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怨憎会(1 / 1)三颗花生米1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七)

深宫春日长。

小冯姑娘感到时光前所未有的慢且长。

因为恼和怯,不肯低头。青梅竹马,如今他做了皇帝,就再没有耐心开解她,与她谈天说地。

不能相见,一见气氛更不对。

不见,就生分了。越不见,越远。

常太后那里还去着,小心侍奉。太后问起,不愿意说两人嫌隙,敷衍着。

常太后:你也不要太骄傲了,他是帝王,难道要他求你不成。你低一点,他自然回转。

小冯姑娘不说话,手里的梳子在太后的头发里停了一下。

想不出来自己哪来那么大的气性。浚不见得哪里做得不好,真的是个勤政的皇帝,全心全力的操劳。

他的点点滴滴她都关注,当真是刮目相看。

日想夜想,渐渐得气平了些,就觉得自己占不住道理。

在心里劝自己,他全身都是天下百姓的,能拿出真心给自己,何况赤诚,已是莫大的珍贵,何必再为难他。

于是在慈宁宫的花园徘徊。

早晨常太后说了,今晚会请浚来用膳。

天刚黑,远远看见浚匆忙走来。小冯姑娘迎上去行礼。

小冯姑娘:有数月不曾见皇上了。

拓跋浚略感意外:确实前朝事多。如果不多忙些,心里总是空虚。

小冯姑娘:是,如果不多忙些,靠什么寄托呢。

拓跋浚:是啊,靠什么寄托呢。

小冯姑娘:那……

拓跋浚:太后等朕用晚膳,先走。

拓跋浚浚躲避似的离开。

(二十八)

小冯姑娘定在原地,从头到脚,雷鸣闪电。

一时间头晕目眩,心中着了火。

屏退宫人,大步的往桃花深处走。

桃枝钩破新裙衫,桃叶挂掉金宝钗,桃花封闭来时路。

无处寻路,月光止步。头顶光明,一轮明月静如水。

水灭天雷地火。

停了脚步,突然自嘲。

原是与他平等相处的知己,不知心底何时生出了儿女情愫,如今竟与其他妃嫔一样,锱铢必较的期待他的垂爱。

糊涂到把自己放在一个被轻视的位置。

夜晚,春风沉醉,她在桃花前站了半宿。

然后,在繁花静放的树下转过身,月空豁朗。

从此,小冯姑娘着意于关注朝政,留意国家大事,从小读来的史书让她有清楚的头脑和准确的判断。

了解拓跋浚每次出巡的行程和政治动向,暗赞他压制叛乱和权衡各方势力的手段,钻研他颁布的每一道法令。

生活的重心发生的转移,她的心思和他一样忙碌,不曾见面,却体会他的艰难和决心。

如此一来,两三年的时光竟也过的飞快。

直到听说李氏有孕,小冯姑娘一切如常,只是饭吃的越来越少,睡眠越来越浅。表面依然平静。

姑姑说,这是难免,你必须当皇后,是夫妻才是永久。

还是不能释怀,浚生命中得第一个孩子,不是她的。

她视为很珍重的事,他随随便便就办了。

暗暗发誓,要做他平等的无人能比的妻。

(二十九)

依照太祖立下的规矩,铸成金人者为后。

一方面信服世人,皇后本是天命注定,另一方面说明女子体智优良,能为皇家照顾后代。

多少次小冯姑娘在酷热的窑子里练习铸造,眼睛炙得睁不开,手臂被烫伤,汗水浸湿衣裙。

熔炉里的火和那夜心中的火是一样的,让她必须奋不顾身的朝前走。

同时着力于培养亲信,且在常太后和姑姑的帮助下联络朝臣,打通宫里各个关系环节。

不久,拓跋浚立李氏之子为太子,名弘。依祖制,为防母戚干政,立太子,杀其母。

常太后本就认定李氏来路不正,当下以太后的身份下令诛杀李氏。

浚虽不忍心,并无过多干涉。

常太后特意把太子弘抱来,对小冯姑娘:以后这孩子就由你抚养。你对他好,他只会认你一个母亲。将来你当上了皇后,抚养太子会增添你的殊荣。

小冯姑娘一夜无眠,这孩子那么小,抱起来跟面团儿似的软,怎么抱都不对,怕搁着他。软软的一团,脸埋在她脖子里吸。

怀抱着这么个小东西,感怀自己无有所出。

弘儿刚出生时,她喝多了酒,晚上抱着姑姑说:我若能为他生第一个孩子,性命何妨。

姑姑毫不留情的斥责:你傻呀,一旦你生下儿子立为太子,你就得死。守着他不比死了更好么。

女人的权利都是男人赐予的,当年我眼睁睁看着母家遭灭门之灾,下令的就是自己的丈夫,却是无能为力。

你记住,儿子比丈夫可靠,前提是你得活着,抚养太子。太子只会认你一个母亲,永远不会知道生母是谁。

(三十)

选后前一夜拓跋浚喝多了酒,在花园里拦下小冯姑娘:你想好了?

小冯姑娘伸手扶住站不稳的浚:事已至此。

拓跋浚:我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当上的这个皇帝。也期待,也害怕,半推半就,真的当了,没有回头路可走。可你也一定也要走这条路么。

小冯姑娘叹气:停不下来的,你不能,我也不能。

拓跋浚用力拥抱:皇后有皇后的重担,站得越高越孤单。当个无忧无虑的贵人不好么,我会一直陪着你护着你,我们还和以前一样。

小冯姑娘:你喝多了,回去吧。不想听你喝醉后跟我说话,你记性不好,说完就忘。

拓跋浚松开手,摇晃着走远:罢了,你不要后悔。

(三十一)

册选之日,几位候选嫔妃祭天拜神后开始铸金人。

技术娴熟的小冯姑娘在内侍官的帮助下,将铜水缓缓注入沙盘模具,经过冷却,屏住呼吸,沙盘打破,一个华丽丽的金人呈现众人眼前。

其他几位手忙脚乱的选手顿时泄气。

众望所归,十五岁小冯姑娘中头彩了。

这一中,中的就是皇后之位。

感觉皇帝在远远的注视着自己。不看他,是不服,也是不敢。

册封之日,大婚之夜。

红帔珠冠,红线绣凤,红烛闪耀,红颜娇羞。满眼的红,映照一个女子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

然而半夜拓跋浚才醉醺醺的来,斜倚在床头看她,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小冯姑娘生气,反过来俯身行礼:谢主隆恩。

拓跋浚:如你所愿。辛苦了,早些歇息吧。

小冯姑娘:歇息吧。

拓跋浚转身睡了。

小冯姑娘对镜慢慢抹掉妆:果然已经忘了昨日的醉话。

(三十二)

次日家宴。

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皇族亲戚们狂欢尽情狂欢。后半夜节奏慢了下来,男的扎堆喝酒吹牛,女的家常里短。

曹贵人哄孩子入睡,浚在旁边看着孩子。两人时不时对视而笑,看起来就是一对家常夫妻。

远处小冯姑娘端着杯独自坐着,一口一口的抿酒。烈酒火苗一样在身体里蹿,心里忍不住翻白眼。

很多场合需要帝皇共同出席。拓跋浚对小冯姑娘礼节性的关照与尊重,只是君臣,不像夫妻。

看着浚一本正经的样子,她想起历史上很多皇帝对皇后,只有尊重,没有恩爱,心里略微难过。

共事的时间多了,没有旁人的时候,两人就自然而然的讨论一些政事,以缓解尴尬。

讨论的场次多了,拓跋浚发现,小冯姑娘一点儿也没落下,还和过去一样,消息有耳目,思想有见地。

于是他们又开始像朋友一样交谈,并且小冯姑娘不再像小时候一言不合就踢屁股,颇有臣子对王上的尊重,这让拓跋浚十分高兴。

(三十三)

久不降雨,各地纷报旱情。

晚膳,拓跋浚对常侍文宝:世祖生前常对朕讲起,拓跋先祖远从兴安岭迁徙至平城,数百年历经困苦才有今日的安定。所以世祖征战一生功荣卓著,却食居节俭。而朕即位至今,无有作为以承祖先之德,是故天降大旱,百姓饥馑。告诉御膳房,以后朕的膳食再减一荤一素。

文宝:您的膳食本来就节俭,再减菜还怎么吃呀。

拓跋浚:食量是固定的,上再多的菜,吃进去呀的也只能是那么多。去传罢。

文宝:后晌听御膳房说皇后娘娘也传话减膳,从今日午膳开始,戒斋三日。

拓跋浚大口吃饭:一会儿吃完朕去看皇后。

(三十四)

三日后,帝后亲自登坛求雨。

傍晚,澎雨大降。把连日来的压抑冲刷没了,各宫都喜洋洋的进进出出,把盆瓮碗盏拿到院子里接雨水。

小冯姑娘见雨下得不停,早已欢喜的坐不住。

刚出门,浚冒雨迎面前来。

拓跋浚十分兴奋:走,看雨去。穿的这么单薄,让他们把披风带上,别着凉了。

山顶桃花亭。雨下得天都红了。皇宫笼罩在赤色氤氲中。两人并肩而立,,心下喜悦。

曾经的隔阂已不必言说。此刻他们默契,亲切,在大雨中感受失而复得的情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