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章:发酵(求收藏!求推荐!)(1 / 1)过桥听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皇城不远处,七皇子府上。

弘武帝有十二子四女,唯有这七皇子是皇后所出,其余人皆是嫔妃所生。

所以这七皇子最是得宠,皇子祖制十六出宫开府,七皇子硬是被拖到了十九,今上才拗不过这些大臣,依祖制放七皇子出了宫。

朝中早有风声,说是今上本有意封七皇子为太子,只不过被陈老太傅以陛下春秋鼎盛,不宜早立太子为由劝了过去,这才给七皇子上了王号,封秦王,入吏部历练,为诸王之最!

其余只有二皇子齐王,四皇子楚王,五皇子魏王年长有才,得今上看重,在六部领了差事,至于其他皇子,或太过年幼,或出身下贱,却没了这份圣恩。

唯有大皇子例外,其母为皇贵妃,家世显赫,又颇有才名,每逢宫中赏赐隐隐与七皇子持平,却未入六部历练,其中深意让人不解。

传言是大皇子天生阴鸷,又与当年的义忠亲王走得近,这才得了陛下不喜。

“王爷……”

孙安见了七皇子柔柔的笑了两声,迎了上去。

“安,如此匆忙找我何事?”

七皇子伸手揽过孙安,眉目似水,两眼传情,也不知这些世家子弟是怎的,个个都是双向插头,男女不忌,纯纯看脸。

孙安靠在七皇子怀中,低垂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加掩饰的厌恶,若是有一丝办法,他也不必干这下贱事。

“王爷且慢,安有要事禀报,李惠侯今儿把他的腰牌给了陈太傅新收的弟子,那人写了篇孙猴话本,想借王爷之手扬名。”

“哦?拿来看看。”

七皇子若有所思的松开了孙安,陈太傅的弟子拿着李惠侯的腰牌?有趣,有趣。

“虽有些瑕疵,却也似名家手笔,市面上的孙猴话本跟这本比起来倒是差了许多。”

孙安献宝似的从怀中掏出纸稿,“不经意间”弄掉了松松垮垮的腰带,露出那雪白的肌肤。

七皇子接过纸稿,枕在了孙安雪白的大腿上。

“嗯?”

“陈太傅那弟子叫个什么名?”

“贾瑾,是宁荣街的。”

七皇子翻身而起将纸稿卷好,目光玩味,贾家人拜了陈太傅为师,还拿着李惠侯的腰牌请他办事,这是个妙人啊。

“就按他的意思做,助他扬名倒也无妨。”

“七郎……”

“嗯?”

七皇子闻言停住脚步回头看向有些幽怨的孙安,孙安叹了口气,走上前把七皇子腰间的玉带整理好,七皇子轻笑一声,就任由孙安施为。

“好了……”

“早些歇息吧。”

孙安关好门,虽还是一脸赔笑,但袖中青筋暴起的双手却和孙安表情不符。

……

皇城,养心殿

弘武帝不过四十出头年纪,体型瘦削,头发却已是黑白相间,虽已过了亥时但弘武帝并未歇息,反而在批阅堆积如山的奏折。

“陛下,秦王求见。”

夏秉忠送了一盏浓茶上来,对弘武帝低声说道。

“小七?让他进来吧。”

弘武帝放下奏折喝了一口浓茶,淡淡说道,太上皇在位多年,承平日久,行事愈发荒唐起来,就册封国师一事,朝中御史言官就已经上了三番折子,若是再不阻止,恐怕会有人碰死在乾清宫前。

大乾虽不以文御武,但朝堂文臣多半取于南,经历了两宋数百年,有些事早就刻骨铭心,今日太上皇想要把道教天师立做国师,明日就敢以道治国,那时要他们这些读书人又有何用?

“儿臣参见父皇。”

“免了,你这时候不歇息入宫作甚?”

“儿臣新得了一折话本,看到精彩处夜不能寐,想请父皇品鉴一二。”

“哦?”

弘武帝眼中闪过一丝讶色,他自己的儿子他知道,七皇子是个顽劣的,不似他几个哥哥老实,能看进去的也多是淫词艳曲之类,何敢拿与他看?

“父皇一看便知。”

七皇子打了个哑谜,从袖中掏出不知道过了几手的书稿亲手放到了弘武帝面前的龙案上,尽显亲昵。

弘武帝放下奏折,拿起了这份让七皇子夜不能寐的话本,眼眸低垂,过了半晌叹道:

“笔锋刚直,倒是和陈太傅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陈太傅前不久和朕讨了一个人情给他新收的关门弟子,可是此人?”

“父皇好眼力,正是陈太傅新收的弟子,是贾家的,名叫贾瑾。”

“贾瑾……”

弘武帝闻言倒是真真感觉有些意外,此人是何等人中龙凤能在被身份所累的情况下拜师陈清,要知道陈清平日最看不上的便是这些武勋出身,其中恩怨可不是参了四五个折子这么简单。

“你只得了这一折?可还有其他?”

“那贾瑾只写了这一折,其他倒是闻所未闻。”

弘武帝心中了然,为了册立国师之事赶出来的,虽只写了这一折,但其治国之念倒是显露无疑,任人唯贤,文武并重。

“去吧。”

弘武帝随手将书稿放在一旁,七皇子立在原处久久未动,神色有些犹豫。

“还有何事?”

“那话本仅有这一稿……”

弘武帝随手抄起一旁的手稿,扔到了七皇子身上,七皇子倒也不行礼,拿了书稿便走。

“夏秉忠。”

“陛下,老奴在。”

隐在梁柱之后的夏秉忠悄无声息的出现在弘武帝身旁,轻声说道。

“贾家可有这个叫贾瑾的?”

“有,旁支别系不得贾家重视,三年前大病一场,忽的就开了窍,举止有礼,但此子身上又有件怪事,三年来日日砍柴,风雨不辍,去的正是宋郗所在的悟真山,时常和陈太傅同游。”

“呵,他要是得了贾家重视,又岂会拜在陈太傅门下?陈太傅公务繁忙,哪有闲心日日游玩,他不知陈太傅行程,便日日不辍,砍柴是假,钓鱼才是真,蛰伏三年倒也算个人物。”

弘武帝轻笑一声,一砍就是三年,风雨不辍,说来简单,悟真山可是在京城十里外,来回便要个把时辰,要是遇上暴雨,山路泥泞,还有性命之忧,其中艰辛怎是三五句可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