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君子远庖厨嗯真香(1 / 1)飞蓬天将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君子远庖厨嗯真香

“这是你们做的,你们才是真厉害,我只不过是说了几句话。”崔珝貌似谦虚实则想忽悠俩个免费劳动力的说道。

崔大一边大口大口吃着面条一边感叹道:“真没想到这小麦除了熬粥做酱,还能这么吃,我崔大这么多年还真是白活了,我刚才一直还以为二公子在瞎胡闹,没想到这玩意真是好吃,”

崔德咽下一口面条,看向崔珝道:“二公子,这东西是你想出来的,要不你给取个名字呗。”

崔德这小子明显比崔大会来事,拍马屁都拍不显山不露水。

崔珝想着自己一个五岁小孩想出面条这种食物已经够惊世骇俗了,再给他取名字也的确没啥必要,不如让他们二人取一个名字叫着算了。

“你们两个在厨房时间那么长,要不就你们给他取个名字吧。”

崔大一拽胡子道:“那敢情好啊,我想想哈,有了,二公子你看,这个是小麦粒做的,小麦粒我们都叫他麦子,那这个叫麦孙咋样。”

崔珝一口面条喷了出来:“麦孙,麦你大爷。”

崔大憨厚笑道:“诶,大爷不就乱了辈分了吗。”

崔珝多希望此时自己有一双大长腿能把这货一脚踹出去。

崔德却小心翼翼道:“既然是由小麦做出来的,那也就是饼吧,但又和一般的饼不一样,不如叫汤饼吧。”

虽然东汉时期没有面条,可饼作为行军干粮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不过大多是死面远不及诸葛亮发明的馒头,但无论是馒头还是面条在历史上还真都是叫做饼,馒头叫蒸饼,面条就是汤饼。

崔珝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崔德的脑子很活泛,至少比崔大强上百倍,看样子这个崔德以后才是自己的主要食物来源。

“好好,就叫汤饼吧。”崔珝也没打算直接叫面条,毕竟应该还没有面这种称呼。

崔大小声嘀咕道:“我觉得还是麦孙更好。”

崔珝没理他,吃完了面便离开厨房,打算散散步。

走出自己的小庭院,却见自己大哥在大院里舞动着自己的长剑,崔珝很是纳闷,自己这个大哥不是文官吗,怎么整日里拿着长剑舞来舞去?

虽然心里好奇,但崔珝还是快步离开了庭院,毕竟要是被大哥发现自己到处乱转,又免不了一顿骂。虽然崔珝十二个时辰躺在床上也不是不行,但在这个没手机的时代,可能会被无聊死。

毕竟是清河第一家族,崔府的占地面积还是很大的,直到中午崔珝才转完了崔府的内院。崔家传承多年最大的家风便是自立,除了每一个庭院的做饭家丁以外,所有家丁都是公用的,而崔珝因为年纪小,给他配了两个。

没错,崔大和崔德就是平时照顾崔珝的两人。崔琰因为弟弟太小但却长得比他还俊俏没敢给他配侍女,虽然他还小,但侍女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屁孩,这也是崔琰的经验之谈。

中午,崔珝溜回自己的小院子,看见崔大躺在院子里的凉席上睡着了,而崔德在一旁打扫着庭院。崔珝看着崔大逗比在哪里打着呼,气不打一处来。

崔珝小声喊道:“德哥,你跟我过来。”

崔德放下手里的扫把跟着崔珝又进了厨房,崔珝打算中午饿一顿崔大,让这货反省反省。

走进厨房,崔珝看见灶台上有着好几盆的面粉不由得好奇道:“我记得没有那么多啊。”

崔德回答道:“哦,这个都是大哥上午磨的,他看二公子爱吃,就磨了一上午,这不,刚刚才躺下。”

别看崔德和崔大整日里互相嘲讽,其实两人是堂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被安排照顾崔珝,比一般的亲兄弟还亲,虽然崔大络腮胡看着像个大叔,其实也不过只比崔德大三岁。

崔珝有些脸红,刚刚还以为崔大再偷懒,其实人家忙了一个上午,挠挠头道:“那就别打扰崔大哥休息了,中午这顿饭,德哥你来做吧。”

崔德开心的咧开了嘴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忙道:“包在我身上。”

崔珝像指挥崔大那样让他添水和面,结果崔德一下把水倒多了,水一下没过面粉,崔珝又让他加面粉,结果他面粉又加多了,就这样手忙脚乱连续几次才弄出像是面团的东西。

崔德在崔珝的指挥下又用铁棍擀揉面团,擀了没几下,铁棍哗啦一声调到地上,捡起来冲洗干净,擦干水,擀了两下又掉在地上,接连好几次。

好不容易把面团擀完,又在切面这一步来回踌躇,只见崔德切的面团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粗有细。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崔珝一拍脑门,暗暗叹息,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崔德脑子虽然好用,但处理面上一百个他绑在一起也比不上崔大。崔大在灶台上绑一百个也比不过崔德。

好么,这兄弟倆简直就是天生互补啊。

“嚯,哈哈哈,德子你切的这是什么玩意,也太难看了吧,看都不想看,谁能吃的下去啊。”一声爽朗的声音从崔珝身后传来,原来是崔大走了进来。

崔德羞红了脸争辩道:“你懂什么,我这是再找感觉,我第一次弄的不好,以后肯定比你强的多。”

崔大洗了洗手,然后扒拉开崔德道:“看好了,你跟我比,你就是个弟弟。”

崔大果然手上功夫了得,把崔德切奇形怪状的面条揉在一起,又撒上一些面粉,左揉右捏,这虽是崔大第二次做面,但真是有模有样似乎天生就是面点师傅的料。

崔德默默的烧了一锅水,又同时熬起了羊油,待到崔大把弄好的面条拿到灶台前时,崔德的酱已经做好了,崔德又把面条下锅。两个人默契配合天衣无缝。

崔珝都惊呆了,难不成这两个人是上天专门派来给他做饭的不成,也太厉害了吧。

谁也不知道的是,被后世尊为白案祖师爷的崔大和被尊为红案祖师爷的崔德。都是在这一间小小的厨房,做面条出身。

因为刚刚崔德面放了三次,所以面团很大,做出的面条也很多,崔大用一个小筐把面条盖住,留着以后吃。

经过上午的饭后,崔大竟然惊奇发现面条吃起来不但好吃,而且在同等斤两下比小麦粥更加管饱,心中对崔小公子暗暗佩服。

将面条盛好后,三人就直接在院子里面搭着小桌吃起了饭,崔大和崔德都是崔府以前大管家的孙子,大管家虽然去世多年了,但崔府对那位慈祥的老人还是很尊敬的,所以尽管崔大崔德是家丁,但在崔府待遇还是相当不错的。

虽然以前并不是这两兄弟照顾崔珝,但自从崔珝出事后,崔琰把崔珝的下人全都调走了,又把这一个会照顾小孩的崔大和机灵的崔德调过来。

崔珝毕竟来自二十一世纪,没什么架子,而且早上他们三人在厨房就一起吃过饭了,所以三人嘻嘻哈哈的吃完了午饭。

崔珝吹着口哨乐呵呵的继续在崔府转悠,因为他刚才在崔德那里得知,这个时代有豆油这种东西,不过都是用来织绢布的,没人用来吃,铁锅这种东西也有并保证晚上就把这些东西搞齐。

转了两圈后,崔珝觉得实在没什么意思,便回到了自己的房内,既然解决了吃饭的问题,也是应该思考一下自己以后的路了。

“曹操虽是明主但多疑善妒,我哥历史上就被他所杀,我长得比我哥还帅,所以我如果投奔曹操,曹操嫉妒我把我也杀了咋办。”

“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耳根子及软,恐怕我投奔了他也劝不了他。”

“袁术自诩四世三公,自大狂,还瞧不起人,也不听手下劝阻非要称帝,pass。”

“江东孙家未来很长时间都还是袁术的附庸,起点太低,投奔他得多累,也不行。”

“刘备。起点还没我高呢,跟着他颠沛流离,东躲西藏不成,pass。”

“仔细想想曹老大还真是最靠谱的,如果有自己帮衬着大哥也不会被杀吧。算了等我长大还得十年的光景呢,到时候再思考也不急。”

在崔珝左右盘算之时,夜色也悄然来袭。崔珝再一次来到厨房,见崔德果然搞来了铁锅和豆油也十分开心。

关于炒菜是何时发明的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但大体上分歧在魏晋时期还是北宋时期,因为在东汉末年炒菜的条件已经很是齐全了,煎这种烹饪方式之前就有,铁锅也悄然流行。

《齐民要术》里也记录了很多炒菜的做法,如炒鸡子法(炒鸡蛋):“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擘葱白,下盐米,浑豉。麻油炒之。甚香美。

所以在崔珝的指挥下,东汉第一坛鸡蛋酱也做了出来,将鸡蛋酱浇在鲜面条,看起来就让人流口水。

正当三人打算动筷子之时,崔琰从门外走了进来,劈头盖脸的就是对崔珝一顿骂道:“小弟,圣人都说过君子远庖厨,我听人说你今天一到吃饭的时间待在厨房?”

崔珝有些委屈暗道:“君子远庖厨是因为君子不愿杀生常怀仁德之心,和进厨房有什么关系。我这大哥不是文人吗,怎么感觉更像个大老粗啊。”

崔大小声嘀咕道:“家主,二公子教我们做的东西甚是好吃,咋就不是君子了。”

崔琰冷哼一声道:“这小家伙想的还能好吃那里去?拿来我尝尝。”

崔德将一碗面递给崔琰,崔琰挑起筷子小小的吃了一口暗道:“真。真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