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332 闲聊?(1 / 1)澹台洛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是说那座楼?”左宗堂指着才挂起名牌没几天的大楼。

“对呀,我只是觉得那名字非常的熟悉,一时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李鸿章在脑袋里转了一圈,没有好现北京城里以前没有见过这一号。

“那个贺东楼是新开了,听说是从黄埔转来的,里面的菜式可是相当的美妙,不比大殿里的御厨差。”左宗堂知道得多一些,谁让他是个吃货呢。

“哦,我想起了,当初周先生就是在黄埔的贺东楼,被摆了一道。”李鸿章经这么一提醒,这下想起了这贺东楼的来历。

“怎么?感兴趣,要么今天换贺东楼如何。”左宗堂抬脚便走,根本就不是在问李鸿章的意见。

李鸿章自然也要看看这贺东楼是个什么情况,能在北京城家店,肯定不是小人物,要么不靠山,要么就是有实力。

所以他对左宗堂改地方,并没有多大的意思,新加的酒楼嘛,肯定有过人之处,要不然怎么还能在地方开着呢。

“两位客官,楼上雅间,有请。”店小二很有眼色的将两人请上楼上雅间。

虽然李鸿章与左宗堂都穿着便装,但长久以来的上位者气势,还是能让分清身份。

再说了,跟在两人身后的几名下人,一看就是行武出身,平时那些少爷老爷,哪敢带这样的下人出来转。

其实最重要的原来是贺东楼没有大厅,一楼根本就不是用餐后地方,只有一个等待的地方,想要吃饭,只有上二楼雅间。

“这倒是有意思了?”李鸿章看了大厅的模样,不像是用餐的地方,“你们这里一楼不安排桌椅吗?”

“回客官,本店只有二楼以上的雅间,不设散座。”店小二细心的引着两人上楼,将两引入二楼的一个大房间,“二位有请。”

店小二将门带上,离开。李鸿章有些愣神呀,这店小二下一步,不是应该报菜名吗?

怎么就这么离开了。

“李兄,你在看什么,难道这里的布置不合心意?”左宗堂自己给自己带上茶水,顺便给李鸿章也倒上一杯。

本来这就事情是由下人来做的,但左宗堂有事要与李鸿章谈,下人都赶到一边去了。

李鸿章谢过左宗堂的茶水:“左兄,布置我倒是不怎么在意,只是这里给我的感觉,总有那么一丝丝的格格不入。”

李鸿章指着小洒杯大不的茶杯,平时他都是喝盏茶,哪像这样泡之分喝之。

左宗堂没有管李鸿章在那里奇怪,自己先捏起茶杯品了一杯,“这茶叶好呀,雨前龙井,宫中可是品不到的。”

其实左宗堂这样做,有些失礼,本应该相互敬之,可是左宗堂与李鸿章这么熟悉了,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些虚礼。

“的确是好茶,宫中可是越来越少了。”李鸿章也品了一杯。

“咚咚”房门被敲响。

“两位客官,是否可以上菜了。”

李鸿章看着左宗堂,眼神里的意思好像在说,是你先在这里订了位置?

“别用这种眼神看我,这是贺东楼的规矩,吃什么,可是由贺东楼做主。”左宗堂已经来了几次,最开始他也是与李鸿章一样的表现。

上菜的速度很快,按两人的份量,一共上了六道精致的菜肴。

虽然比不了那些大酒楼的一桌子菜,但也是别具一翻风味,至少色香已经全了,至于味道,那要吃了再说。

“左兄,这就六道菜,是不是会弱了你的排场,这店家有用赚钱?”李鸿章有些意外,这种由店家上菜的酒楼,不是应该有多少上多少吗?

就这六道菜,好像就够自己这两人吃的。

“反正都是我请,你担心个什么劲。”左宗堂回了李鸿章一个眼神,就自顾自拿起汤盅,自己喝自己的。

看着左宗堂脸上落单的表情,李鸿章也对这汤盅有了兴趣,左宗堂在圈子里可以有名的能吃,会吃,挑吃的。

既然这汤盅能让他鸿章,肯定不简单呀。

这个汤盅其实也是一道很简单的菜,就是清澈见倒的汤里,有那么几片白菜叶子。

“果真不同反响,看似清水白菜,但汤汗里却是百味俱全,御厨也做不出此等佳肴。”喝完汤的李鸿章发出鸿章的评价。

这倒菜他在宫庭里吃过,那时候他就这道菜惊为天人,现在发现之前喝的,完全比不在这里的。

“想知道这里为什么要店家上菜吗?那是因为这里能做的菜都只有这么几样,但样样都是精品。”左宗堂一汤盅已喝完,正对着桌上的菜肴发动攻势。

那动作,那眼神,那杀气,跟他在新疆打仗是相差无几,你能想像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吃饭居然还能这么快吗?

而且还是一个吃遍了天南地北的老吃货吗?

李鸿章品过汤盅的惊讶后,自然也对桌上的菜肴有了期待,顿时也放下了矜持,与左宗堂战到一起,一时间桌上刀光剑影。

如同两军对垒,双方你来我往,各方兵马突击、防御、转进。

李鸿章与左宗堂配合有度,完美的掌控着战场节奏,在经过20多分钟后,终于将桌面的敌人撕杀怠尽,不留活口。

看着一桌的狼藉,错了,不应该用狼藉,菜都被吃光了,还怎么能用狼藉呢,应该用全军覆没来形容。

李鸿章连自己都惊讶了,自己平时吃饭可不会这样,一般来说,像这样的饭局,剩下7成是正常。

一般大家都是喝几杯酒,吃几品菜,就算是吃得多了,像这样一扫而光,还是当然打仗的时候才有的情境。

“李兄,你的风采不减当年,想当初我们一起出生入死的时候,能有一口肉吃,就已经像过节一样。”左宗堂有些撑着了,打了个雅的饱嗝后,悠悠的开口。

李鸿章被左宗堂带入回忆,想起当年跟着曾大帅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抢着菜吃,那时候你不抢,就没得吃。

只是等这些兄弟们都坐上了高位,一切都已经变了,就像自己对左宗堂一样。

虽然表面关系还行,可是一但谈到各自利益的时候,之前的兄弟情什么的,早就已经喂了狗,说得不好听些,就是良心已经被狗给吃了。

“左兄,这饭也吃了,我想听听你的高见,为什么说收回n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李鸿章开始谈正事。

“李兄,别急,今日你我都没有公务,我们先不谈事情,聊聊近况如何。”左宗堂让人把桌子收拾了,换上茶。

左宗堂不说,李鸿章自然也只能随着左宗堂一起移步休息座。

“我之前走了一次江南,感触良多,想想听听我的见闻。”左宗堂说。

“江南是这个江南吗?”李落单在桌面上写上黄埔两个字。

“是这个江南,你手中东南西北,看似十分的强大,但对于原装的海,只能说送菜。”左宗堂看着窗外的天空,“兴中告诉我,想要一个国家强大,不仅仅须要上位者努力,还有下位者有想法,有想做事的能力。”

“左兄,这话还是不要说了,这已经是在妄议朝纲,请慎言。”李鸿章也同样看着窗外的天空。

蓝天白云,景色虽然是万年不变,但依然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你我都是当朝一品大员,这朝纲还是可以议议的。”左宗堂说,“如果这天下,没人敢议议这朝纲,那还有什么可言。”

“呀,是有代价的,想要,就要抛弃一切,别说你我了,就是平民百姓都会因生活所累,哪来可言。”李鸿章感觉有些累,即有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自己把湘军改成了淮军,又组建了北洋,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清这座破房子。

虽然里面也有一些私心,但总体来说,也正因为有北洋与淮军,大清这座破房子,还能勉强屹立在风雨之中。

可是就算自己做了这么多,朝廷还是那个朝廷,吃卡拿要。

想要做什么事情,不是这个跳出来指三道四,就是那个出来占一点,这个拿一点。

就一个北洋,自己就斩断了多少伸过来的手,也因为这个,自己得罪的可不少人,除了淮军,那一个派系没有被自己得罪过。

现以李鸿章就是在钢丝上行走,一不小心就会被掉上深渊。为了不让自己掉上深渊,李鸿章不得不想办法,给自己找两上护栏,好像自己能扶一扶。

“我在江南走了一圈,发现一个可怕的事实,一省之地,已经超过了整个大清,如果真的打起来,我给大清留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宗堂不知道李鸿章想了那么多,还是按自己的想法说,“而这一个月,还是在考虑过路难行的因素。”

“什么一个月?”李鸿章才回过神,只听到一个月。

“没什么。”李鸿章没有听清,左宗堂自然也不再重复,不管李鸿章真的没的听清,还是当作没有听到,这种话都只能说一次。

如果被那些言官清流给听到了,明天的弹骇名单,又会多自己一个。

“那里现在什么都缺,缺粮缺人,只要是能运过去的东西,那边都照单全收,没有卡拿要,没有赖账,没有路霸。”左宗堂换个话题,把中心转向民生。

“他们有那么多钱吗?”李鸿章也是知道一些情况的,当初庆军出征,居然没能找到运送3000人的船,都说是在运货,可是想而知,黄埔一年要收多少货。

可是收了这么多货,黄埔真的有那么多钱吗?

他们拿出什么来平衡这些货物的银两。

“他们基本上不用花钱,他们把货款变成了物资,把各方的物资从中调配,在做买卖的时候,基本看不到我银两。”左宗堂解释,“他们生产的大多货物,比洋货更加好,而且更加便宜,不管是运到哪里,都可以大赚一笔。”

李鸿章还是第一次听黄埔的运作模式,一时间不知道怎么评价,这完全是一个巨大的牙行,实际上并没在掌握多大的资源,完全是靠商人的货物在支撑着。

“如果我们载断了他们的物资,那岂不是可以给他们沉重一击。”李鸿章想到一个可能性。

“李兄,你还在这么想,那你就已经平叛的可能性了。”左宗堂给了李鸿章一个白眼。“你可知道他们为了打法夷,在nnn投入了多少兵力,多少钱财吗?”

“这个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一个南海舰队,相当于一个镇的兵力,估计钱银,也就是十多万两吧。”李鸿章顺口而出,他对虽然在暗地里将广西卖给了张睿,但他还是在广西埋下了暗手。

“哼,一个镇,十万两?”左宗堂嗤之以鼻,“就这点力量,兴中怎么敢跟法夷对着打。”

李鸿章有些不相信,虽然他把苏元春卖给了张睿,但并没有切断与苏元春的联系,这个数据也是苏元春提供的。

“实话告诉你吧,为了打nnn的法夷,兴中虽然只动用了一个镇的兵力,但就是这个镇的军费,就足够你养整个淮军。”左宗堂说出的话,叫了李鸿章一跳。

当然李鸿章被吓到的,不是张睿花了多少钱,而是左宗堂为什么能知道这么多?

不过李鸿章只是把这个疑问放在心里,军费的多少,对哪个势力,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情报。

有多少军费,就可以算出大概的实力,左宗堂能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那左宗堂的立场,怕是会让人担心了。

思细极恐,如果左宗堂的立场已经有所改变,那朝廷里的其他人呢?

会不会已经被黄埔的给渗透了。

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性,李鸿章可是知道朝廷里的那些人,是一个怎样的鬼模样,只要有足够的钱,他能背弃祖宗十代。

更何况现在大清这个风雨飘摇的时候,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事情。

作者澹台洛舒说:喜欢的请收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