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沉默了,他开始思索着徐杰说的话,他心中知道徐杰说出这样的条件肯定是经过细致考虑的既不过分刺激他们,也能保证自己最大的利益。而且如果真的有前例可以依据的话,这事也不是不能操作,朝堂的压力也会小很多。
于是周延儒开始逐条和徐杰讨论,周延儒很大方的表示通商之事完全可行,但是数量过多,最多只能开放三个,而租借地一事还需要皇帝陛下明日亲自在朝堂与诸公商议才能回复。
最后关于利息方面的问题,周延儒暗示,如果能降低贷款利息或者无息的话,大明对于他的要求可以较顺利的通过,徐杰对此并没有当面回复,他只是说需要向大员政府汇报。
周延儒对此并没有什么异议,他虽然有些着急,想要快一点拿到这笔贷款,但是他心里也很清楚不能大意,免得大明粘了大员的阎王债。而徐杰也知道好事多磨的道理,表示此事事关重大,需要长时间的讨论。
最后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崇祯皇帝主动提出暂时结束谈判,等朝廷完成讨论后在继续开启谈判,徐杰对此表示没有异议。
“周爱卿,你怎么看徐杰的提议。”徐杰走后,崇祯皇帝沉声问道。
“回避下,实话说,臣确实有些摸不准大员的意思,但是还是能看出些的。”周延儒谨慎的说了句车轱辘话。
“仔细说说。”崇祯皇帝追问道。
“遵旨,其实如果从表面来看,大员提出这些要求是很好理解的,具臣了解,大员之人看重商贸,对港口商路较为看重,大员政府也习惯从商业中榨取利益,所以在他们眼中一座海港一条道路,比一片土地更重要。”周延儒斟酌着说道,在看到崇祯皇帝听得认真还略微点头后,才继续说道。
“此外,从大员行事来看,他们注重海洋大于陆地,此次大员头领郑锐率兵出征天津来看,如果不是奴酋放话攻击天津的话,大员是不会在乎的。综所述,臣以为大员可能真的对大明土地没有太多野心,他们更注重商路的畅通,这是大员的基本利益。”
周延儒其实话还是留了半截,他太清楚御座的这个皇帝了,太过心急而且忍受不了别人对他泼冷水。
眼下崇祯皇帝明显意动,如果他在浇一盆凉水说不定会对他的仕途有影响,所以老狐狸周延儒果断只把话说一半,得罪皇帝的事还是交给明天朝堂的勇士们吧。
第二天,事情果然不出周延儒所料,朝堂群臣果然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对浪潮,无数的御史官员,将矛头直指他这个内阁首辅,说他违反组训,卖国求荣,还请求崇祯皇帝将他凌迟处死。
凌迟处死都出来了,可见这帮人多希望将周延儒除之而后快,而周延儒对此并没有什么表示,老神在在的闭目养神似乎骂的这个人跟他并没有什么关系。
作为周延儒最大的对手的温体仁马意识到不对劲,他谨慎的没有发表任何观点,任由其余人明火执仗的攻击周延儒,而他则躲在暗处观察着一举一动。
温体仁的谨慎挽救了他仕途,正如周延儒想的那样,昨天一番话确实让崇祯皇帝意动了,眼下这些反对的人在崇祯皇帝眼中都是面目可憎的。
崇祯皇帝在御座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反对的人,要把他们牢牢记住,之后,眼见反对声浪越来越大,崇祯皇帝也宣布退朝,之后再做商议。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了,朝堂一直充斥着各种声讨民间也议论纷纷,街头到处都是持不同意见的人群在争吵,而大员借贷的资金也从最开始的2000万两变成了6000万两。连远在辽东的皇太极都收到了风声,而且他没有向其他八旗旗主一样很没脑子的嘲笑大员吹牛。
皇太极很清楚,能仅在天津一地就建立那么庞大物资仓库的政权,肯定拥有十分强大的实力无论是经济的还是军事的。
更不要说皇太极还得到了较为准确的情报的,他甚至知道大员派出了一支军官团正在北直隶各处转悠,帮助明军完善火力配置,还卖给明军许多枪炮。
但皇太极依旧惊讶于大员的富庶,2000万两的借款说拿出来就拿出来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同时他也将大员的放在了仅次于明朝的位置,一个拥有精良军队并且十分富庶的政权,确实值得他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