话,便直接开始了今天的议题。
“关于谈判诸位有何章程?”朱文奎扫视众人。
这几天,他一直也在考虑这个问题,石桌上的文稿,就是他心中的大略计划。他主要还是要看看众人的想法、思路和态度。
实际上,最令人不放心的,还是大明文人的操守,孔孟之道讲究:“正名……述而不作……为而无所求,”关心的只是名分大义,做事的价值在于“做”,对于结果,则无欲无求。换而言之,放嘴炮可以,都很厉害,气势也非凡,可对于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则抱着听天由命的态度。这就是儒生们们共有的特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末史可法,道德学问顶呱呱,名族大义更没问题,也做到了‘死社稷,全大义’,他守扬州城时,口号喊的震天响,执行力半点全无,结果清军一日而破城。
而朱文奎要的是结果,要的是行动。过程和形式都服务于最终目标。
坐在朱文奎对面的铁铉,单手扶须,思索片刻,给出了建议。
“臣以为,首先要明确,我们要达成的目的标是什么?有何优势?朝鲜人会有何反应?”
朱文奎微微点了点头。
前世,由于老爸的公司有国际承包业务,谈判更是家常便饭。所以,他也恶补过相关知识,目前只是缺乏实践经验而已。铁铉的回答,还不够全面具体。
“我们占据济州岛不是目的,是手段,这里只能是前进的中转站,请诸位务必注意,我们目前的核心有三点:造船、资源和时间,一切都要围绕着这个核心。”朱文奎说的铿锵有力。
“前两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诸位肯定明了。我主要强调一下时间,来年七月必须出航,一切准备都要妥当,否则又要蹉跎一年。不要以为此地就是安全之所,朱棣的行事风格,是无法预料的,危险随时会降临。故而一切都要快。”
“谈判要以十日为限,要给朝鲜人明确传递出这个信息,超过了就没得谈了。”朱文奎挥手强调道,“我们的优势就是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是勇者,我们已无退路,一切瓶瓶罐罐都可以打碎。”
“朝鲜人肯定不允许我们长期占据济州岛,岛上的人口马匹,也是我们有力的武器。”
众人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谈判人员,由于朝鲜有四人,根据对等原则,以铁铉为主,廖平,王成,王良参加。角色定为上,大家商议的结果为,铁铉唱红脸,马成唱黑脸。
朱文奎当然不会参加会谈了,其原因有二。首先,按照惯例。明朝的官员的地位要高朝鲜国一等。朱文奎身为太子,对等的谈判对象只能是朝鲜王。其二,朱文奎的年龄太小,不合适出现在正式场合。
这时,王良又提出,如果朝鲜国有额外的非分之想,又该如果处置。比如,手榴弹、火枪、甚至……
“围绕着核心心问题,一切都可以谈,一切都可以交换易。”朱文奎坚定的说,“火枪,手榴弹也可!!”
马成“腾”地站起来,神色激动地表示反对。
“马师,这些都是初级玩意,给了就给了,别在意,更高级的燧发枪,火炮在等着我们。”
“什么是……燧发枪……火炮,很厉害吗?”众人议论纷纷。马成更是两眼放光。
“此问题,以后再议,还是先论谈判之事。”铁铉用独臂拍打着桌面。
关于谈判的策略,朱文奎想起了后世著名的‘囚徒困境’,他想用这个故事启发一下众人,做为这个时代顶级智商的那群人,肯定从中有所收获。
“这里有一个小故事,讲给大家听听。”朱文奎微微地笑着。
他的话激起了众人的兴趣,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话说,有两个歹人,作案后为差役所抓,分别在不同的牢房里接受审讯。差役知道两人有罪,但无实据。差役分别告知二人:若两人皆抵赖,各判一年;若两人皆招供,各判五年;若一人招供而另一人抵赖,招供者获释,抵赖者判十年。故而,故每人都有两种选择:招供或抵赖。”
“大家都说一说,有几种结果?”
“不管同伙选择什么,各人的最优选为“招供”,若一人抵赖、一人招供,招供者获释,抵赖者判十年;若二人皆招供各判五年;若两人皆抵赖,各判一年。”
铁铉不负他的智商,很快给出了答案。
“还有什么?”朱文奎面露神秘的笑容,看着众人。
廖平一拍脑门兴奋地叫道:“吾知了:其一,一人大益,一人大损;其二,二人皆受损;其三,二人皆为小损。可否?”
“没错!!,还有呢?”
“还有呀!......”人议论纷纷。
“廖兄,你没有猜出公子的本意。”铁铉起身来,扶须笑道,“前二者,无论如何选,两者之和皆十年,只有最后一种情形,两者之和为两年。若以此岛为牢,我们和朝方,不正是那二囚徒吗?......公子,这是告知我等明日的谈判策略呀!”
朱文奎赞叹道:“还是铁师高瞻远瞩。”
“谬赞,谬赞。”
“对!就是这个意思。其一,赢者通吃,双方很难达成共识;其二,两败俱伤,为下策;其三,合作双赢,就是我等的最优方案。”
“我还有一个想法,明日谈判,我们分为三步。先要提出我们的条件,不妨高一点。然后再适当作为让步,寻求双赢。最后,若朝鲜方面有困难,我们还可以伸出援手。”
“诺!谨遵公子教诲。”
众人纷纷起身,应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