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的几个叔叔。
淮南王,刘安。
申南王,刘安国。
衡山王,刘勃。
庐江王,刘赐。
……
怪就怪,刘彻的爷爷文帝,刘彻的爸爸景帝,太能生了。
这许多的叔叔,哥哥,弟弟成为刘彻登基后,来自帝国内部最大的威胁。
尤其是淮南王,刘安。
刘安,原来是阜陵侯。
刘安的父亲,老淮南王,刘长自因惹祸患失国早死,刘安后来接替了淮南王的称号。
他的弟弟安阳侯刘勃被封为衡山王,阳周侯刘赐被封为庐江王。
三人分了原来的淮南国封地。
在刘安治下的淮南国,不仅远离长安千里,而且只是其父封地的三分之一。
刘安的辖地主要在安徽和江淮地区,不仅地域狭窄,而且人口较少。
但淮南王刘安熟读百家,著有经典巨著《淮南子》,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可谓不精通。
虽然,刘安时期的淮南国无论从财力、军事等各方面都不如强大的汉武帝政权,如若贸然进击无异于以卵击石。
所以,刘安想了个办法,什么办法?
他充分学习运用了春秋战国时期,苏秦提出的合纵连横战术。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为了对抗中央政权,他联合了他两个弟弟,还有另外三个诸侯王。
他们在诸侯王领土范围内,互通工商,统一赋税,实力大增。
如果单个儿,他们肯定无法和中央政权叫板,但他们现在是一个整体。
如果起了冲突,不见得刘彻方一定获胜。
今日早晨,刘彻和霍去病重点把刘彻方和诸侯王方的优劣进行了详细对比。
现在的态势,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术语表示,那就是:天下二分,一分是中央,一分是地方。
双方实力相当。
刘彻发愁的,是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到时候一发而不可收拾。
霍去病想要告诉刘彻的,就是抓住重点,各个击破。
对于诸侯王之间的联结,霍去病的建议是:从内部下功夫,瓦解联盟。
对于诸侯王长期以来世袭,领土面积只增不减的现状。
霍去病建议是:实行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
以中央的名义,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土地分给子弟。
美其名曰,照顾诸侯王除了嫡长子以外其他儿子无封地,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的难处。
说白了,推恩令,就是改变诸侯王们的世袭规则。
过去诸侯王只能将自己的封国传给自己的嫡长子,跟皇位类似。
现在,就得把土地分给每一个儿子。
刘彻听了以后,差点笑劈叉了,这玩意儿有毒呀!
这玩意儿要是实施后,可就闹大发了,因为一旦平分诸侯国,那么诸侯王的实力就会削弱。
生一两个儿子的诸侯王还好,可是如果生了十个,百个儿子的,可就惨了。
可能直接从诸侯王一下子变成一村村长。
你诸侯王不遵从,那就是对我大汉王朝的藐视。
不分给每一个儿子,这些儿子们自然也不愿意,诸侯王内部少不了勾心斗角,争来争去。
这样,又瓦解了诸侯王的内部团结。
一纸“推恩令”,诸侯苦断肠。
刘彻开心的两眼放光,他就知道到霍去病这里一定能有新的收获。
刘彻在小院里哈哈大笑。
石头和春陀在一旁看的莫名其妙。
霍去病看着刘彻的傻样子。
“这么简单的解决办法,刘彻真没想到吗?”
推恩令,可以帮助刘彻有效解决诸侯王和朝廷之间的矛盾,因此绝对是诸侯王们的噩梦。
刘彻笑够了,安静了下来,用手托着腮帮子,看着霍去病。
“这是阳谋啊,高!”
自古以来,耍阴谋诡计的手段有很多,可是耍阳谋还让人家有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那水平就高了去了。
推恩令绝对可以算得是最狠的。
一旦颁发“推恩令”,这些诸侯国就会越分越小,到最后烟消云散。
“虽然推恩令有用,但前期准备也得做好,先把诸侯王给离间了,让他们互相怀疑,互相伤害,你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
霍去病又提醒了刘彻。
“既然,这个阳谋是你提出来的,那由你去办,不是更好?”
刘彻看向霍去病的眼神中带着期盼。
“我又不是你的大臣,凭什么替你办事!”
霍去病没理会刘彻眼中的期盼。
直接起身,回了屋内。
见霍去病回了屋,刘彻也恢复了之前的落寞模样。
石头和春陀感到奇怪,刚才不是谈的好好的吗,怎么一会又谈崩了?!
刘彻带着春陀离开了小院。
石头进了屋,看见霍去病端坐在床。
“公子,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又吵架了?”
“谁告诉你,又吵架了?”
霍去病的言语中带着怒气。
“好好好,没吵架,那陛下怎么默默的走了?”
和霍去病相处久了,石头知道他的内心比谁都柔软。
像霍文镜那么笨的人他都可以好言相待,怎么会狠下心对皇帝陛下这么冷言冷语。
什么原因,石头琢磨不透,不过,看陛下和霍去病相处。
石头好像看了一出戏,叛逆儿子和慈爱老父亲的精彩对决,当然,这些都是他瞎猜的。
“他走他的,关我什么事,请他吃了一顿饭就不错了,还要求这儿要求那儿的,别理他。”
“要求什么了,来,公子,讲讲给我听。”
石头觍着脸搬了把椅子坐到霍去病对面。
“石头,你也太八卦了吧。”
霍去病拿石头没办法,一脚把石头的一个椅子腿腿踢翻了,一时椅子不稳,石头一屁股坐在了地。
石头蹲在地假装摔得很痛,一边嚎着还一边假装擦眼泪。
惹的霍去病哈哈大笑。
这个不快乐的会面,被石头这一搅和,又变得快乐了。
霍去病不是对刘彻不感激,也不是看不惯刘彻。
只是,霍去病随身带着任务,将来,刘彻的江山可能要落入他手,他不想让刘彻对他好,更不想欠他的。
霍去病想做一个冷绝情的人,但是世界冷绝情的人毕竟是少的。
纵然,霍去病来自其他宇宙,通晓历史规律,但也不能摆脱了人情冷暖。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只要有是非的地方,就有牵扯。
这一世,霍去病怕和刘彻的牵扯是理不清了。
回宫后,刘彻把自己关在未央宫内,任春陀叫门也不开。
吓得春陀立即去找来了太后和皇太后。
太后在门外一边哭一边喊:“儿子,你出来呀,别让为娘担心呀!”
太皇太后呵斥她:“嚎什么嚎,他是一国之君,自有掂量,不要惊慌。”
皇后卫子夫站在两位太后的身后,着急的把手心都掐出了血点。
就这么轮流叫了半晌,门开了。
一群人呼啦一下围去。
只见刘彻满脸红光,手里捧着一卷纸。
太后去扯住刘彻的衣领,一边打他儿,一边哭。
卫子夫扶着太后,一边宽慰她,眼泪止不住的流。
刘彻很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同时,用眼神看向春陀。
春陀正着急呢,这可是动辄就掉脑袋的情况,他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我好着呢,太皇太后、母亲和皇后不必担心。”
刘彻把手里的卷轴藏在袖子里。
伸出两手把太后搂进怀里,轻轻安慰她。
“春陀,以后,切不可擅自叨扰两位长辈和皇后。”
“是,陛下。”
春陀擦干眼泪,应声回道。
“陛下,你一人躲在宫里干什么,任我们叫门都不应?!”
太皇太后眼中还是带着怒气,嗔问道。
“皇祖母,我在写一份告令,也想请皇祖母看看,提些意见。
说着,刘彻又把袖子里的卷轴取了出来,呈给太皇太后。
接过卷轴,看了几眼,太皇太后的脸色就变了。
因为,卷轴赫然书写着三个大字:推恩令。
再往下看,太皇太后的脸色越来越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