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以北,飘在风里的旗帜带着几个破洞,自夜战之后,齐军返回被攻打的大营,没再急着攻打檀州,反而将军营扩大,在这里坚守待援。
军营内外,交战的痕迹明显,血迹随处可见,几处木栅有着缺口,正有工匠在修修补补,营外的地面零零散散有着断裂的箭矢,被撞散架的鹿角重新安装好,封堵在军营四周。
这自然是与辽军交战留下的痕迹。
狄雷骑着战马,得胜钩上挂着长枪,手中拎着铁锤,与闲不住在营中乱窜的赵立碰见,两人见礼后,在这清晨的冷风中并骑而走,随口聊着一些话题解闷。
对于他们这些从宋地迁移到北地的人来说,纵然在山上时不一定亲近,然而在这里,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好感。
“那两个辽人统军急了,今日竟然主动率军来攻咱们,没想到水军与韩世忠这般能打,已经占领数州之地。”
“今次三路进攻辽国,只咱们没有破州占城,将来不知要被韩世忠那痞子嘲笑成什么样。”
“又没打完,之后再多立战功就是……”
当当——
话音未落,传来几声金钟之音,两将对视一眼,尽是吃了一惊,“这般快又来攻?”的嘀咕一句,连忙抖动缰绳跑去军营前方。
视野的尽头,一条黑线正在快速移动,马蹄轰鸣的声响填充入耳。
赵立在马上微微站起:“看样子像是咱们的兵马。”
“应该是杜壆将军他们到了。”
不一时,马蹄声如雷震动大地,狄雷在马上俯身向前张望,有数匹战马先一步奔跑过来,马上的骑士高声叫着:“杜将军率兵来援,还请开营门。”
从怀中掏出军符扔了进来,狄雷、赵立两个连忙打马跑向军营前,向守门的士卒要来看了,连忙命人传讯奚胜,一面高叫:“请回禀杜将军,兵马入营事大,还请在外稍等片刻,本将已传讯中军。”
外面的士卒拱手领命,打马往回奔跑。
不久,外面兵马停下之时,奚胜也跑了过来,验看之后传令开门,迎接杜壆等人的五千骑兵进来。
骑兵来援的消息转眼间传遍军营,得讯的齐军将校大喜,顿时欢声雷动,己方兵马一直劣势,被对方一直压着打,早就让人难以忍受,如今原本该随着陛下行进的大将来此,那大军自然不会离得太远了。
“陛下在后方率着大军行走,遮莫五日后能到。”
杜壆、史文恭、耶律余睹进入中军大帐坐下,看着赵立行动不便的样子顿时眉头一挑:“之前入营看着不少疮痍,看来今次的辽军挺能打。”
“兀颜光,耶律延禧那厮手中一条恶犬,也是他如今能指使的将领中最能打的。”耶律余睹哼哼一声,接着面上露出疑惑:“至于那个纪安邦……”,迟疑一下:“俺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他的名字。”
“管他许多。”杜壆笑一下,看看上首的奚胜,又望望其余几将:“既然陛下还没到来,咱们也该上前同那兀颜光打个招呼,让他别想将咱们抛下跑去蓟州找韩世忠与李宝那俩泼皮。”
帐中众人都笑,耶律余睹霍的站起:“末将做先锋,杀他一阵。”
杜壆与奚胜对视一眼,笑着安抚:“耶律将军莫要焦急,我等方到,总要歇息一下。”
耶律余睹眼睛转了转,点点头,又自坐下。
……
檀州,密云城中。
兀颜光高大的身影正在屋中来回走动,他儿子兀颜延寿、勇将阿里奇以及原檀州三将纪安邦、汝廷器、昝仝美坐在两旁看着他没有出声。
这两日多有各种讯息在城中传递,有东边的军州已经丢光的传说,也有蓟州守军投降的消息,更多的是在说皇帝放弃析津府跑路,纷纷扰扰许多说法,整座城民心惶惶,惹得官衙中的官老爷们忧心不已,只能接连贴出告示告知百姓没有问题。
只是军中的将官都知晓,形势没有百姓传的那般夸张,然而也没好到哪儿去。
“父亲,要不咱们后撤?”兀颜延寿迟疑一下,开口:“如今奚胜做为楔子钉在前方,远有吕贼大军为援,近有其余两路近逼,形势不利。”
“统军撤不得。”纪安邦在旁出声:“现在要是撤了,析津府北面就是一片坦途,齐贼军队南下更无阻力。”
汝廷器、昝仝美在一旁连连点头,阿里奇看他们一眼闭着嘴没有说话。
“撤肯定不行……”
兀颜光低低沉吟一声,随后皱起眉头叹口气,目光扫过自己的儿子移向其余几人身上:“一步慢,步步慢,今次有些为难了……”
站在厅中几息:“我意还是主动攻击齐军大营,主动出兵是战是退俺们自己说的算,若是等齐军将这里围了,怕不是更难办。”
纪安邦三人相互看看,眼中有失望之色,都不是笨的,兀颜光这话分明就是有了撤退的意思。
正在纠结中,外面有亲兵敲开房门:“统军,有京中的令骑前来。”
兀颜光一怔:“让他进来。”
外面有人连忙跑入,单膝下跪:“小的大石林牙麾下斥候见过兀颜统军,林牙让小的传讯,他已经领析津府并周围军州兵马共十万北上。”
兀颜光眉头一挑,往前两步:“如今到了哪里?”
“顺州左近,小的领命出发前,离怀柔城尚有三十里。”
“怀柔……”
兀颜光捋着自己的胡须在屋中快步走动,猛地一个转身:“你快些回返,告知大石林牙,让他转道向东。”
“爹,怎地……”兀颜延寿一惊站了起来。
兀颜光伸手止住他的话语,走去桌边口中说着:“让大石林牙务必于蓟州挡住东面的齐军。”
坐下写下一道军令,又将章盖好,拿出兵符铁牌递过去:“城内有俺留下的守城兵马,一并归大石林牙节制。”
“是。”那斥候接过,忙不迭点头答应,看着兀颜光挥手,一个转身跑了出去。
兀颜光整理下身上衣服,看眼众将:“如今有了援兵挡住东面,咱们也可安心在此与北面的齐贼对决。”
纪安邦面露喜色,陡然站起抱拳:“统军高义。”
兀颜光一挥手:“国难之际,你我一般为国家出力,不值赞赏。”
看兀颜延寿有些闷闷不乐:“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若有可能,俺们还是要守下这里才是,不然丢了南京,将再无安身之处。”
兀颜延寿没有说话,只是闷闷点头。
不久后,城中的兵马在兀颜光与纪安邦的配合下开始统合。……
云层渐厚,阳光在下午时分隐于云后。
密云城以北的方向,人潮正在集结,手持大盾、长枪的士卒朝着这边汇聚过来,骑兵牵着自己的战马、旗帜树立在队伍中,将领骑在战马上呐喊指挥着,不时目光扫过外面,看是否有斥候跑来。
风扑在人的脸孔上,耶律余睹目光坚定的看向远方,麾下丑和尚与谢家奴各持兵器骑马跟在他身后。
“终于等着今天了……”
抬起头的契丹人看着远方飞过的鸟,目光渐渐迷离,又凝聚、坚定,在马上绰起铁枪,飞马上前:“今次当让耶律延禧知道,当日他到底做下什么错事。”
周围嘈杂的嗡嗡声里,牛角号的声响吹起,骑兵在向前行进。
远处,斥候飞奔上马,抽打着马匹
当日,齐、辽两军再次于檀州交战,辽前东路都统、宗室将耶律余睹先行挑衅辽军于密云城下。
阿里奇率兵出城,率兵与耶律余睹战于城下,众目睽睽下,耶律余睹战败。
阿里奇追击而出,兀颜光怕其有失,忙命汝廷器、兀颜延寿两人在后跟上。
正救着被伏兵冲击的阿里奇,三人见齐军势大,急忙忙撤回密云。
奚胜、杜壆两将领兵上前,兀颜光、纪安邦两人紧守城池不出。
齐军见不能占着便宜,只好缓缓退兵回北面军营。
季春癸卯,耶律大石接传讯救援蓟州,正遇韩世忠率军攻打城池,耶律大石亲率骑兵突袭齐军侧翼,京超一时不察,被其冲阵得手,京超上前阻拦,身披三创而退。
韩世忠见状只能先后退整军,一面向后传讯水军,一面加固营盘,用以应对蓟州的辽军。
甲辰日,宋军分东西两路突袭辽国,种师道率六路西军精锐攻西京道,辛兴宗在东路率十万河北禁军与敢战士攻南京道。
辽国朝野顿时震惊。
“宋人焉敢如此,违背祖上盟约,不怕引起两国百姓不满?!”
耶律延禧面色通红,头皮隐隐透出红光,甩着双手大吼:“这些奸诈的南蛮子,趁着朕将军队派出去应付齐贼,他们来趁火打劫。”
“宋国此举不仁啊……”
“两国百余年不战,当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早就说汉人奸诈了……”
下方的各文武相互看看,交头接耳之音让气急败坏的耶律延禧停下走动的脚步,望向这些大臣:“你们可有办法退去宋人兵马?”
下面的声音一静,几个大臣嘴唇蠕动一下还是低下头。
耶律延禧抬手点点他们:“不问你们时候一个个能说会道,该你们出主意了,现在又哑巴了?”
手臂往萧奉先那边一指:“你说。”
萧奉先一愣,看看旁边,下意识伸出食指,随后反应过来,硬生生将指自己的动作变为挠下巴,急中生智:“陛下,臣以为西面还有萧干将军,可令他率军南下克宋军。”
眼见耶律延禧面色缓和,顿时觉得自己说的对,思索间连声道:“还有那郭药师率领的怨军,彼虽败与齐贼,然也是能战之人,让其配合萧干将军南下,定然可给宋人重创。”
耶律延禧脸上红色下去,缓缓点头,看他住嘴:“……还有呢?”
还有?
萧锋先眼神游移一下,猛然看着一个身影,连忙用手一指:“还有讹都椀,他也是身经百战之人,当能抵挡一路。”
耶律延禧皱眉,看去那边:“萧特烈……”
那边被点名的将领连忙上前低头:“陛下。”
耶律延禧眼中有几分不喜,这人宿卫出身,却先后败于金人与齐军兵锋之下,只是现今着实没有人能用,犹豫半天开口:“朕还能信你吗?”
“愿为陛下分忧。”只两条发辫垂在脑旁的契丹大汉低头:“定叫宋人后悔今次出兵。”
耶律延禧这才勉强点头,看看下方众人,思考一下:“耶律佛顶、耶律兀直,你二人与萧特烈一起出兵南下。”
想了一想,勉强开口:“如今兵马较少,你等领析津府兵马一万五千,可自行招募敢战士,将越界的宋人给俺打回去。
另传令耶律大石,让他分兵南下,蓟州那边齐军乃是偏师,有个几万兵马守城就成,先将宋贼给朕砍了!”
殿中,文武齐齐躬身领命,受了皇帝命令的三员大将连忙跑出去。
天光之下,快马从析津府飞驰而出,向着东西两边飞速前进。
不一日,析津府有两万军队而出,一路南下。
几乎同时,也有着快马从西北而来,将回鹘被乃蛮部攻击的讯息传给了皇帝,只是如今这位辽帝正在头疼齐、宋两国争相进攻之事,哪里有空去理远在天边的回鹘部落,是以直接将报信的骑士打发出去。
……
丙午。
天光和煦,白云如絮。
吕字的大旗在蜿蜒的队伍中逐渐清晰,浩浩荡荡的大军终于从中京开进南京道的边境。
奚胜、杜壆、史文恭众将骑着战马奔跑出来,看着旗帜过来连忙跳下战马等候。
几只飞鸟从晴空中飞过,视野看着黑鸦鸦的人群一个转身没入林野之间。
吕布看着排列在外的一众将领笑了一下:“终是重新回到这南京道了。”
火红的战马打了个响鼻,长长的脖颈转动一下,在原地轻踏脚步,吕布伸手摸摸它的鬃毛,手臂一振,甩开披风:“传令大军入营。”
看向站着的奚胜几人:“随朕来,给朕说说檀州是怎么回事。”
后方脚步轰鸣的声音,在渐渐减弱。(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