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同志们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不一会红火火饭馆门口就排起了一只长长的队伍,每个人手上都拿着饭盒。
“喂、喂,听说不光红烧猪大肠好吃,就连土豆丝和白菜也好吃!”
“那可是,人家那可是馆子里的厨师烧的菜,味道能跟家里一样吗!”
“关键是还便宜,没错!”
“打回家吃,家里老老少少都能分一筷子。”
“那油水多,蘸馒头吃也香!”
虽然提供了饭盒,但是除了单身汉以外,更多的人选择把饭菜打回家吃。
因为毕竟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家里炒菜连油都舍不得放,煮一碗挂面能放一滴香油就是件奢侈的事情。
而且在那个时代还有人到菜市场卖猪肉,摸了半天就是不买,回到家洗个手就能烧一锅汤,因为蘸了一手的猪油。
“八分钱,买两个素菜也合适,因为他都是用那个盛完红烧肥肠的勺子盛的土豆丝,那土豆丝肯定也好吃!”
“没错、没错,赶明得早点来排队!”
就是这样,红火火饭馆仅仅第一天开业,其火爆的程度就远远超出想象。
甚至当天就有人骑了三十里路的自行车过来打饭!
而之后的一段时间最流行的话就是。
“我们家中午是到红火火打的饭,您要是没吃,就上我家吃点吧!”
“哦,我们家也上红火火打饭了!”
谁家里要是请客,要是不到红火火打两盒饭来,那都不好意思请客人来吃。
红火火已然成了高端时尚的代名词,连五六岁的小孩都会唱,“吃了红火火,日子红火火。”
至于是真是假,反正从红火火饭馆开张的时候开始,每个家庭的生活都一年过的比一年红火。
千言万语都比不上老百姓的口碑。
王振洲看着饭馆门口一长溜的队伍,心里那叫一个美啊,收钱都收到手软。
“六子,麻溜去刘师傅那,再拉一车饭菜回来,赶紧的!”
“哎,我这就去!”
毛小六甚至感觉自己瞬间变成了大明星。
因为他刚从饭馆出来,就被排队的客人给拉住了。
“小同志,今天还能轮的上我们吗?”
“放心吧,饭菜马上就运过来了,个个都有份。”
但情况远远没有毛小六想象的那么乐观,因为排队的人陆续增加。
要知道,人民群众最喜欢凑热闹、占便宜,一毛二一份的红烧肥肠在他们眼里就是不要钱的。
毕竟二食堂的红烧肥肠一盘要六毛钱,这一比较,那不就是白得了四毛八么!
天下哪里过这种好事,感觉要是不打一份饭回去就亏大发了!
毛小六一骑车回到院子里,立马大喊起来。
“发了、发了!涛哥我们发了!”毛小六无比激动地拉着李成涛的手道:“涛哥,你知道有多少人排队吗,两条街都挤的水泄不通!”
“不是都已经送了三车过去吗?”
“人越来越多,整个四九城的人怕是都来了!”
李成涛也是完全没有想到,饭馆开业的第一天就能火成这种程度。
“怎么办!怎么办!刘师傅!”李成涛看向刘洪昌,急得直搓手:“来了这些人,我们做还是不做?”
其实之前跟刘洪昌商量好的,刘师傅家里条件特殊,中午之前他得赶回家给家里人做饭。
“接,干嘛不接!”刘洪昌道:“咱们必须把这些客人都留下,不然二食堂要是跟我们学,也这样打快餐,他就把我们的客源抢走了!”
“我们必须把所有来打饭的人都留下,让他们往后只认我们红火火的招牌!”
李成涛连忙道:“六子,赶紧装几份饭给刘师傅家里人送去,顺道跟刘师傅家里人打个招呼!”
“哎哎哎,我这就去。”毛小六装了几个盒饭就往刘洪昌家里去。
“六子,等一下!”
毛小六刚要走,李成涛又叫住他。
“怎么了,涛哥?”
“去通知几个流动打饭点的人,让他们紧急撤回,总部需要支援!”
“明白,涛哥!”
这边李成涛又跟帮厨的大婶们打招呼,今天加班,每人给一块钱加班费!
一块钱,这可是个大数目,要知道一个三轮车拉五十份盒饭出去卖,全部卖完也就赚五块钱呢。
各方面都安排完了,李成涛又紧急和刘洪昌商量菜单。
“红烧肥肠炖的时间太长,清洗也麻烦,荤菜暂时改成青椒肉丝、爆炒腰花这类出菜快的。”
“土豆切丝太慢了,就不用这道菜了,因为荤菜都没有油水了,素菜换成鱼香茄子和手撕白菜。”
刘洪昌到底是办过流水席的,迅速给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没问题刘师傅,全部听您安排。”李成涛匆忙骑上自行车,“我这就去菜场让他们把菜送过来!”
在刘师傅匆忙准备饭菜的时候,各个流动打饭点的兄弟们也都接到了紧急撤回的命令。
可是单位里的那些职工们不愿意啊。
“同志、同志,我这刚把饭盒拿来,你怎么就走了!”
“对不起,大姐,我这车上的饭菜都卖完了,要不明天吧!”
“哎,同志,我是听说您们这有打饭点,特意从饭馆那边跑过来的,怎么我刚一过来你就走了呢?”
“对不起对不起,全都卖完了,您还是去饭馆门口排队吧!”
唰唰唰,十辆三轮车同时从四九城的各个方向火速回撤!
一路上不断有人骑自行车从后面追上,“同志,你这个是跟那边的红火火饭馆一家子的吗?”
“是的同志。”
“能不能打点饭?”
“卖完了,您要买的话,去饭馆门口排队吧!”
唰唰唰,十辆三轮车紧急回到基地,补充完毕之后即刻开到前线。
红火火饭馆门口,一字排开八辆三轮车当做打饭点,另外两辆三轮车充当运输车,不断地来回补充。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永远不要低估人民群众的力量。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中国的土地上一下子会突然冒出来多少人!
饭馆门口排成十一条队伍。(十辆车上原本有十套打饭的餐具,加上饭馆里本来就有一套,所以排成了十一队)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大大缓解了供应困难的状况。
王振洲拿着大喇叭,不断地在摊点门口来回吆喝:“打饭请认准红火火,红火火快餐,吃了红火火!”
因为必须要给所有的顾客强化记忆,以免二食堂和茶罢楼也模仿他们的经营模式,把客人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