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抉择(1 / 1)赤将子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易,字采臣。宁采臣???”

听灰衣书生主动报出姓名,李济心里不由猛地“咯噔”了一下。

此时再看周遭环境,顿时觉得有些阴气森森了。

“兰若寺,呵呵,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喃喃自语了两句,李济不禁在心中暗暗思忖:“是了,难怪我会觉得此地有些莫名熟悉,今日之所见所闻,不正是蒲留仙在《聊斋?聂小倩》中所描述的场景吗?

“殿塔壮丽,蓬蒿没人。

……

东西僧舍,双扉虚掩,惟南一小舍,扃键如新。

……

诘旦,有兰溪生携一仆来候试,寓于东厢,至夜暴亡。

……”

这般看来,此地应该就是前世那座大名鼎鼎的“兰若寺”了,而我不正是故事里那个“携仆候试,至夜暴亡”的倒霉兰溪生吗?

不过,也有些许不同。

因为原主的过错导致自己在兰溪书院被关了三年禁闭,所以,一得到可以返回金华府城赴试的消息自己便有些归心似箭。

于是,自己日夜兼程,不停赶路,来到兰若寺的时间比原书记载的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晚上。”

“兰若寺?这寺名倒也雅致。”

见李济忽然陷入沉思,宁采臣只得再次向其提出留宿的请求:“小官人可是有什么不便之处,若有不便,还请直言相告,在下也好另寻住处。”

“哦,宁兄误会了,我们并不是此处的主人。”

回了回神,李济忙向书生宁采臣抱拳拱手笑道:“在下兰溪学子李济,与宁兄一样,今日也是恰好路过这里。

呵呵,能与宁兄在此地相识,本该是件值得庆贺的大幸事。

只是,济近些年研习《易经》略有小成,方才突然心生所感,惊觉此地与我命里有些妨碍,实在不宜久待。

在下这便告辞,宁兄保重。”

李济说完,不等宁采臣回礼,起身就往院外走去,如逃命一般。

“既是从《易》而得,当为可信,那李贤弟便……”

礼刚施了一半,李济已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出了老远,宁采臣一脸茫然地挠了挠头,头上全是雾水。

“郎君,我们真要走啊……”

不是走,是跑啊,这里可是兰若寺,兰溪生和仆役的命丧之地,就像落凤坡之于庞士元一般。

李济心事重重地往院外奔去,李当归只得不情不愿地跟上。

匆匆出了禅院,主仆二人还未走至古寺门前,迎面就撞上了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男子。

是他,燕赤霞。

看到来人,李济眼神一亮,忍不住对着那名青年男子仔细打量。

竟然不是大胡子,没穿道袍,背上也没背负长剑,只作一副儒生装扮。

身长八尺,长相敦厚,肤色黝黑中透着一酡紫红,若不是早知道他剑中仙人的身份,在别处见了,不着儒服,李济也只会把他当成一个毫不起眼的乡野农夫或是猎户。

果然人不可貌相啊!

与燕赤霞身影交错的一刹那,李济脑海中闪过了无数想法。

怎么办?

继续往前走,一路不回头,直接逃出这座兰若寺,自己有很大机率能躲过这宿命里的一劫。

然后,回到金华城诚心悔过,重新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运气好一点,说不定以后还能凭借后世史书的记载避开那几场兵灾人祸,在两宋之交勉强活一个寿终正寝。

而继续留在此地,或许自己今夜便会如同书里所写地那般死去。

可是,如果自己侥幸逃过了宿命里的这一劫,否极泰来,自己有没有可能顶替宁采臣得到聂小倩的青睐,甚至更进一步,直接学得燕赤霞的仙术呢?

有了仙术或者鬼神之助,自己或许就有一些资本能够在二十多年之后的乱世中保全自己以及家人。

退而求存,苟活一世,还是孤注一掷以身家性命去搏取那一丝飘渺无迹的仙缘呢?

走还是留,这可真是一个两难的抉择。

淦,要玩就玩大的,左右不过一死罢了,老子又不是没有死过。

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

那可是可遇不可求的仙缘啊,这个险绝对值得冒。

以上诸般想法看似很多,但在李济脑海里也就转过了一瞬而已。

下定决心,李济直接赶在宁采臣之前,一把拦下了燕赤霞。

“兄台有礼。”

朝燕赤霞恭敬施完一礼,李济不由正色问道:“敢问兄台可是此间僧院的主人?

在下兰溪学子李济,今日本欲前往金华赴试,路过此地,见寺中清幽静谧,心生向往,便想要在此借宿一晚。

哦,对了,禅院里那位儒生是来自东阳书院的宁易,宁采臣。

采臣兄也有在此借宿的想法,不知兄台能否为我们行个方便?”

拱手回礼,又朝禅院里的书生遥看一眼,燕赤霞淡然回道:“小官人不必客气,这里本没有房主,在下也只是侨居在此的旅人。

几位若是不嫌此地冷清,便在寺中住下吧,大家早晚在一起讨教学问,也是一件幸事。”

“是极,是极,多谢兄台了。”

李济再施一礼,随即带着仆役李当归又转身折回了禅院。

“李贤弟,你回来啦。”

见李济去而复返,宁采臣神色顿时一喜,待看到主仆二人身后的燕赤霞,他不由疑惑问道:“不知这位先生是?”

燕赤霞没有回话,只冲宁采臣微微点头致意一下,就直接上前打开了朝南僧舍的房门。

宁采臣还欲上前相问,李济忙一把拉住了他:“那位兄台是住在南舍的客人,只比我们早到了一天。

方才已与他交谈过了,此地并无房主,东西两间僧舍皆可入住。”

“这样么,那可真是太好了。”

看着东西两厢僧舍,李济心念一动,立刻抢占了先机。

书里面宁采臣住在西厢,从此娇妻美妾,升官发财。

而兰溪生带着仆役住在东厢,就只落得个“至夜暴亡”的结局。

不管他们的人生轨迹与房间的风水朝向有没有关系,今晚,我势必是不会再住在东厢了。

“不知宁兄对居所的方位和朝向是否有所讲究?

在下有,我欲住西厢,宁兄住在东厢可否?”

“合该如此,就依贤弟便是。”

说罢,二人各归东西僧舍,支板为床,又到外面砍下一些蓬蒿和茅草铺在了僧床上。

把一切准备妥当,李济站在禅院中央向北墙深深望了一眼,随后又紧盯着南舍紧闭的房门,心里不知道在盘算些什么。

“当归,你出来一下。”

“郎君有何吩咐?”

李济一指院中巨池道:“我看这池塘里有些活鱼,你去捞上几尾,顺便再采摘些荷叶,挖些莲藕,今晚的下酒菜也就有了。”

“是,郎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