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先打印个十份(修)(1 / 1)雪三太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引进新的科学仪器后,检验科经常会对绢、纸的质地,包括字画方面做一些检测和研究。

这样的目的,除了在修复文物之后,需要将其详细写进修复档案外,剩下就是为修复师们写论文、找材料做准备。

最为普通的论文,也就是研究综述概括。

通过梳理文物修复的学术史脉络,然后进行总结。

即便是再没有经过学术训练的修复师,在真正上手过文物后,一年半载之内,光是那堆修复档案,都能随意拼出来一篇。

再不济发个C或者D刊也还行,像季刊《燕京文物丛刊》、《东北遗产与保护研究》等。

如果职称和学历够高的话,发个核心B刊(CSSCI)或者A也没有问题,像《中国文物修复研究》、《文物保护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

当然,同类比较有难度的要属《燕大核心》和《清华学报》。

以上这两种刊物,像北核,评价范围涵盖更广,包括了工、理、农、医等领域,而且发文数量较多。

文博方向像《南大核心》、《南方文物》便是顶刊级别了,每年发文数量稀少,评价精准,因此列为第一流!

研二时,易云曾有幸在导师带领下在《燕大学报》发过一篇。

有过严谨的学术体系训练基础。

并且《莲溪渔隐图轴》的揭纸与全色部分,也确实是他老老实实做下来的。

在系统商城的虚拟空间里逛了一圈后,可以说,没有人比易云更加了解了。

知网搜索一通,易云看到,文保方向最新学术动态,提起的都是“修复与保护一体化”的理论。

他准备将这个理论套用在自己的学术论文中。

易云先是筛选了十多篇同类型的文章,通读了一边它们的文献综述,进行归类,汲取有益之处,接着就是列大体框架,准备拟个具体标题。

修复一级文物时,易云的关注点,仍旧是放在自己的宗师级干揭法术式上面。

揭纸整个过程都是易云亲自参与,他的论文标题也起的顺其自然:

《突发状况下干揭法术式的应用——以《莲溪渔隐图轴》为例》。

文章的内容简单来说,就是阐明几个要点。

一是对于修复与保护一体化的概念,二是对于所谓“冷门与热门”术式的阐述,以及在修复时遇到突发状况下,修复师应该如何揭纸,才能避免对文物的损伤降至最小化。

最后便是针对干揭法中,徒手揭纸术式“补天之手”的应用……

确定了这些要点,就好写多了。

有的人搞学术因为任务,或者评职称而去东拼西凑,写的自然艰难。

易云几乎是化身键盘,没有遇到什么阻碍,一气呵成的!

就是把自己揭纸的过程,以及运用到的原理、修复理念摆出来。

早上写了两千字,易云吃过早饭,又去丽景轩揭画。

下午继续写了三千字左右,稍微改下错别字,基本上一篇初稿就这么出来了。

包括易云之前清洗的十多幅老旧字画,还有一部分没有经过揭画的程序。

另外孙老师与助手团队,仍旧在整理从库房带出的那些文物,进行分类、标签、记录,一边准备先清洗破损较为严重的古书画。

易云趁着这股东风,加热打铁,再次完成了6次古书画的揭纸任务。

加上之前,易云揭纸完成的两幅书画。

系统显示屏上的进度条已经被再次推进:

【任务进展:8/10】

……

第三天。

易云起了个大早,早餐吃了炸圈配豆汁,就直奔西宫殿去了。

西三所是唯一需要刷工牌门禁的地方,毕竟这里是文物修复的重地所在。

如果没有正式工牌,易云可能还进不去。

刚进门。

易云就看到了那只胖橘猫。

此刻正噘着嘴,倒在地上,四只小爪子在拨弄一只咸鱼干。

对面同样卧着三只橘色的御兔,毛发顺溜。

六颗乌黑的大眼睛炯炯有神。

不过像是得了重感冒似的,一边躺尸,一边不停地吮吸着三瓣嘴。

四个大佬如同西宫殿的门神,日复一日地守在这里。

帕帕很是警觉。

门刚推开,它就扭过了猫头,盯着易云。

喵呜~

帕帕翻了个身,叫唤了一声。

抱着咸鱼干躲到了古柏树后面。

只剩下了三只御兔。

段青波从房间里面出来,穿着白色的衬衫,搭配黑色毛背心。

他的手里拿着刚刚剥好的白菜叶子。

吹了一声口哨。

便开始喂三只御兔吃早餐。

“怎么来这么早?”

“有事吗?”

微微一笑,段青波就开口道:“对了小易,忘了告诉你一件事。”

“今天下午荣宝斋会有代表来故宫参会,咱们装裱室的书画组与摹画组要临时开个组会,主要是为了国庆特展的筹划。

还有是有关一级文物——《万岁通天帖》的抢修,必须要立刻提上日程了!”

“如果能够提早完成,对这次特展系列活动的开展,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这我恐怕没有资格参会吧,段主任?”易云惊讶问道。

“有!谁说没有,我说谁有谁就有。”

“你下午三点准时来参会即可。”段青波斩钉截铁答复。

“你要准备一下,可以先写个草稿,可能要针对你上次修复《莲溪渔隐图轴》的事情,做些相关的讨论研究总结。荣宝斋那边的人可能会提一些问题,为了避免你难以应对……”

“本来你的论文要是写出来的话,倒不是什么问题,不过你现在可以先写个简易版的摘要,对付下午的组会……”

话未说完。

段青波就震惊地看到,易云将打印好的几页纸递到面前。

“段主任,昨天赶了一天,我已经写出来了。”

“麻烦您给过过眼。”易云呵呵笑道。

段青波先是一愣。

然后就哈哈笑了,不禁感叹道:“好,好!”

“年轻人还是体力好,精力旺盛。我刚进故宫的时候也是这样,替老师傅打完浆子、磨完马蹄刀还不觉得累,就想着自己再去琢磨琢磨,写写修复档案,一熬夜就是通宵,老婆连叫好几次关灯我都不愿意。”

“进屋子里面来吧,先坐着歇会,我给你瞅瞅。”

段青波翻看着易云的文章。

首先看的,还是标题,摘要。

有的文章,只看标题即可,有的文章,只看摘要就行,有的文章看了标题就可以撇一边去,有的文章,需要通读。

易云写的属于哪一类,还得看了才知道。

干揭法术式,突发状况、如何应对……

“不错嘛,关键词的要点,算是基本都覆盖全了。”

摘要也讲的很清楚,包括文章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就是揭纸的整个过程,前后的思考程序,以及遇到类似突发情况,如何处理的问题……

在看易云论文的过程中,段青波脑子里冒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挨个得到了解答。

他原本以为,易云一天搞出来,至少肯定是有不少错误,甚至是逻辑上犯的问题……

却没有想到,结果完全不同。

“看的出来,你在燕大还是受过严谨的学术训练,这篇文章的逻辑基本没有任何问题。”段青波频频点头,满意地道。

能修复文物,掌握高明的技法操作是人才,能写论文、发文章也是人才,如果二者都兼并在一个人身上……

段青波看向易云的眼神越发地顺眼了。

“只是问题的一点先后顺序,还要改一下。”

“发个故宫的院刊是没有问题的。”

段青波略微思忖,“下午应急用一下吧,先打印个十份出来!”

“这么多,用的着吗?”易云哭笑不得。

“下午你就知道了。”

谈完论文。

易云扭头,再次看到了大号装裱台前,码的整整齐齐全套的修复工具。

段青波背着手逐渐起身。

“我算是故宫古书画修复的第二代传承人吧,这面前两张超大型裱画案,可是70年代就已经存在的。”

“看这些挂的竹起子,都是50年代那会,第一批老师傅们亲手做的。最抢手的工具,就要数这几块砑石了!”

段青波握着其中一块砑石。

小心翼翼递给易云。

接到手的瞬间,易云就感觉到,它的与众不同!

这块砑石石质紧密。

肉眼看去,毫无杂质,非常趁手。

盈盈易握。

“一块好的砑石千金难求,这几块石头都是我们现在两组修复师共用的,也是装裱室三代传承人共用的石头,你手里拿的这块砑石,是50年代杨文彬老先生,从南方带来的。”

易云低下头。

他看到。

或许因为常年摩擦平滑如镜的宣纸。

石头也变得光泽饱满。

就好像那些光泽饱满的大师们一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