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还是退?
主将不在,西军投鼠忌器,进退两难,此时,早有小校快马将此处的情况报于种师道知晓。
不过,种师道距离此处尚有小半个时辰的马程,这一来一回的时间,足够两军展开厮杀了!
远处,太平军红色的大旗迎风招展,旗下,邓元觉的邓字认旗更是猩红无比。
面对军堡外头的西军,太平军只是停下整顿了阵形,然后便以圆月阵缓缓而来。
其阵势如泰山压顶,给西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就这么灰溜溜的逃走?
这数千西军显然不想沦为笑柄!
于是,一名小校带着几十名精骑,试图阵前邀战。
谁曾想,这几十人打马刚刚行至太平军的射程之内,便有百十名弓手停下脚步,弯弓搭箭。
“嗖嗖嗖!”
一番齐射过后,弓手也不看战果,当下便收工而立,快步追上了前头的军阵。
这时,马背上的西军好像喝醉了,接二连三地坠落下马。
有的骑卒伤势不重,若能得到相应的救治,一定可以恢复如初。
然而,同行的骑卒早已四散而逃,他们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受伤的手足兄弟?
太平军小胜一阵,士气更是旺盛。
与之相比,官军倒是有些气馁。
目前来看,来援的这支太平军显然有备而来!
二百步、一百步、七十步!
近了,更近了。
四下里的军卒已经“呼哧、呼哧”喘起了粗气,敌人就在脚下,若不是军规苛刻,说不定早已经有人按捺不住了。
“嗡嗡嗡”,为了削减太平军给予的压力,官军终于弯弓搭箭,试图先发制人。
“盾!”
陡然一声暴喝,列阵而来的太平军齐刷刷举起了铁盾。
“霹雳火弓准备!”
“前方六十步,放!”
等到行至六十步的时候,邓元觉陡然暴喝。
太平军远道而来,若能用远程火力给予打击,一定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顿时,霹雳火箭疾射而至,浓密的硝烟腾空而起。
官军虽然身着铁甲,可是,近距离的打击下,火弓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只是刹那,便有数十人跌落下马。
官军的人马纵横南北,从未遭遇过如此强烈的火力。
一时之间,人仰马翻,很是热闹。
相对于官军,太平军军手中的火弓杀伤力更强。
官军一旦中箭,多数是立毙而亡,即便有少数人侥幸不死,也只能在绝望当中流血而死。
反观太平军,他们人人披甲,只要不伤到要害,根本难以影响到他们的战斗力。
轻伤不下火线,在守军的眼中,官军就像一个個行走的战功!
第一排军卒刚刚射完火弓,他们便后退一步,把位置让给第二排的射手。
就这样不断地交替射击,在后排人手的时候,第一排的枪手已经凶狠地击发了手中的火弓。
自始至终,始终有两百支火弓在轮番轰鸣。
太平军太强了!
此时此刻,官军们逐渐生出一股懊恼之情。
也许,早在太平军抵达之前,官军就应该落荒而逃,现在倒好,面对步步紧逼的太平军,就算官军想要逃走,也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战、战、战!
外头的西军一分为二,一部上前拦阻,另外一部强攻军寨。
事已至此,必须拿下军寨,唯有如此才能一雪前耻。
无需提醒,沉闷的号角声已经吹奏而起,寨内的太平军已经做好了近战厮杀的准备。
城外的军寨毕竟比不得城墙,他们外围没有护城河做屏障,一旦官军强攻,很容易迫近城头。
西军的动作很快,两轮箭矢过后,两千人马便抵达寨墙之下。
寨墙由巨石累积筑成,四名健壮的西军精锐抬起圆木狠狠地撞击了一番。
“砰”,石墙巍然不动。
看来,太平军在此处确实花费了极大的力气。
西军将校大吼一声,“梯子!”
几名官军速度极快,快速将木梯送到此处城头。
然而,寨中的太平军岂是摆设?
当越来越多的官军冲到近前的时候,卫亨一声令下:“滚木礌石!”
早已在寨中蓄势以待的太平军当即掷出了滚木、巨石。
“噗噗噗”,近战厮杀,滚木礌石绝对是一件大杀器。
虽说官军都是勇猛精悍之辈,可是,面对从天而降的滚木垒石,他们也没有太好的法子。
这样下去可不行,被动挨打不是官军的一贯作风呀。
在数名精锐的的带领下,一队身着双甲的军卒扛着圆木来到寨门口,他们要撞击寨门。
相对于高大坚硬的石墙,寨门是唯一可以突破的弱点。
“一、二、三,撞!”
“砰砰砰”,西军精锐顶着箭雨,开始了漫长的撞击。
撞击行动单调、枯燥,可是,官军们却别无选择。
适才短暂的接触,太平军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只要天气晴朗,火弓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官军想要夺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一名西军将校时不时抬头望天,昨夜他已经从一名略懂天时的老卒口中得知,今日有雨!
只要能够天降大雨,太平军的火器便没了用处。
一直以来,太平军之所以不落下风,还不是因为他们手中火器犀利?
只要大雨磅礴,火器失了作用,官军便可趁机夺城!
近身厮杀,没有火器的太平军怎会是西军勇士的对手?
正因为如此,这支西军才待在此处盘桓不去!
无他,击破军寨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
天时难测,谁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
邓元觉在此时同样察觉到了不妥,昨日以来,他军中便有军卒腰酸背痛,他们一直在说这是要下雨的节奏。
“传令下去,刀盾兵随时准备上前接应,这天,有可能下雨”
裨将脸色一变,对于霹雳火箭而言,大雨可是天灾。
湿润的水珠会浸透火药,到那时,没了火弓的助阵,太平军再想压制官军,可就只能凭借真刀真枪的冷兵器了!
又过了一炷香的功夫,豆大的雨点凭空落下。
弓手抓紧时间放出了最后一箭,他们已经得到了有可能下雨的消息,因而,军卒很是镇静,没有太多的慌乱。
接着,一行人动作迅速地将火药箭矢用雨布包裹起来,妥善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