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三章 做皇帝前的准备工作(1 / 1)秀才会武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康元年十一月初一,方肥、梁红玉等人乘船抵达汴京。

一同抵达的还有数十万石粮秣,如今汴京已为太平军所有,自然不能短缺了粮秣。

此时的汴京未遭遇较大破坏,无论是繁华程度还是城池规模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城!

方肥心潮澎湃,作为方腊的后勤大总管,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真的以一名胜利者的身份进入其中!

这可是汴京,是赵宋经营百余年的皇朝!

占据了这里,意味着吴王代宋已经成为必然。

听说连皇帝赵桓都被抓获,这样的话,再行“曹魏代汉”之事岂不是顺理成章?

想到这里,方肥已然有了决断。

这样的事情,吴王自己不便操作,而方肥作为文官之首,责无旁贷!于是拜见方腊之后,方肥将吕将、汪末泥、石宝等人召集到一起,商议此事。

寒暄过后,石宝忍不住说道:“诸位,吴王啥时候能做皇帝?”

汪末泥捋须笑道:“石将军莫急,方相公让我等先来,必然不会让我们失望!”

方肥当仁不让:“不错,我等也是为天下苍生请命!”

“禅让文书可曾写好?”

“还差少许,今日即可完稿!”

众人都知道,所谓的文书并非关键,但也不可或缺。

想要做皇帝,真正需要的是军队的支持。

如果得到军队的支持,再加上百姓的青睐,就算是改朝换代也游刃有余!

第二日,方肥等人一同劝进。

方腊笑着摇了摇头。

自古以来,三辞三让已成惯例,如果方腊反其道而行之,只会让人小觑!

禅让的过程,首先是开展舆论造势,让天下人知道,赵宋有禅让帝位的打算,彻底挑破这层窗户纸。

接着就是群臣劝进,配合方腊完成三辞三让的过程。

在第一次禅让文书抵达之后,方腊只能选择拒绝。

这时候,众人需要再接再厉,继续阐述赵宋之昏庸,方腊之英明。

于是,用不了几日,第二封禅让册文再次抵达。

汉献帝禅位给曹丕的时候,献帝十分配合,所以整个禅让过程无可挑剔,完美无缺,而晋朝皇帝在发出禅让诏书之后,不愿意演戏,这让夺位的刘裕有些难堪,不过,即便没了皇帝,刘裕也顺利登基称帝。

换句话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皇帝本人是否愿意配合已经显得无关紧要了。

新皇登基已成必然。

当然了,赵桓为求活命,愿意全力配合演戏,不过是丢些面子罢了,只要能活下来,这根本不算事儿。

刚开始,听说方腊即将称帝的消息,赵桓惶恐不安,可后来,听到方腊开出的条件之后,他便彻底平静下来。

方腊许诺:禅让之后,皇帝可以被封为安乐郡公,每年给予五十万贯作为日常开销。

钱不多、地位也不高,但起码可以保住性命!

对于亡国之君而言,这已经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再者,赵桓除了接受,显然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于是,吴王坚辞帝位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快又开始了第三次轰轰烈烈地劝进行动。

这一次,不少旧宋官员同时上书劝进。

甚至有太学生上书:“吴王不出,天下不宁!”

对此,方腊谦逊道:“我华夏亿兆子民,栋梁之才汗牛充栋,可为将为相之人不知凡几。方腊出身微鄙,才能不足以称帝!”

于是,众人再度上书吹捧。

流程走完之后,方腊开始处理当日的政务。

一个坏消息,一個好消息。

坏消息是完颜宗望突入河北之后,四处烧杀劫掠,在地方上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方杰、花荣虽与卢俊义合兵一处,但却也无法截住完颜宗望。

好消息是邓元觉顺利攻破了洛阳城,康王赵构落荒而逃。

拿下洛阳,意味着长安近在咫尺,只要太平军愿意,随时可以进逼长安,到那时,旧宋的残余势力只能退避三舍!

至于河北的完颜宗望,方腊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沂水至徐州一线的工事上。

毕竟,沂水以北之地,太平军收复不过数月,未来得及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体系。

可沂水到徐州一线就不同了,早在银术可挥师南下的时候,方腊为了抵挡金兵入侵,便命令韩世忠在沂水着手构建防御体系。

围杀银术可的时候,这套体系就立了功,如今完颜宗望再度南下,若是一头撞到这道防线上,太平军便可将其一举消灭!

将两道奏章批复之后,方腊又拿起了另外一份。

除此之外,御桌上还有厚厚的一摞表章。

大名府知府献上户籍文书以及当年税赋,表达归顺之意。

京东西路的应天府知府也上表归降。

单州知府不降,为徐方所杀,单州收复。

……

总体而言,局势发展的不错。

在汴京沦陷之后,明眼人都看得出,改朝换代已成必然。

这时候,与其螳臂当车,倒不如趁早归顺,谋个好下场!

“若有河北、长安军报即刻送来,不得有误!”

事关金人、事关赵佶,方腊还是不敢大意。

十二月初一,在方腊的暗示下,规模最大的一次劝进开始了。

方肥与一众文武官员携带文书请求吴王登临大宝。

第一次面对劝进,方腊的理由是起兵并非为了私利,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第二次众人针对方腊推辞的理由给予了解释,阐述了方腊对天下的重要性,认为方腊做皇帝,是天下人的意思。方腊拒绝的理由是有才能的人太多了,他的这点功勋不足称道。

面对第三份文书,方腊拒绝的语气就有些软弱了,“若另有贤能,方腊愿俯首称臣。”

开啥玩笑,太平军都是方腊一手创建的,普天之下还有谁敢再做皇帝?

于是,在第四次劝进的时候,方腊应承下来,“当今乱世,金辽、西夏虎视眈眈,方腊不才,愿为天下苍生担此重任!”

就这样,一整套的禅让过程总算圆满完成。

接下来就是新皇登基的各项准备工作了。

一时之间,各地祥瑞纷现。

有人献出古鼎,上书:方氏得天下,大吉。

大理使者献出瑞兽一对,其形似候,浑身俱是金丝,甚为可爱。

福建路不甘人后,传出百岁人瑞的消息。

……

重重祥瑞的消息俱入汴京,这让众人茶余饭后有了诸多谈资。

“今日宫中传出万岁声,听闻是吴王终于答应登基为帝!”

众人急切道:“这么说来,吴王已是皇帝了?”

那书生摇头说道:“自然不是,自古以来,新皇登基俱要举办登基大典,上祭天地,下告百姓,如此方为皇帝。”

众人连连颌首:“原来如此!”

天子,正是上天之子,代天牧民的意思。

虽说在祭天之前,也可以称之为皇帝,但祭天之后,无论是合法性还是地位都无可指责。

方腊有赵桓在手,自然没必要去走弯路。

老老实实的禅让一番,既可以减少旧宋势力抵抗意志,也可以更快地聚集天下力量,进而与金人对抗!

岳飞心神恍惚,“大宋就这么完了!”

虽说岳飞并未入朝为官,也未与太平军交战过。

可赵宋立国百余年,并非一无是处!

归根到底,还是皇帝索求无度,加上奸臣当道,所以官逼民反,才使得局势崩坏至此。

明眼人都知道,大宋必亡,就算太上皇和太子在外,又有何用?

几十万西军都挡不住太平军的兵锋,更何况现在?

岳飞饮完酒水,招呼汤怀、王贵等人一道出发:“走吧,咱们去太原,去杀金人!”

汤怀自然应承下来。

皇城内,方腊在梁红玉的侍候下正在试穿衮服。

宋为火德,皇帝的龙袍为红色。

方腊代宋,亦为水德克火德,所以,方腊的衮服是黑色的。

在尚衣监的紧急制作下,方腊这一身黑袍很是合身。

梁红玉摸着肚子,一脸的幸福,她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有母仪天下的那一天!

“红玉,昨日方肥奏报,近期要制作新朝雅乐,我记得你极善音律,抽空可以指点一番,但是切记,一定莫要过于劳累”

“遵旨!”

如今距离梁红玉的预产期还有两个月,她的一举一动都分外惹人注意。

毕竟,方腊之前的子女俱已早逝,如今梁红玉腹中子女就是新皇的嫡子嫡女!金贵的很。

制作出官方的雅乐,确定一整套的礼制,这是一个王朝是否强盛的标志。

方腊一心做大做强,自然不愿马虎。

于是,一整套的礼制必不可少。

当然了,相对于礼制而言,方腊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未曾定下:国号!

石宝咧嘴笑道:“吴王所向披靡,我太平军战无不胜,不如叫太平天国好了。”

方腊颇为意动,如果真的用了这个名字,那可就与后世的那场农民起义梦幻联动起来了。

只是,四字毕竟过于拗口。

汪末泥摇头说道:“《易经》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以我之见,大乾、大元都可!”

自秦到宋,国号都是一字,还没有采用两字以上的惯例。

李俊出过海,突然笑道:“大和也不错。”

方腊嗔目结舌,“这个不行!”

李俊虽没读过书,但有人读过。

“大同如何?”

“岂不是与地方同名了?”

这时,方肥笑道:“以我之见,大明也可,刚才汪军师曾言,大明始终,六位时成。这也是易经记载的嘛!”

方腊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更好的,当先便拍板定案:“好,就叫大明!”

众人自然再无异议,皇帝都决定的事情,脑子抽了才会反对!

国号定下了,还有年号。

如果让朝臣商议,只怕吵起来几个月也定不下来,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每个年号都有不完美之处。

可如果让皇帝自己定就简单的多了,他只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就行了。

不过,为了不闹出笑话,方腊还是决定听听别人是怎么搞的。

“开元,怎么讲?”

“开元,出自《汉书》,切合武周还唐之情形,亦有玄宗励精图治之心在内。”

“先天和天宝呢?”这俩也是玄宗的年号,方腊追问道。

“先天,语出《周易》,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也。白居易又言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意即需争那一线之机,先发制人。景龙四年,玄宗先发制人,诛韦后。若慢上一步,或为韦后所诛。故玄宗即位后改元先天。”

“开元二十九年,玄宗年事已高,欲求长生。遂以旧宅得宝符为由,改元天宝,即天降宝符也。其实武后改元,也是为求长生。语出《道德经》,长生久视之道。”

方腊有些犯愁,“都是引经据典的。”

方肥笑道:“其实只要圣上喜欢,什么年号都可以,毕竟,神龟都可以作为年号!”

北魏明帝元诩就用了这个年号!

方腊也笑了,他想不出来好的年号,可后世里有很多响当当的年号。

就像朱元璋的洪武年号,意为洪大的武功,意在彰显武事之威。朱元璋扫灭群雄,将中原、江南悉数占领,建元洪武,豪杰之气于兹可见。“洪”字也是第一次用于年号,意“盛大”。

建文,即建立文治,与洪武朝严肃的政治氛围相对应。

永乐,寓意国家永远太平,百姓永享安乐。原为永清,后改为永乐。

洪熙,寓意国家日益强大兴盛。

景泰,寓意国泰民安。

……

方腊实在不好意思拿自己跟朱洪武相比,不敢剽窃洪武的年号,可后面的皇帝他就没有愧疚之心了。

思来想去,嘴里道:“永乐如何?”

方肥击掌笑道:“大善!以后圣上当为永乐大帝!”

朱棣虽然篡了侄子的皇位,但也算是明朝响当当的一位皇帝了,抢他的年号,吉利、喜庆!

于是,方腊拍板定案:“好,年号那就定下,唤作永乐!明年即为永乐元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