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历六月一日至二十四日为雷斋月,雷斋月最后一日,即六月二十四日为雷祖诞辰。
若有善信或修道之士于此时持斋,时时念诵众雷神名号,便可得雷部众神法力加持,邪祟不侵,诸事皆顺。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神霄玉清真王南极长生大帝的化身,掌握雷霆,居九天应元府。
雷祖或执九节金鞭,或执金光如意,骑墨麒麟,每月初六日与旬中辛日,巡游三界,察众生善恶功过,驱妖除魔。
或有人言,雷祖即先天之神,非同凡俗众生,岂有降诞之日?
盖因六为阴数,四六二十四,老阴之象也。
老阴变少阳,如雷霆初生于混沌,此与雷祖化生之意相合,故而才有此说。
闲言少叙,且说六月二十四日,天朗气清。
朝天宫着人在宫门贴了告示,谢绝香客来访。
观中大小道士自三日前便持斋静心,日夜念诵清静经并诸神咒,将身形调整至最佳状态,只待今日这场法事来临。
广场上已经搭建了祭台,周围竖灵幡,台上设法坛,供奉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五方雷帝,五方雷王等诸神排位。
香炉烛台,水钵符纸,符篆奏表,木剑法印、鲜果贡品等一应俱全。
祭台下设金钟玉罄,张懋嘉的两名弟子,李云崖和刘宏达担任司仪,负责领众道士配合法师行科仪之礼。
今日科仪分两场,一是恭贺雷祖诞辰,二是召请诸雷神下界助张牧之炼宝。
张牧之的两名弟子左梦鱼、玉罗刹都换了青色道袍,头挽道髻,神情肃穆地立在法坛两侧,负责燃香、烧符、捧水等事宜。
此二人是第一次参与这等大型法事,虽然前几日私下排练了不知多少次,此刻心中依旧有些紧张。
玉罗刹觉得自家本是地狱妖魔出身,如今虽拜得名师,赤诚信道,但终究根基尚浅,参与这供奉雷神的大型法事,就似贼寇在皇帝面前卖弄机灵一样。
而左梦鱼如今乃锦衣卫千户,并未受道箓,严格来说连道士也算不上,故而心中同样不安。
但奈何今天乃是张牧之的主场,他两个作为张牧之众弟子中唯二的可担当门面之人,也只有硬着头皮上了。
黄白二童子更不景气,受雷神气息一激估计就要现原形,今天至少会有几十位雷神真身降临,他俩连面都不敢露,只能在灵应观看家。
“无妨碍,你俩身份虽然尴尬了些,但雷部诸神都是自家人,你俩身为我的弟子,倒不会有人来挑理。”
时至午时,正是一日中阳气最盛之时,刘宏达敲一声金钟,大声道:“诸道入场,静心凝神!”
朝天宫主持张懋嘉手持青玉笏板,身着紫色法衣,头戴赤金莲花冠,神情庄重地如同入殿朝贺的官员一样,带着道观中各派弟子从右边入场。
众弟子在广场上排好班次后便双手持太极印躬身而立,不敢交头接耳。
金钟再响一声,守静老道士着一身赤色法袍,戴一顶铜质五岳冠,手持桃木笏板领着灵应观众道士从左边进入场中,同样排好班次等候。
李云崖轻轻敲击一声玉罄,朗声唱道:“请正一灵威弘道真人!”
张牧之身披紫色天仙洞衣,头戴金冠,手持一柄白玉笏板从中央踱步而入,神情平静,步履从容,身后并无弟子跟随。
小道士走到张懋嘉和守静道士中间,闭目凝神片刻,刘宏达再次击金钟:“法师登坛!”
张牧之迈步登高,张懋嘉、守静老道紧随其后,三位法师登上祭台来到法坛之前。
玉罗刹躬身点燃烛火,燃香后插入案上香炉里。
张牧之先走到坛前,拾起桌上六甲印轻轻一扣:“丁甲神将速速现身护卫坛场!”
印上十二道金光飞出,六丁六甲十二位神将现身,各持法器在祭台四周灵幡下肃穆而立。
场外又有清风吹起,南京城隍麾下派遣神兵校尉前来,将神君殿前整个广场都围住,防备不开眼的妖精邪祟前来搅扰。
张牧之双手横托笏板念道:“九天应元气,雷火是真形;震声开祖劫,闪电烛幽冥;神通示变化,圣德冠群灵;丹台开宝笈,稽首九天恩!”
而后步罡踏斗以巡四方,竖起笏板朝案上神位躬身拜道:“恭闻,高上神霄之天,九天应元之府;辽邈岂惟于劫刃,感通端自于一心;恭燃道德之真香,仰叩虚无之圣境;谨凭一炷,遍达万灵;以今臣等皈命投诚,启告供养!”
张懋嘉和守静老道一起持笏板躬身:“礼赞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祭台下灵应观、朝天宫众道士共计一百五十余人,一起在蒲团上叩首鸟松:
“三十六天镇玉清,应元普化掌雷霆。披发骑麟把二气,啸风赤脚蹑层冰。利阴济阳参赞育,赏善罚恶伏魔精。立誓永扬天尊教,神威显赫统万灵。燃香供养,雷声普化天尊。”
左梦鱼躬身默祝后从香案上拿起早已写好的青辞奏表以烛上焰火焚烧,一道金光随袅袅青烟冲天而起,直上九霄之外神霄玉府之中。
于是这场雷祖诞辰正朝科仪才算正式开始。
自虚靖先生代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执掌雷部以来,天尊平日里便身合于道,以推演天地劫数运转,唯有今日雷祖才会从大道中脱身出来显现在三界之中。
故而雷部大小官员,上至五方雷帝、雷王、真君元帅,下至判官、校尉,雷兵都在今日朝拜雷祖。
朝天宫中今日这场科仪便是张氏叔侄二人以雷部属神的身份朝拜雷祖,其中种种流程极为繁琐。
各种奏表,经文,祝词依次念诵,踏罡步斗,施符引灵,泼净水祛秽等步骤不容有一点差错,否则便是对雷祖不敬。
尤其是张懋嘉、张牧之叔侄二人道箓中的职司都挂在雷部之中,本身又持雷法内练,雷祖既是上司,又是法主,更加不敢有丝毫懈怠之心。
因拙于笔墨,科仪中的种种细节暂且不表,直至大日西斜,时近酉时,这场法事才接近尾声。
刘宏达轻轻敲击金钟:“真人演法,请雷祖垂训!”
这是让参与这场科仪的法师及众道士演练法力,请雷祖甄别善恶,考验修行之意。
如果场中有人德行有亏,道性蒙蔽,九天之上便会有神雷落下将之击杀。
玉罗刹在法坛上不禁紧张起来,若此时真有神雷降下,她这“地狱妖魔”纵使法力再高十倍百倍也是必死无疑。
然而此时广场上众多道士却没有人注意玉罗刹的小心思,而是一起望向祭台上的三位法师,
张牧之作为这场科仪的主持之人,自然第一個演示法力。
但见这小道士先朝案上雷祖神位微微欠身:“请雷祖检验弟子修行。”说着站起身来抬手轻轻一推顶上金冠。
只听一声好似金玉相击的清鸣响起,自张牧之顶上有一道紫气袅袅上升,然后在头顶三丈上空散开,凝结成一团亩余大小的紫色祥云。
一点金光在祥云中亮起,又有一个小道士在云中现身出来,同样是身披紫袍,头戴金冠,身量同常人高下,手持金鞭,乘坐墨麒麟,脑后金轮烨烨生辉。
祥云中又显化出五条神龙,头角峥嵘,麟甲威严,一边在祥云紫气中游动,一边昂首发出阵阵龙吟声
这还未完,又听五声雷震,自小道士胸腹之间飞出五条云气,分成青、赤、黑、白、黄五色往头顶冲起,到了祥云中凝结出五尊雷帝法相。
有龙首人身者,有赤面赤须者,有乘坐夔牛者,有凤喙双翅者,有黑面黄袍者,五尊法相皆有真人大小,怀绕在那乘麒麟的小道士周围宛若护卫,或者像是五方雷帝朝拜雷祖。
不过小道士总算明白轻重,没敢在今日当着雷祖的神位以元神变化雷祖法相。
张牧之在祭台上手持笏板拱手而立,头顶祥云紫气中种种妙像便是他的修行所得,五尊雷帝法相尽皆炼成,元神即将由阴转阳,再加上《五龙蛰气法》也炼至小成境界。
天空浮现出一团雷云,隐隐有沉闷的雷声响起,好似雷祖正端坐在雷云中俯瞰下来检验小道士修行进境,不过却未有神雷落下将这小道士诛杀。
张牧之松了一口气:“看来我无奈炼杀四十万冤魂之事,在雷祖眼中尚算不得作恶……”
“我这便宜侄儿才几日不见,修为居然精进到这种地步……和他相比,我这当叔叔的真是把时间用到狗身上了……”
张懋嘉在心中嘀咕了一句,然后也欠身拜道:“请雷祖检验弟子进境!”
然后站起身来轻推头上莲花冠,只听一道金玉鸣响,一道电光自他顶门上冲出,在上空凝结成一团五色雷云,内中隐隐有雷霆鼓荡之声。
雷云中有一道人端坐,面目正是张懋嘉的模样,身披紫色法衣,手持一面八卦镜,黑面虬须十分威严。
接着这道士肉身中也有五色豪光冲起,汇入头顶五色雷云之中,然后雷霆轰鸣之声更加浩大,不过却不像小道士一般变化成那些花里胡哨的法相。
“我这叔父已经将雷法练到极深的境地了,他头顶五色雷云可是实实在在的法力显化,不像我只是虚无缥缈的气运紫气变化而成。”
“果不愧为阳神真人,他自己能打我好几个,不过等我也修成阳神,估计就能打他好几个了……”
天空中那朵雷云上又响起沉闷的雷声,当然也没有神雷朝张懋嘉落下来。
“我这便宜叔父现在还没有篡位的念头,所以才从雷祖眼下逃过一劫……”
张牧之抬头瞧了一眼张懋嘉修行显化的异象,心中忍不住胡思乱想。
接下来便该守静老道士演练自家修为了。
这老道士应该算是张牧之和张懋嘉的同乡,只是少年时资质不行,无缘得到正法传承,才离了上清镇四处闯荡。
时至今日这守静老道士一直说自己没得到什么玄妙的内练功法,此生从未同人起过争斗,平日里只是熟读道经,会些粗浅的吐纳行气功夫。
张懋嘉和张牧之都能清楚感应到这老道士只有阴神境界,但是阴神锤炼到什么程度,法力深浅如何却是不得而知了。
“雷祖面前总不好再藏拙,且看看这老道士的底细!”
张牧之、张懋嘉叔侄二人相互对视一眼,一起看向守静老道。
守静老道微微一笑,朝雷祖欠身:“请雷祖检验弟子修行。”说着抬手一推头顶五岳冠,但见一道轻烟从顶门升起,悬在上方凝结成一团青云。
这青云尚不足一亩,却也十分凝实,云光清亮如水,内中可见一清瘦白须老道,身披素色道袍,手持拂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云气中又有仙鹤,麋鹿,青松等象征长寿的瑞兆时隐时现,透露出一股道家逍遥长生之意来。
张懋嘉心中暗道:“这道人也是不凡,居然能自悟功法修炼到这种地步,如今同我这侄儿一样处在炼阴成阳的门槛上了。”
“不过他肉身已衰,此生却是无缘证得阳神,死后倒是可以受太乙天尊接引,飞升青华上界充任仙官。”
张牧之心中却对守静老道升起一种倾佩之情:“守静道长少时不得正法,以坚韧不拔之心苦苦求索,如今这番成就已经将无数修行人甩在身后了……”
高空中雷声再起,而后那朵雷云就随风消散了,好似从未出现过一样。
三位法师同时收了顶上庆云异象,下方众道士都觉得眼界大开。
李云崖敲一声玉罄:“演法礼毕,众道退班!”
祭台下众位道士却未直接起身退走,而是一起吟诵雷祖宝诰:
“志心皈命礼:九天应元府,无上玉清王。化形而满十方,谈道而趺九凤,三十六天之上,阅宝笈,考琼书……大圣大慈,至皇至道,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玉罄再响,众道士吟诵完毕后才站起身来,拿着自家蒲团退到广场两侧,让出中间好大一片空地。
三位法师走下祭台后众道士才开始低着头小声议论,人人目光里都闪动着兴奋的光芒。
“亲眼目睹雷神真身下界,这是多少修行人终其一生也难得一遇的机会啊!”
“不知小天师这次要炼制什么至宝,居然一次请动这么多位雷神临凡……”
张懋嘉来到祭台下,目光复杂地对张牧之道:“请众多雷部真神同时下界,纵使我兄长也没那么大面子,真是后生可畏啊!”
“叔父谬赞了,侄儿也是侥幸修成雷祖法相,才敢做这等僭越之事。”张牧之一副谦恭有礼的模样。
张懋嘉点了点头:“是啊!雷祖法相除了当年的虚靖祖师外,也只有你一人有此成就。”
“典籍记载虚靖祖师‘役使雷霆,如驱奴婢’,或许在不久之后你也能有此能为。”
叔侄两个客气几句后又一起称赞守静老道,直言这道人好道气,好心性,有望成就长生道果。
老道士手抚长须笑着还礼:“老道纵使再如何修炼,也只能做一闲人,比不得两位有除魔卫道,救度群生的大法力。”
三人闲谈片刻,各自在广场上寻蒲团上落座,闭目调气养育精神。
左梦鱼、玉罗刹、李云崖、刘宏达则一起收拾法坛,准备下场科仪所需的器具。
又过了小半个时辰,张牧之坐在蒲团上默默念诵静心,净口,净身三大神咒各三十六遍,直至感觉身形皆正之后才站起身来往祭坛上走去。
此刻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正是群星初起之时。
“上界雷部诸神应该已经拜完雷祖,此刻正是施法召请之时,错过了这次机会,下次若想聚齐这么多雷神可就难了。”
“之前召请雷神都是以元神变化雷祖法相,借雷祖之威念咒施法,各部雷神给面子,倒也能做到召之即来。”
“此番借科仪行法还是第一次,却是马虎不得,几十位雷神一起下界,我若哪个环节出了纰漏,那才是丢人丢到天上去了……”
刚才是大规模的法事,这次却是张牧之一个人的表演。
场中一百五十余位大小道士都神情专注地看着张牧之一步一步登上祭台来到法坛之前。
张牧之面色平静,低头看了眼案上哪一叠厚厚的召请灵符,然后开始施法。
燃香,诵咒,运法剑,踏罡步斗,焚奏表,泼洒清水净化坛场,激发灵符……
一整套流程有条不紊,宛若行云流水(不再详细描写科仪过程了,免得被骂水字数……)
直至小半个时辰之后,张牧之手捏指诀,持法剑念诵雷部总诰:
“志心皈命礼:仰启雷霆都司将,符圆法箓众官君,歘火令律邓元帅,银牙猛吏辛天君,飞捷报应张使者……队仗森森列左右,旌旗闪闪耀乾坤,剑戟戈矛常在手。枪刀斧钺尽随身。若有下邪截大道,摄赴雷狱便施行,扫荡罡风迎帝驾,扶持道法救良民。我今有请望来临,大赐雷威加拥护!”
念咒完毕,张牧之持法剑朝祭台下广场一指:“雷部诸神还不现身,更待何时!?”
“轰隆!!”说不清是一声还是千百声雷霆一齐炸响,广场外围众道士只觉得满眼都是金光闪烁,刺的人睁不开眼睛。
片刻之后金光止歇,广场上已经出现了五六十个人影,个个身上都有金光瑞彩环绕,正是上界众雷神真身临凡。
其中有三头六臂者,有凤翅银牙者,有赤面赤须者,有乘骑黑虎者,有持青龙偃月刀者,种种神形无不宝相庄严,让人一见顿生顶礼膜拜之心。
“吾等恭迎雷部诸位天君、元帅临凡!”包括张懋嘉在内的众道人一起躬身下拜。
九天欻火律令大神邓天君乃场中众神之首,出班朝众道人笑道:“众位且免过礼数,先容吾等见过小天师。”
又有负风猛吏银牙曜目辛天君和雷霆飞捷使者张天君一起出班,同邓天君一起朝祭台上张牧之拱手:
“吾等领雷部二十四位催云助雨护法天君,同雷门三十六元帅一起应小天师所请而来,不知小天师有何事征召我等?”
邓天君、辛天君、张天君三位乃二十四天君并三十六元帅之首,合称“雷霆三帅”,若只论在雷部的品阶,还要在豁落灵官王元帅,即王灵官之前。
张牧之从袖子里拿出那柄以真龙骸骨炼成的金鞭:“贫道欲要借诸位雷神之力,助我炼制此破魔护道之宝。”