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书·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
......
王寿此话一出,虽是给众人泼了盆冰水,但却直指问题的本质。
用句和谐的糙话来讲:有钱,是大爷;没钱,是混蛋!!!
章淳虽手里有些金钱,但那可都是贿赂,而且为了不事后追究,章淳已经让作为监御史佐吏的尉苏知道了,来日可能会作为赃款上缴,更不好于明面使用。
但他运思极深,既然提出此议,肯定就已经想好对策,否则‘虎头蛇尾’,平白让人笑话之余,还会极大地削弱自己的话语分量,故其提醒道:
“诸公,此为公事,非我等私事,这钱来路自然就多多了。”
“其一,这既然是公事,想必郡中也应该要支持一些,我等不如上禀郡中,要其拨些特款,援助我等乡中受旱灾之黔首修渠。”
话音刚落,他又扭头刻意往董爽那一瞥,有些耐人寻味地说道:
“至于其二嘛——!”
“想必处于河流下游的董乡乡民更是极为渴望修渠的,乡民当是会踊跃于农闲时,免费参与劳役,这修渠的钱说不定还会捐不少呢——,爽公,您说是不是?”
章淳话调故意拉得很长,董爽涉世这么多年,怎么会不明白章淳的话中之意?无非就是想假借董乡乡民之手要自己捐钱,这既隐瞒了钱的来路,也能得钱修渠,可谓是一举二得。
“淳君,董乡乡民虽日夜耕耘,但还是十分穷苦,我看还是不必要其等捐献!”
就在董爽还在思考答不答应之际,董仇吾可能事先没有与董爽沟通好,误以为章淳真要董乡乡民出力又出钱,他实在不忍乡人辛苦,站出来反对道。
“哦?爽公觉得如何?”
章淳看出董仇吾是真心想反对,但董爽的意见呢?他是否也是这么认为呢?
迎着众人心思各异的目光,董爽顿时感觉自己已经被架在火炉上烤,有些进退两难,他内心被折磨得有些苦楚和隐痛,虽想放声宣泄,但却不敢吐露丝毫。
原因就在于,他知道章淳立功心切,他手里确实也有钱,他也确实比章淳更想修渠。
但他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出的钱,会不会暴露自己钱的来路,亦或是,这收钱之事,能不能做得天衣无缝,任谁来查,都出不了丝毫纰漏。
他思来想去,反复多次斟酌,过了许久后,才起身向县令王寿问道:
“敢问县尊,如果要董乡乡民捐钱,这收钱之事由谁负责?”
王寿的头脑就算再简单,历经这些年那么多风风雨雨的洗礼,他也能理解董爽这是答应了“让乡民出钱”,现在要商议做的是,谁才是那个合适的收钱之人。
“爽君认为谁来收钱合适?”
王寿这次学聪明了,自己不提方法,让别人来提,自己在择优决断,那才是作为主官的为官好方式,可惜,他已在暮年,现在明悟的太晚了。
于一旁,董仇吾欲想自告奋勇,但他理智未失,他深深地明白董爽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理由,故其先是往董爽处看了看,见董爽对他摇了摇头,他只好于衣袖中握了握拳头,暗暗忍耐住自己心中的冲动。
“以爽之见,爽与仇吾都为董乡之人,应避嫌不参与其中。”
董爽的思路很简单,要保证钱的来路今后都不被查出问题,那么负责收钱的人有没有预先察觉出来是关键,你章淳不是也想修渠立功么?
那你肯定“察觉”不出钱的来路有问题,而你又是收钱之人,你都没察觉出有问题,出了事,你身上自然就有了板上钉钉的失职之责,追究到底,与你脱不了干系了。
章淳心头一动,他清楚董爽的言外之意,更明白做大事而惜身,只能手忙脚乱,顾此失彼,结果到头来,更是会为人所笑,他便也不等王寿问话,自主揽责说道:
“县尊,淳还算是个合适之人。”
“善!”
王寿很满意地抚了抚长须,对于不喜欢操心具体政事的他而言,大事决断自己来做,俗务都被手下官吏揽走,他认为这是作为县令,最美好,最理想的治政方式。
董爽心中一定,他放下原先还有地对章淳的戒备心理,露出了真诚、善意的微笑,拱手对章淳说道:
“多谢淳君!还望淳君多多体谅董乡乡民穷苦。”
“自然。”
章淳面向董爽,回礼后简单地回了一句。
事实上,他这么畅快地揽走收钱之事,也不是出于完全的大公无私,他的目的是想换取足够的回报和声名,故其转身面对王寿,恭谨地接着说道:
“启禀县尊,淳也欲想揽过修渠之事。”
好了,旬阳县官寺中的议事,明明白白地就像一盘象棋国手之间淋漓尽致的对弈,没有杀气,更没有拳脚总动员,但你将我一车,我吃你一炮,阴谋与妥协共存,谁都难以全身而退。
董爽也不担心章淳年轻气盛,经验浅薄,可能会把修渠之事搞砸,他慷慨而豁达地附议道:
“淳君大才,爽也以为淳君是合适之选。”
随后董爽还与董仇吾示意,董仇吾虽不愿,但二人荣辱与共,自然也要共同进退,此时他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起身附议。
“仇吾也以为淳君是合适之选。”
“既如此,那便由淳君统管修渠之事,还望淳君奋力而为,善始善终。”
王寿严肃雍容,气态庄重,直接一锤定音。
“淳从命!”
章淳话语十分爽朗,声音洪亮自信,加之之前章淳的优异表现,三人听了都是连连点头,不由地为之信服。
......
PS:借献,取自借花献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