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中秋(1 / 1)执璃挽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陵的夏季像火炉一般闷热,云清之与几位书令核对完即将发往三合县的物资后已是满头大汗,正要回房打水洗脸却撇见赵徵正坐在自己门廊下悠闲的吃西瓜,没好气道:“你挺悠哉啊!”

“此行我任务已完成自然是悠哉!”赵徵捧着西瓜咬的汁水四溅。

“吃没吃相!”云清之翻了个白眼。

“吃西瓜还需要怎样好看?这是在边塞,你当是在京城吃西瓜还用冰块镇么?”赵徵说着从身后拿出一个食盒,“你给我吃个好看的吃相出来啊!”

云清之接过食盒打开里面是几瓣切好的西瓜,青皮红瓤,鲜艳欲滴,拾一块掰成两小瓣,一口咬下去是甘甜的脆沙瓤。

“好吃!”云清之不由得赞道。

赵徵瞧云清之吃的欢畅唇角含笑,道:“也不见你的吃相好看到哪里去!”

“哼!”云清之咬了一大口西瓜满不在乎的扮了个鬼脸。

两人吃着西瓜说说笑笑,一路行来两人虽初有嫌隙但自盘龙岭一番畅谈后两人均对对方印象大有改观更兼有引为知己之意。说笑间不觉又谈到南境之事,赵徵忽然正色道:“我明天就要去剑阁关了,折冲府已经传信来了。”

云清之顿了顿,说道:“此去一别便不知何时再见了,唯盼你平安无虞将来再把酒言叙。”

赵徵瞧云清之神色不佳,朗声道:“放心!剑阁离巴陵不算远有机会我们还是能见的。再过几个月等柑橘熟了我托人给你送些柑橘来,那的柑橘可好吃了你一定喜欢。”

云清之凝视着赵徵神色微恸,轻声道:“多谢。”

“纪叔叔那里我打过招呼了他会照顾好你的,还有钱多多,我和他以前在一个军营里呆过他人很好又热心,你要是遇上什么事找他就可以了。”

面对赵徵真诚关切的眼睛云清之眼眶泛红,道:“已经很久没有人待我这样好了,赵大哥谢谢你。”

“哎哟,可别哭出来了!大男人哭哭啼啼的叫人瞧见了可不好看!”

云清之被赵徵的话逗笑了,拱手道:“那咱们山水有相逢!”

赵徵拱手回礼,笑道:“一定!”赵徵念他比自己年岁小又孤身一人在外,而自己是家中独子亦无兄长姊妹便把他当成幼弟一般关照对其又多番叮嘱。

城外马蹄飒踏尘土飞扬赵徵一行逐渐消失在视野中,云清之看着远方已经消失的队伍幽幽叹了口气。纪攸拍了拍云清之的肩膀打断了他的思绪,道:“云令史不必太难受,阿徵既然和我说了我一定会照顾好你。”

“有劳都尉费心了。”

时光荏苒,云清之在折冲府驻守已有月余,因赵徵的关系钱多多对云清之也非常关照,其为人活泼与云清之又是差不多的年岁一来二去两人倒成了好友。云清之文采斐然又有不少士兵们都爱寻他帮着读写家书,加之又有着纪攸与钱多多的关照短短一月间云清之已将折冲府上下关系打点的非常妥帖。

依着兵部的指示云清之将所携军备一一发往各处折冲府,待军备全部发送完成也已快临近中秋。中秋佳节,月圆人圆,可驻守在外的将士们不能归家团聚唯有一封家书告慰亲人,是以云清之这几日闲暇之余都在帮着士兵们写家书报平安。

“云令史那个…….您能不能帮我个忙?”一名张姓士兵犹犹豫豫地说道。

云清之放下笔,道:“张大哥有什么事尽管说,能帮的在下一定在所不辞。”

“是这样的,一个多月前我家来信说我媳妇给我生了个小子,让我给起个名字,咱这种大老粗字也识不得几个,我想了一个月也没想出来什么好听的名字。云令史你学问好能不能帮着给我儿起个名字?”

一旁等着云清之写家书的几名士兵起哄道:“老张原来你这个月天天神神叨叨的就为了起名啊!”

“嗨,你不知道他,这个张坊看到个大树就想着给儿子起名字叫张大树,看到个大石头就准备起名张石头,这两天做梦都还嘟囔着呢!”

“这种事情也可以抓阄嘛,抓啥叫啥。我娘生我的时候我爹就是抓阄的,闭着眼睛在屋子里抓,结果抓到我家的犁耙,然后我就叫方大犁。”

“亏得你爹抓的是犁耙要是抓到夜壶你不得叫方夜壶!”

“哈哈哈哈……”

士兵们哄堂大笑,云清之也笑着摇摇头,道:“起名是大事,父母都是期盼孩儿们得好,张大哥不知你孩儿生辰几时?你们家乡起名有没有什么五行上的讲究?我好斟酌避忌。”

“我不懂,信里面写了有,你给看看。”张坊从怀中拿出一封有些褶皱的信交予云清之。

云清之双手接过仔细阅读了一遍信,道:“张大哥小弟也读过一点儿易经,从生辰八字上看您孩儿五行缺金,不如取个带金的字压一压,鑫字如何?”云清之说着提笔在纸上写下一个鑫字交予张坊。

几名士兵也凑上来瞧,七嘴八舌的问道:“云令史这个字是什么意思?”

云清之解释道:“鑫,三个金字,张坊大哥的名字中含土,五行生克中土生金,金又指财富,这个字表示多金兴旺之意。”

“鑫,张鑫。好名字,希望这个孩子能给咱们家带来兴旺,多谢云令史,多谢云令史。”张坊念叨两遍激动的将写着鑫字的纸贴在心口,“还要劳烦云令史替我写封家书告诉我媳妇。”

“好说。”云清之提笔一挥而就将信交予张坊。

张坊看着纸上清隽的字道:“云令史真不愧是考中探花的人,这字写的真好看,只盼着我儿将来能有您一半才华就好了。”

云清之浅笑道:“快去找信使把信寄出去吧。”

张坊捧着信兴高采烈地跑走了,云清之帮最后一名士兵写完家书后正准备收拾文房四宝就听见钱多多咋咋呼呼的声音远远传来。

“阿清!阿清!兵部有信来,都尉喊你过去呢!”钱多多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喊道:“哎呦,你还收拾什么啊,待会儿再收拾,都尉等着在呢!”

云清之匆匆来到议事厅只见纪攸独自一人正在看书,“纪都尉您找我?”

“阿清你过来。”纪攸冲云清之招招手示意他到自己身边来,从桌上拿起一封信递给他,道:“刚到的廷寄,这是兵部发给你的。”

信封上火漆密封压印着兵部特有的纹路,上书“巴陵折冲府,兵部司库,云令史,亲启”。云清之揭开信件上的火漆抽出信纸仔细读了一遍,信中大意是有一批军粮将在中秋后发往巴陵需云清之接管清点并亲自发往西羌都护府,信中另附上详单。合上信件云清之说道:“兵部发来一些粮食军备要我接管并亲自发往西羌都护府。”

“既如此,那到时候我会派一队人协助你。”

“多谢纪都尉。”云清之收起信件忽然问道:“纪都尉这次兵部的廷寄只有给我的这一封信件吗?”

“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我随便问问。”

转眼中秋佳节已至,虽军中简朴但这种节日历来也是需要犒劳将士们的。厨下备了许多吃食并各色瓜果,晚餐除了巡守的将士们外余者皆在演武场上临时拼凑的案几上用餐,除了吃食瓜果还有人折来许多桂花,香气袭人,馥郁芬芳。众人围凑一团说说笑笑还有人演武助兴比练摔跤,倒冲淡了不少思乡愁绪。

钱多多递给云清之一块甜瓜说道:“军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中秋节,瓜果最多又好吃。”

云清之咬了口甜瓜又接过旁人递过来的胡饼,笑道:“我也觉得这样的中秋节最好了,人多又热闹。”

云清之吃的正欢忽而肩头被人拍了一下回首一看却是张坊,“张大哥来坐,一起吃。”云清之挪出个位置招呼他坐下。

张坊从身后拿出两坛酒坐到云清之身边,说道:“在我们家乡请先生起名都是要送点礼物的,咱们军中也没什么好东西送,这酒是我今天休息时去外面买来的,还望云令史不要嫌弃。”

“怎会,张大哥一番心意在下只好却之不恭了。”云清之看着两坛酒又笑道:“只是小弟我素来酒量不佳,不如趁今日中秋佳节与诸位共饮。”

“还是云令史大方!”钱多多拿过一坛酒拍开泥封一股酒香扑面而来,“哎呀,好香的酒,比咱们军中淡出鸟来的水酒好多了。”

“快给我一晚尝尝!”

“这里,这里,满上,满上!”

“给我也来一碗!”

一群人围着很快就分掉了两坛酒,钱多多端了一碗递给云清之,说道:“咱们一齐敬云令史一碗。”

众人欢笑着举碗同庆,云清之接过酒碗与众人欢畅同饮。

“咦?”云清之捧着酒碗仔细闻了闻又浅啄了一口细细品了品,问道:“张大哥这椒酒好香,是哪里买的?改明儿我也买点来请大家喝一顿。”

张坊奇道:“云令史酒量不好但是品酒的功夫却不差,这西羌的椒酒,你怎识得?”

云清之侃侃而谈道:“我家是从商的,儿时跟着商队去过西羌也尝过这种酒。这酒很像咱们的屠苏酒,但和屠苏酒比起来更加辛辣,冬季饮用是最好不过。我听西羌人说起过,这椒酒最好喝的就是用当年新出的糯稻酿出来的。用糯稻加上花椒还有一些当地的药材一起酿,等上半个月后启出来,饮之能强身健体。这酒当年酿当年饮是最佳,若是放了一年虽然味道上不差什么但是药性上要减了半分。”

张坊叹道:“哎呀,云令史你真是见多识广,我还是买酒时听城西郑家酒坊的老板说的,这是他几天前才从西羌贩来的,说是今年刚酿出的第一批。”

“那等冬天我也买一坛子备着,这酒什么价?贵不贵?”

“不贵,不贵!”张坊摆摆手道:“咱们这离西羌近价格便宜,只要三十文就能买这么一大坛子,若要是京里,这酒就贵了。”

“嗯,确实不贵!”

云清之端着酒碗与众人欢歌晏语席间又作了几首诗词,军中也有会乐器的将士,借着酒兴弹唱起云清之在接风宴上所作的诗,欢唱笑闹好不快活。

云清之借着醉酒的由头提前离席,回到处所坐在廊下呆呆听着远远传来的歌声抬首望向空中那轮明月心中倍显凄清,指尖轻轻拂去泪水转身回屋,提笔在小笺上写下几句诗:“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云清之丢下笔长长叹息一口,吹灭灯烛。徒留一院月光伴着这冷清的庭院。彼时丹桂飘香,月色撩人,却无人得知在这样一个夜晚之后将会迎来一阵血雨腥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