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 双玺(1 / 1)红汤厨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崔白盯着手卷半天不说话,官家不以为忤。赵偀以自己的感受来说,很能够理解,一个对书法艺术痴迷的人,看到这样的杰作时,跟一个老饕面前摆了碗干烧肥羔羊肉一样。

但崔白不是真正的老饕。虽然最初看到这个墨迹,很震撼,也很感兴趣,但还不至于痴迷到一直移不开目光。

崔白只是不知道如何应对赵偀。今夜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流星马以前所未有的传讯速度,带来了千里之外北境的军情。关于此事紧急召开的朝议恐怕也并没有结束——刚刚崔白在小黄门的带领下,穿越重重门户进到这处庭院来的途中,看到文德殿后殿仍然灯火通明,隐隐传来若干争执的声音。而赵偀却在这里与自己显摆收藏,谈论书法。

“崔白,你觉得张好古这人如何?”赵偀似乎终于想起了召见崔白的目的。

崔白把目光从手卷上收回,装着斟酌再三,才谨慎开口。其实这个问题,是他早有准备的几个问题之一。

“臣与张好古从正月初十第一次见面,到今天不过六七日。其间的一切接触实情,以及臣据此做出的个人判断,每日都有详细报告提交枢密院‘天河’特别处置组。”

“报告我每日都看。我想问的是,你觉得这人如何?”赵偀略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又指着案前的杌子道:“你坐下说话。”

崔白叉手谢过,老老实实地坐下。赵偀称“张好古”,却不提他的真名。实际上,已是不经意见泄露了自己心里的意见。

“臣以为,柔福帝姬喜欢的人,不会差。”

赵偀严肃地看了崔白半天,抬手指指南窗之外,微微一笑:“凡知道这事儿的人,都与我说,国之大事,不可以儿女私情为出发点。你为何会如此说?”

崔白欠身叉叉手:“国与国的关系,归根结蒂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赵偀又看了一眼崔白,“但我听说,能打仗的,是张好古。”

崔白道:“敌人的敌人,强点不是更好么?”

赵偀眼神一凝,“大宋并未以金国为敌。”

“陛下把王献之这十三行字,摆在金主汪旻面前,他能识得几个?”

赵偀沉吟半天,才道:“吾明白了。”

又问:“刚刚看王楷送来的报告,张好古的伤不重?”

崔白道:“只是皮肉伤,臣的属下崔元,是很有经验的金疮郎中,若无意外,不出十天就能康复。”

赵偀又道:“你也不用藏拙,王楷往日的报告中,已将你处理伤口的法子夸到了天上,也有你属下伤情好转的验证。不过,我派出的太医应该已经到了留园,还是小心点的好。”

话刚说完,格扇门无声地滑开,左侍禁谭文进来,往门边一站,声音很低但又保证十步外的赵偀能听清:“殿中诸位相公已有草议,请官家升座决定。”

赵偀摇摇头,笑道:“我以为他们还要争些时辰。罢了,你领崔军使出宫。”

说罢,赵偀独自绕过案头,示意门边侍立的小黄门跟着,往门外去了。崔白依礼起身肃立不相送。

等赵偀一出门,谭文才转身过来一躬身:“崔军使跟我来。”

崔白一时站着没动。

足足两刻钟的“面圣”,唯一的“正事儿”,就是赵偀问了句自己关于好古兄的个人看法。之前王楷的报告中,没有包括辽国兵马入境的原因,也不可能有刘蕤与南京兵马总管都元帅刘昭约定的内容。按照程序来说,崔白没有义务,在正式报告守夜人督主曹无伤之前,主动上奏官家——按规则,他连面君的资格都没有。但这不是一般的情报,牵涉到军情的关键。

军情如火,崔白原本正在想如何提起,没想到这不靠谱的召见突然就结束了。

谭文见崔白发愣,以为他因为独自奏对吓傻了,于是轻声提醒道:“崔军使?”

崔白自失地一笑,又一叉手,道:“敢问谭大家,知枢密院事曹学士是否在御前?刚刚官家相召来得急,我这里有得到的紧急军情,依例要立即向曹学士报告。”

谭文也一楞,“紧急军情?”

“十万火急。”

谭文也干脆,转身就出门,丢下一句话:“我帮小崔官人通报去,你且稍等,这是官家小书阁,不要乱动东西……”

话还没说完,人已到了廊下十步外。

崔白站着也是无事,又低头看案上。砚池中墨汁未干,笔山上搁着一支紫毫长锋,笔头也还湿润,似乎崔白进门前刚用过。又仔细打量案上其他物件,才发觉,那纸皱巴巴的草书十六字令下,还叠着张纸。

崔白回头看看,屋里一个人都没有,屋外也静悄悄地没有一丝声音。

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伸出手来,只用拇指食指指甲,轻轻地将面上那张纸揭开。下面一张澄心堂纸,写着十六个字。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与崔白写的一般无二,如同对光描摹一样。

崔白当初一时兴起,写这十六个字,正是默临这首小令原作者的书法。其笔意章法,从怀素狂草中化来,但结体之跌宕,笔法之恣意纵横,却是那位伟人的自创。放到这个时空,可以说是别开生面,或者可以说是离经叛道。

注意到这张纸上书法的,先是胡老爹,然后是曹无伤。到如今,居然亲眼看到官家在临摹的证据。实话说,这大大出乎了崔白的意料。

崔白悄悄将纸放回原样,侧耳听听,还没有脚步声,又轻轻挑开案上一只三寸大小的朱漆方盒,里面装的果然是自己猜测的东西,两方小小的玉印章。

崔白回头看了看,又稍移动脚步,身体正好挡在门与印盒之间,这样万一有人进来,也不会立即看到自己的手。才拿起两枚印章,看印文。

一枚是葫芦形,朱文“御书”。另一枚是正圆形,印面却不是文字,是龙首相对的两条升龙。目测尺寸的精确,复杂形体的记忆,对于崔白来说,是基本技能。

之所以要打开这印盒来看,就是准备着哪天也许用得上。

因为守夜人崔白,很清楚自己的追求。

他要守望的是本时空这个时代,而不是效忠于某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